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权威是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权力性因素逐步减少,导致政府的权力性权威明显弱化。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尤其需要加强政府权威。政府权威由政府权力性权威和非权力性权威构成,在其权力性权威弱化的情况下加强政府权威,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大力强化政府的非权力性权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维护中央权威。所谓权威,含有尊严、力量、权力的意思。维护中央权威,就是要服从中央领导,维护中央尊严,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要  相似文献   

3.
姚元军 《湖湘论坛》2020,33(2):21-28
中央委员会是共产党的核心权力领导机构。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树立中央委员会权威,中央委员会权威主要体现在中央委员会必须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中央委员会的决定必须无条件执行、中央委员会不能有派别组织、中央委员会必须是有丰富经验的领导集体。列宁中央委员会权威观启示我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强化“四个服从”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加强党内纪律建设为维护党中央权威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党中央有权威,党才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维护中央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点;维护中央权威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积累的重要经验;我们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权威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中央要有权威”“中国的未来要靠新的领导集体”“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我们要时刻牢记邓小平同志的教诲和嘱托,坚决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权威。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合作发展中的府际协调可以概括为"权威性多层治理"(AMLG)模式,中央权威在区域府际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以及多层协调互动作用逐渐凸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决策过程中,府际协商机制运行的逻辑是: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地方政府间协调互动达成共识,多层渐进协调形成合作。区域合作发展中府际协调机制的优化,需要凸显顶层设计力度,发挥中央政府的权威引导性;降低区域合作交易成本,提升地方政府的合作意愿;推动区制法发展,提升府际协调机制的法治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郑楚光 《世纪行》2008,(3):12-12
面对飞涨的房价,中央政府不断加强调控,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开发商。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只是房地产的调控,中央对医药价格、耕地保护、教育收费、节能减排、矿山安全等方面都采取了有力举措,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往往不能令行禁止,收效不佳。加强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权威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王新 《天津人大》2008,(10):24-25
近年来,静海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和《天津市信访工作若干规定》,不断加强和改进入大信访工作,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府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维护中央的权威,是现代中国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中央权威临来自国际国内、内部外部所未有的重要挑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论证,使得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理论上有了“一个独立的东西”,即实现了政治理念全面系统的创新,表明中央权威在层次上实现了完整化。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及论证以前相比,在维护中央权威上显然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和现代化过程中中央权威的问题杨建中在任何一种政治体制中,权威都是一个关键概念,因为它在决定权力得以运用和接受的程度上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中央政府作为行使国家职能的代表者,能否充分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合法性权威组织经济发展,推进政治变革和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1.
“一把手”要重权威不重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宏 《前进》2003,(1):43-44
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一把手”应当有权威,这是发挥主导作用、驾驭全局工作的重要条件。权威的重要支柱固然是权力,但不单纯靠权力来支撑,而是职权和威望的综合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一把手”把权威误解为权力,认为要想权威大就得权力多。于是,事无巨细统统管,权无大小揽,结果,揽散了班子、揽冷了人心、揽低了威信,影响了工作。笔者认为,“一把手”乃至所有领导者都要重权威而不要重权力。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服务人民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是一种高层次、多类型的支配力量,其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警察的执法权威是指警察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权力和威望。文章分析了警察执法权威的构成及其现状,并对维护警察执法权威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正确目标。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自己必须带头遵守法律,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党领导政府和人民进行立法和执法,如果党组织自己不带头遵守法律,那么,国家的法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权威。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体现了党的根本主张。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6,(6):46-46
《国家行政学院院报》在发表湖北大学王颖副教授《转型期我国的行政领导权威形态分析》一文中谈到:根据统治与被统治、领导与服从关系的差异,马克斯·韦伯提出了权威的三种形态:一是传统型权威。它依靠人们对古老传统的神圣性以及实施权威者的合法地位的牢固信念,即认为那些行使权威的人拥有地位和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我国古代“祖宗之法不可  相似文献   

15.
王凯伟  周波 《湖湘论坛》2010,23(6):37-41
领导干部要有效地实现领导功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仅要拥有权力,更要赢得权威。领导权威是领导权力与领导威信在一定机遇下构成的共同体。领导干部在实践塑造中要警惕"权势权威"、"距离权威"、"和气权威"、"收买权威"四种误区,唯有通过以"德"立威、以"才"增威、以"勤"创威、以"绩"壮威、以"信"取威、以"公"树威、以"情"生威这七种途径才能塑造起真正的领导权威。  相似文献   

16.
对任何政府来讲,当它在社会上公开提出某种明确的要求时,就渴望实现与本阶级统治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理想目标,就需要建立政府权威来帮助实施。领导者素质、政策制定水平和领导行为在政府权威的形成、发展和维护当中作用非常重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领导者在政策执行方面的领导水平以及组织结构和体制保障政府的关系等都是建设政府权威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预防领导错误和政府权威失去。  相似文献   

17.
自从西藏顺利归附元朝中央政府以来,元朝针对西藏地方各个教派的势力,元朝上层社会大力吸收藏传佛教的同时,在中央的职能部门和地方重用和任命了一批藏传佛教人士,颁发封册,授予玉印或金印,册封帝师、国师、国公等僧官封爵,以此来显示元朝中央的绝对权威。与此同时在元朝中央的领导下,显示昆氏家族成员在西藏地方行政管理上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倡言法治,反对人治,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法治学说。那么,历经漫长的世纪,是什么力量让法治最终在西方孕育和扎根,并使之影响到当代整个世界的法律观?答案就是对法律的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一论  相似文献   

19.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公权力不被滥用,是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并对提高制度执行力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0,(12):88-89
皇娟住《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国家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中央政府合理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能力。虽然我国中央政府集中了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人事权,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以及对地方政府官员以GDP为纲的考核标准,使得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在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尚有不足,这是我国国家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导致这种现象产生深层次的原因与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