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4,(1):2-3
<正>1月6日,云南省民委召开专题会议,省民委党组书记、主任赵立雄同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省贡山县独龙江乡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重要批示和秦光荣书记、李纪恒省长的批示精神。省民委各族干部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独龙族乡亲和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殷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14,(1):1-2
<正>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情况,重点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收到来信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西北部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国家正在投巨资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因其是“通向全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少数民族———独龙族的聚居区”、受益人口只有4000多人、修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仅次于进藏公路而闻名全国。它,就是独龙江公路。它的修建饱含了党和国家对边远少数民族的深深牵挂和无限关怀,成为永远矗立在独龙族人民心中的丰碑。●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为了4000多独龙族群众的美好未来,国家拿出巨资为他们修筑致富路1990年5月,交通部副部长郑光迪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视察。当她了解到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的…  相似文献   

4.
再回独龙江     
李勇  罗金合 《今日民族》2014,(11):58-59
<正>独龙江隧道贯通的消息传来,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想起去年的初冬,高黎贡山层林尽染,独龙江水依旧如翡翠般秀美。我又踏上贡山县独龙江乡的路,奔向这个让我多少次魂牵梦萦的故乡。我们这一拨人里,有在独龙江工作了20几年的县民宗局李局长,有30年前在独龙江当兵10年的老邓,开车的小饶师也是十几次进独龙江,就连最少到独龙江的上海市民宗委钱处长也是第五次进独龙江了。丰田越野车沿着独龙江公路飞快行驶,扑入车窗的景色,使我萌生一种全新的感触。沿途的风景历历在目,恍  相似文献   

5.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我国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和普米族同胞主要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了92.22%。到1996年底,全州尚有46%的兄弟民族群众还处于温饱线以下。建国以来第三位进入独龙江峡谷的州委书记1998年10月31日,从内地宣威市到怒江任职一年零五天的中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第16任州委书记、汉族干部张耀武,徒步三天翻越被古人称为“险道山召崻销青黛,绝幏突兀摩穹窿”的高黎贡山,来到了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全国56个民族中唯一不通公路的独龙江乡。居住在这里的4000多独龙族人民和长期工作生活在…  相似文献   

6.
独龙江发源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南部,向南流入云南省境内后在高黎贡山与担当力卡山狭窄的峡谷之间向南穿行,从云南西北角流入缅甸,出境后叫伊洛瓦底江,最后流入印度洋。独龙江在我国境内全长约300公里。独龙族主要分布在独龙江两岸,国内独龙族人口约有0.7万人,缅甸约有3万人。  相似文献   

7.
滇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与缅甸接壤的地方,有一条江叫独龙江,在江的两岸聚居着我省人口最少的民族———独龙族,由于山高谷深,环境封闭,自然条件恶劣,独龙江乡现仍是我省唯一不通公路的乡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98年10月,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率省民委、省扶贫办等单位的领导徒步三天两夜进入独龙江调研,当看到独龙族群众贫困的生活状况,省委书记动情而又坚定地说:“我们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他根据当地交通闭塞,干部群众极少走出独龙江、怒江的实际,当即指示在建国五十周年前由省民委组织独龙江乡村干部到省内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8.
杨文杰 《前沿》2012,(2):130-13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矛盾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从人文地理视角下对云南人口最少的少少数民族——独龙族体育文化圈的各个要素进行研究,得出独龙族体育文化圈内各个要素:体育项目、心理品质、体质都有着显著的"水火交融"特质:尚力、勇猛、激情而不乏柔美、内敛、传情。这源于独龙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这些独龙族的特质与中华民族传统的"能屈能伸""刚柔并济""内方外圆"等儒道文化和心理品质有着异曲同工的契合。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的乡亲们:你们好!你们乡党委来信说,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得知这个消息,我很高兴,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进入新时代,独龙族摆脱了长期存在的贫困状况。这生动说明,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人民  相似文献   

10.
云南西北角,中缅边境线上的独龙江乡,生活着4050多独龙族人民,是独龙族兄弟的主要聚居地。这里,担当力卡雪山和高黎贡山裹夹着独龙江,形成长达170多公里的峡谷,江水湍急,两岸山高坡陡,荆刺丛生,野兽出没,年降雨量在3300毫米以上。从这里通往县城,仅有一条依稀可辨、又窄又险的人马驿道。途中,不仅要通过人迹罕至的无人区,穿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翻过海拔3400多米的雪山丫口,还要攀悬崖、雪水、过独木桥,在高黎贡山东西两麓荒野峰岭间风餐露宿三天两夜,并且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还有大雪封山,全乡与祖国内地的交通完全断绝。山高水长隔…  相似文献   

