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树理和孙犁小说中的农村女性形象塑造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与孙犁笔下塑造了众多的农村女性形象,两位作家各以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写实"和"写意"的手法,分别从擅长的外在动作描写和内在心灵揭示入手,在尖锐现实矛盾和诗意理想田园的两种不同背景下,塑造出了反映社会现实和讴歌人生理想的风格迥异的女性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
欧美的"大学自治"和我国的"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这两个概念虽然经常被我们比附着使用,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话语背景,由此导致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宪政的角度看,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存在着政治层面的权力配置问题,需要从宪法和法律的层面予以赋权。  相似文献   

3.
"精微真确"是茅盾小说心理分析的艺术个性。茅盾小说的心理描写技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善于用较长的文字集中笔力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强化人物最具特色的性格特点;善于展现富有强烈社会性和时代性的人物心理,达到表现历史事变与社会中人的心理变化的统一;善于透视具有鲜明的逻辑思辨色彩的心理活动,突出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综合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展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邹青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1):144-145,151
哈代,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英国文学史上备受推崇。如果用当代人的眼光来分析哈代的小说作品时,可以发现他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早已超越了他所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他在婚姻道德、宗教及妇女解放问题上所持的观点与当时的作家不同。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反传统的元素。本文以哈代的思想发展为主线从他作品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探讨其创作的反传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私小说”与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内容与风格相似。对二者的特点及其形成的背景进行研究和梳理,认为两者尽管出现在同一时代并具有相似的风格特点,但他们是两个独立的学习、借鉴和选择的过程。加之不同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就<百年孤独>与<白鹿原>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同样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作者都从现实走向历史深处,从历史生活中,从人心最隐秘的深处,寻找着本民族的群体意识.<百年孤独>与<白鹿原>都写到了革命,写到了动乱,这种革命和动乱都受着一种茫然不为人知的无形神秘力量支配着,牵着人们的鼻子去纷争内耗却又不知所为.但由于作者所处的背景、文化及创作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又使两部作品在写作手法、时间观念和主题设置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缺乏"上游源头"理论的状况相当普遍.教师的"文学思维定势"在教学中通常造成双重错位既没有分清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差别,也没有分清知识、鉴赏与写作的不同.但应用文与文学在"道"的层面上也有联系,写作中需要借用一定的文学手法,要根据文种,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从实际应用角度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本质差别主要体现在二者回答的问题不同、研究的程序不同、研究的策略不同、研究的工具不同上。二者的结合不可能发生在抽象的认识论和理论视角层面,只能发生在方法论、特别是具体方法层面。在定量研究的某个阶段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在以定量为主的研究中使用定性研究的方式或方法作为辅助,以及对研究问题的不同方面分别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展开研究共同回答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二者常见的结合形式。而真正意义上两种研究方式的结合主要是指后者。  相似文献   

9.
池莉的多数作品都以冷静客观写实的风格,复原了生存在市民阶层的小人物的真实生活,表现人性的原生态,但这不能掩盖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与存在。作为新写实代表的作家池莉,其小说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持久的,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女性的成长呈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脉络。本文从对其作品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分析着手,试图梳理其中女性意识的成长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及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小说界热衷于种种形式的艺术实验,相对而言,则减少了关注现实的热情和勇气。但以池莉为代表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继起的“新写实”,却又分明是从切入现实的角度对前此阶段的艺术实验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反拨”。因为现在的人们已看得比较真切,他们根本不具备干预生活的力量。这样说并不是不承认小说对生活的影响力;相反是在承认小说影响力的前提下检视它影响的作用方式,即小说的方式。对这点王朔的解释比较清楚:文学比哲学高就高在它能提供一个丰满的、多重的、模糊的生活,不能用任何概念归纳的东西。最后…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同志提出党的领导干部要过"五关",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并以此作为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最基本要求,前两关属于思想、政治层面,以前虽经常强调,但在"五关"中又有其特定的涵义;后三关是在思想关和政治关的影响下,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具体的作风层面上.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五关"论,对于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对于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和动机在事实层面上实为一体,但二者存在的阶段不同,场合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二者的法律意义也不同。动机存在于人们内心,不具有公示性,而条件是人们的意思表示。应用推定的方式子以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三言”中的公案小说既有描写刑事案件的,也有描写民事案件的,还有描写政治性案件的,题材呈现多样化。作品的美学风格既有悲剧性的,也有喜剧性的,亦有悲喜剧因素融为一体的。小说的情节安排手法多样,具有平中出奇、生动有趣的特点。“三言”公案小说中塑造了不少具有鲜明个性的审判者、受害者和犯罪者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军队的宗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二者提出时代不同,但政策地位相近,基本精神一脉相承,以人为本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但二者又不完全等同。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从总体上看,二者的提出时代、参照系、论理层次有别;从中心词看,"人"与"人民"二者的外延、内涵、概念类型有别;从理念上看,理论视阈、规范强度、与民关系、人性假设有别。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度是从美国移植进去的。在类型上,日美两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是相同的。但是,二者在各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却差距明显,这种差异在法律制度层面上有着多方面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王松毅 《工会论坛》2010,16(2):157-158
乡土说是文学创作领域中的主要流派,诗化乡土小说虽然不是乡土小说的主流,但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人们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际隔膜的批判和对理想精神家园的渴求以及充满了强烈感情色彩的浓厚的抒情性表现风格,给今天的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感受。沈从文和萧丽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虽然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并不相同,但在他们对于田园牧歌般的乡土风貌的描写与讴歌中,在对于重建自然人性美、传统美的理想化社会的执着追求中,同样展现出了诗化乡土小说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小说纪录的人事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现象;一是梦的现象。两者皆离不开孕育了沈从文的源头--湘西。短篇名著《渔》也以湘西为背景,塑造了一对性格迥异的吴姓孪生兄弟,描写了族姓之间残酷野蛮的仇杀,表现出沈从文对于"民族性"及"人性'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伦理的生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明体系中,科技与伦理,是表征"物理"与"人理"的两种智慧形态。在智慧的层面,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借用宋明理学的学术语言表述,就是:理一分殊。二者"理一"于人类的最高目的与终极价值,"分殊"于人类价值体系中的不同取向和对于世界的不同态度。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以及不同文明体系中,曾历时或共时地存在两种价值霸权,即伦理至上主义与唯科学主义。现代文明的危机,相当程度上是人类智慧的危机。超越危机的重要路径,是建立科技与伦理的生态智慧与价值生态。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命历程可以划分为生存和生活两个层次。因此人的审美活动也就有了不同的层次。在生存层面上 ,人的审美活动以喧泄情感为主 ;在生活层面上 ,人的审美活动以追求心智的升华为主。而由于人生历程的复杂性 ,生存和生活的轨迹会时时交错。因此 ,审美活动也应把通俗与高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要努力使审美主体参与到其中去。  相似文献   

20.
端木蕻良创作个性最突出的特征是对土地的热切关注。他以诗意的笔调热情地描绘了草原的雄奇风物和奇异风情,深情地描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示他们的情感世界及价值取向,并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土地展示了土地与人的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