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建设一支能干活、会教学、懂教育、善管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术型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以“三教”改革精神为引领,深入探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提升路径,以促进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优秀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助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季云姝 《世纪桥》2009,(17):76-77
在高等院校队伍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因素,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显得尤其突出。“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云姝 《世纪桥》2009,(18):76-77
在高等院校队伍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因素,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显得尤其突出。“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4.
山西高职院校旅游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着教师量的短缺和质的缺陷。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与认识不统一,加之教师的来源单一,造成“双师型”教师的先天性缺乏。新形势下。必须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保障其健康发展。注重培养方式与途径,合理引导、双层激励,不断提升教师自主发展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寇思蕊 《山西青年》2023,(8):126-128
“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建设在高校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不强、外在推动力不足等情况。改变此现状首先需要明确“双师型”外语教师培养的必要性,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分析“双师型”外语教师的能力结构特点,探索从上到下、内外联动的“双师型”外语教师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也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的职业教育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培养体系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是困扰中西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横向对比国外同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相对成熟、体制机制比较完善、内涵建设成效突出,尤其是德国,是国际上职业教育的典型和标杆,颇具特色。通过重点分析德国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借鉴好的做法,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行业企业改革转型进入关键期,改革转型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开拓精神和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保障人才培养的复合性,陆续出台了诸多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文件,从政策层面推动行业产业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阐释了产教融合视域下建立和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慧玲 《山西青年》2023,(3):112-115
现阶段,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从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理念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并提出基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实践路径,旨在为各职业院校现代化的教师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吴文明 《山西青年》2022,(19):133-135
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我国制造产业的基础保障,对实现我国制造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河南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的展开,焦作市抢先抓住机遇,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战略中加大投入力度,并联合市场需求打造出“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等平台,以高效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焦作市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此,本文就“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背景下焦作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为焦作市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保证,也是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是市属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有力推进了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一、狠抓“双师型”队伍建设。努力培养行业学科带头人。学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支学历高、技能精、品德好的“双师型”标准专业教师队伍,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1%,其中2名教师分别评定为首批汽车维修类专业、旅游类专业学…  相似文献   

12.
刘武军 《学习月刊》2009,(16):77-78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双师型”不仅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的一种专业发展理念.也应该是所有高校教师成长的目标导向.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3.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发展的前提,是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关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更是"双高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借鉴国内外教师发展成果和访谈,总结"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剖析"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行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对高职院校和专业教师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结合本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分析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针对课程体系脱离实际、专业教师队伍相对滞后和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途径,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创建产教融合工作站、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推进产教融合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以期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15.
聂守艳 《山西青年》2024,(5):111-113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要求职业院校加强教育管理,培育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以“1+X”证书制度为视角,分析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1+X”证书制度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建议,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实践管理、改善考评机制等措施进行研究,服务未来职业教育工作,也促进学生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缪仁亮 《山西青年》2023,(4):154-156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求精细、重品质、立品牌的精益道路。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要正确认识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通过分析“工匠精神”融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价值,从校园文化、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实施路径,从而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陆寒 《世纪桥》2009,(19):88-89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比较单一,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因此,要搞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就需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通过课程体系及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和教师不够重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没有形成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鉴于此,提出“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建设“工匠型”教师队伍,完善培育工匠精神的教材体系,灵活应用多种教法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5):8-9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量专业技能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扩大就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解决青年就业为导向,系统设计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专业结构,实现与现代产业、公共服务和终身教育体系融合发展。要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建设敬业奉献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张鑫 《新湘评论》2023,(19):18-19
<正>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大趋势,推动企业科学高效开展数字化转型,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塑造竞争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常德经开区按照省、市部署启动实施“智赋万企”行动,以建设智能工位、智能制造产线(车间)、智能制造企业为着力点,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