11.
独龙族是云南省独有并且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约有六千人左右.分布在云南省西北角上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其中绝大部分居住在该县西部湍急的独龙河两岸陡峭的山地上。长期以来,独龙族同怒、藏、傈僳族等为邻.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辅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虽然独龙族最早在何时使用火已无据可考.但是在独龙族的历史记忆中.还保存着有关发明和使用火的传说,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仍然找得到有关火的痕迹。并且独龙族的原始先民们的基本生活也是笼罩在对火的虔诚崇敬之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火文化.无形中对火的安全使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徒步独龙江     
在独龙江民族工作队的日子里,我记不清多少次进独龙江了,坐车进去,走路进去,甚至在独龙江里被封山半年多,但神秘的独龙江大峡谷却让我留连忘返。独龙江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是我国独龙族唯一聚居区,总人口4138人。距贡山县城96.2公里,距昆明近1000公里,从贡山坐车约需6小时到达新乡政府孔目村,也可从小路风餐露宿三天到原乡政府所在地巴坡,再走18公里到孔目村。独龙江风光秀美,神秘静谧,民风纯朴。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为高黎贡山和担打力卡山紧紧夹住,流程仅170公里,两岸生态保护完整…  相似文献   

13.
独龙江乡跨越发展及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迎 《创造》2016,(12):26-29
正一、整乡整族帮扶推动独龙江跨越发展独龙江地区虽然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扶贫开发,但由于深层次的历史、环境、民族和政策等原因,直至2009年,其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迟缓,独龙江乡和独龙族仍然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民族乡和民族之一。2010年1月19日,中共云南省委、  相似文献   

14.
正独龙族,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因居住在独龙江流域而得名。千百年来,生活在云南怒江大峡谷西北部独龙江两岸的独龙族,被高黎贡山阻隔,一直处于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几乎与世隔绝。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独龙族成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社会。独龙族目前有60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地  相似文献   

15.
云南独龙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文杰  肖渊实 《前沿》2011,(6):129-132
"少少数民族"也被称为"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是指人口总数在10万人以下,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不发达的少数民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矛盾分析、实地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云南少少数民族——独龙族体育产生、传承、发展的动因与优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社会独龙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伟峰 《今日浙江》2014,(10):57-57
正兰舒公路是缙云沿线百姓盼望多年的公路,全长13.97公里,起点自东渡镇兰口村,终点为舒洪镇舒洪村。2002年7月开工建设。然而,这条短短的公路却命运多舛,一开始因土地政策问题搁浅,直到2006年底,才断断续续贯通主要路段。眼看着即将全线贯通,没想到在兆岸村又"卡脖子"了。兰舒公路兆岸段长约400米。涉及拆迁农户56户,拆迁总面积6208.49平方米,是工程涉及到拆迁户  相似文献   

17.
消息     
首条海底隧道在厦门贯通 历时4年多的建设,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近日全线贯通,该隧道全长8.695千米,最深在海平面下约70米,由中国完全自主设计施工。设计使用寿命100年。该隧道的贯通将有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8.
蒋延勇 《当代广西》2012,(19):20-20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晴上午10点半,县扶贫办的岑书记打来电话":村部通往母乐屯直到祥下屯的屯级公路预计月底开工,请你们做好公路建设涉及母乐屯房屋、土地庙的搬迁工作。"听到这一消息,我十分高兴,几个月的奔波终于有成效了,这可是村民几代人的期盼啊。我立刻骑上摩托车赶往母乐屯,交代村支书潘恒校:一是要提前做好搬迁工作和群众的思想工作;二是务必要解决搬迁群众的安居问题;三是  相似文献   

19.
生活于怒江大峡谷独龙江畔独龙族的娱乐活动受其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影响,因而别有风格,独具特色。 独龙江两岸尽是高山峭壁,地势十分艰险,独龙江由北向南顺流而泻,过江的工具是用竹篾编织的竹溜索。独龙人善于过溜索,有时把过溜索当成娱乐活动,进行过溜索比赛。溜索一般固定在独龙江两岸的参天古木上,要求树木必须枝繁叶茂,两棵树的位置对称地分布于江两岸,而且地势必须一样高,溜索的放置一般呈两头高中间低,过溜索者要先准备好一付用质硬而且韧性较好的木头制成的工具,这种工具外形像马鞍,名叫溜板。溜板身上钻有五六个洞眼…  相似文献   

20.
郭安菲 《今日民族》2014,(12):40-40
<正>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的推进,独龙江乡和独龙族群众生产生活状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变中,独龙族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发生着什么变化?如何面对冲击?如何持续健康发展?今年11月,我来到独龙江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与结构性访谈等形式对独龙族青少年展开调查。调查发现,独龙族青少年淳朴、善良、勤劳,对国家、党、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宗教信仰的影响力在青少年中呈递减趋势。思想观念、兴趣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