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2008,(9)
他是皖西大别山偏僻山村里的一位普通农民。在几十年来吃尽了山村交通不便的苦头之后,他决心要为自己、也为家乡人民修筑一条通向山外的公路。他几乎是一声不响地完成了这一令人惊叹的壮举——以一己之力、一家之财.耗费4年光阴,硬是在崇山峻岭中修出了一条4公里长的山区公路。老区人民亲切地称赞他是大别山中的"新愚公"。他就是金寨县青山镇抱儿山村村民程先后。  相似文献   

2.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鄂豫皖剿匪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摧毁了盘踞在大别山区的国民党土匪武装“鄂豫皖人民自卫军总司令部”,活捉匪总司令汪宪等,使国民党妄图在大别山建立“敌后根据地”、“开辟第二战场”的阴谋彻底破产。逃往桂林的国民党“华中剿总司令”白  相似文献   

3.
<正>提及大别山革命斗争史,烈士姜镜堂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他是安徽英山(今属湖北)党组织的创建者,是奠定鄂豫皖边区三大起义之一的六霍起义的重要领导人,是皖西第一支正规红军政治工作的开创者。他率部驰骋崇山峻岭,为开辟鄂豫皖根据地建立了丰功伟绩……就是这样一位战绩突出、功勋卓著的革命英烈,如今知其事迹者能有几人?笔者近日查询资料,  相似文献   

4.
1927年夏秋,中共惠安县临委负责人王德彰奉中共闽南临委的指示,在惠安涂岭建立中共惠安县特别支部委员会,亦称涂岭区委,并组织起一支36人的农民自卫军。“八·七”会议后,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惠安特支加紧整顿、扩大农民自卫军  相似文献   

5.
鄂豫皖根据地的红28军,先后三次组建。在根据地坚持和保卫时期,独立支撑和发展了皖西地区的武装斗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又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唯一的一支主力红军。这支部队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勇往直前,在人民军队史册上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页。 红28军第一次组建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只剩下五个主力团和部分游击武装。国民党军在“血洗大别山”的口号下,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敌军疯狂进攻和血腥摧残,使根据地丧失六分之五,尚存的苏区也被分割为鄂东北、皖西北彼此隔绝的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6.
峥嵘岁月六安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别山北麓、安徽西部,俗称皖西。六安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安徽革命运动最重要的中心区域;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六安地区马列主义传播早,党团组织建立早,党团骨干培养多,从党的成立到抗日战争前期,六安籍党员长期占全省党员总数的一  相似文献   

7.
在皖西博物馆革命史陈列厅内,一幅大型电动示意图格外引人注目,它所展示的是红军历史上的空前大捷——苏家埠战役的全景。 苏家埠是皖西重镇,地处大别山东北麓,淠河东岸,距六安县城西南方约50华里,20世纪30年代初,是皖两北苏区与白区交界的地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2年3月22日至5月8日,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指挥下,在这里发动了著名的战役,以2万多红军,歼敌3万余人,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政府,鼓舞了革命人民。从此,徐向前的名字就与苏家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存纪念徐向前百年诞辰之际,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5,(5)
<正>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在安徽省六安市苏家埠战役陈列馆的橱窗里,我又看到了我爷爷留下的那支钢笔,旁边写着:"夏汝锡烈士青年时期使用过的钢笔"。我的故乡在大别山腹地的皖西革命老区。爷爷夏汝锡早年参加了工农红军,在家乡一带从事革命活动。我小时候,经常缠着奶奶给我讲那时候的战斗故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7,(4)
<正>1946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主联军一部——松江省人民自卫军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进驻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了我党解放并建立巩固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城市革命根据地。松江省人民自卫军进驻后成立的哈尔滨卫戍司令部于1946年4月29日发布的"卫字第一号"和"卫字第二号"布告(以下简称"一二号布告"),成为声明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市的政治主张、稳定社会秩序和建立新生民主政权的法律文件,也是哈尔滨城市革命根据地政权与法制建设的开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从农村到城市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金秋时节,一场以全国先进工作者、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省绿化奖章获得者、省优秀军转干部周世友为原型的大型黄梅戏《香椿树》,从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一直演到了省城合肥,人们用感动的泪花和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由衷的敬意——周世友,一个顶天立地的皖西汉子;一个言而有信  相似文献   

11.
东北民众自卫军是活跃于辽东地区的重要抗日武装力量,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不畏强暴、奋起反击、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心和勇敢实践。东北烈士纪念馆收藏的两件(套)珍贵文物见证了东北民众自卫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革命摇篮大别山,火炬燃遍鄂豫皖。打富济贫谋生路,烈士鲜血染杜鹃。”每当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红军歌谣,就像打开了那一卷卷恢宏、悲壮的旷古传奇,让人想起那慷慨激昂浴血呐喊的战争岁月,想起鄂豫皖根据地那片红色沃土,想起艰苦卓绝的皖西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7,(8)
霍山县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淮河源头,"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决定了霍山要靠山吃山养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霍山人牢固树立"林业是山区生存和发展之本"的意识,着力发展"山口经济"。霍山县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四旁绿  相似文献   

14.
刘利 《学习月刊》2014,(20):87-88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精神动力。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继承和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不断赋予大别山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苦难的少年开国上将洪学智的家乡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的西大山上(1932年以前属于河南省),地处大别山腹地,北接豫南,东邻皖西,南毗鄂东,是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地方,海拔约在700米左右。洪学智家住的庄子叫洪家老湾,这里  相似文献   

16.
黄解林 《湘潮》2006,(11):46-47
提起大别山,不能不说红安,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过许多奇迹的地方,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摇篮,这里又是大别山红色歌曲和革命歌谣的发源地。在苍茫的岁月里,一曲曲鼓舞人民革命斗志的歌曲,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其中《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众多红色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曾分别伴随着在红安建立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两支红军部队一路唱出红安,唱到延安,唱遍全中国。金黄沁香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亲爱的工友…  相似文献   

17.
台运行 《党史纵览》2006,(10):38-42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1年建立于金寨县麻埠镇。1932年10月,其七十三、七十四师随红四方面军转移。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以其留下的七十五师和皖西部分红军为基础,重建了红二十五军,坚持鄂豫皖苏区斗争。1934年1月,奉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之命,开始长征。她是皖西人民子弟兵,是长征队伍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约3000人的红二十五军,穿越中原,摆脱了30多个团敌人的围追堵截,不仅没有减员,到陕北时,部队还增加了800多人。更为可贵的是:在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大部分损失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创…  相似文献   

18.
在"十二五"新征程刚刚开启,湖北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精神,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让革命老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提出"四山"(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四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解放思想的试验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区、民生改善的  相似文献   

19.
人们提起长城会想到中国,说到金字塔会想到埃及,看到金门大桥会想到美国,而提到佛子岭水库,就会想起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缘何位于皖西大别山中一座普通的水库,会成为世人注目的热点?《远东第一坝》会告诉你,在40年的风雨中,它是如何书写属于自己也属于共和国的荣耀和辉煌。  相似文献   

20.
王德明  黄文彦 《世纪桥》2009,(20):47-49
抗日战争时期,巴彦大地抗日烽火遍地燃烧,巴彦人民自卫军大队长王英超策反伪军巧妙除奸,危急时刻枪杀鬼子,智勇双全打击伪政权的英雄业绩在百姓中广泛传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