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传统上由西方世界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开始受到来自世界多极化的挑战。以减贫领域为例,中国国内贫困治理的成功经验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中国减贫治理强调主权国家在贫困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国内各种社会力量的整合运用,通过发展解决贫困问题,立足国情、有效利用国际援助及对外援助的去意识形态化。中国开始将这些来自国内实践的有效经验合理整合到全球减贫议程中,促进相关治理机制改革及内容调整,进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贫困治理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8):2-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世界原为佛教用语,译自梵文,世指时间,界为空间,世界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称。对世界的看法、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便是中国的世界观。中国的世界观是流动和变化的,各个阶段产生了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不同理解。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天下,并非指整个世界,天下有地理上的和文化上的边界,虽然这个边界是模糊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和谐世界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外交领域,实际上,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域研究和谐世界涉及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和谐世界新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在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上,采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二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现行国际体系中践行共建和谐世界的问题;三是外促和谐世界与内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向世界的中国时常会遇到一些涉及其自身形象的难题,而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它的世界形象,那么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何以对中国有这样或那样的印象呢?中国又将如何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呢?这是一个值得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刊布于中国期刊上的"苏俄通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文本。数量众多的"苏俄通讯"总结了苏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苏俄经验"中国化"的主张,如中国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教育上推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在生活上推行共产主义生活方式。中国接受苏俄经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把苏俄经验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学习苏俄民众的埋头苦干精神。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崛起与世界经济的内在关系。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依靠自身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创造和分享全球化红利,由此实现了经济崛起。在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开始在更深、更高层次上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崛起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中国将会在新一轮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新规则建构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在未来30年中呈现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一体化互动发展,既要求中国自身进一步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也要求国际社会与中国共同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和修复机制,不断平衡与及时修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从而维护好、建设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一体化互动发展新格局,争取更多的双赢和多赢。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的整个世界变革的过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是在科技革命的冲击下进行的全面的社会变革.中国社会从封建制度解体时起就开始了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关键性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重新认识 2 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是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 ,正确观察当今世界、当今中国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 2 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提供的历史经验 ,同时也是向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提供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这些文化都适应了各自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无优劣可言。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联部世界政党研究所、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于2021年5月29日在锦江小礼堂联合举办"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工作理论创新研讨会",本文是部分与会专家的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加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重要引领。推陈出新,守正创新,是这一理论建设的重要方法。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方法论上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深厚的历史观、鲜明的时代性,以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的价值观引领外交思想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于世界大变局背景下,为引导世界大变局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演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双循环新格局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新定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实现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多赢发展。在海洋领域,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海洋安全观涵盖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敏锐把握时代动向,对中国外交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论述是一个东方大国从一度失落到再度崛起的宏大叙事,柔中带刚,凸显中国领导人的智慧。该语既出,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是的,中国已然觉醒,一举一动,必然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改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日益凸显,世界变迁背后的中国动因成为学界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具体内容、基本特征、客观标准、发展前景等展开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优势,有利于明晰现阶段中国在国际社会及人类文明史上的历史方位,有利于澄清国外学术界对中国道路的误解,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发展的"奇迹"。这一经济奇迹体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上。中国40年来的经济发展不仅为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已经找到一条完整的经济发展新道路。中国需要正确对待自身在改革开放4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新时代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从而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当代世界》2012,(4):37-40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努力使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1],是新形势下完善中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大力提升中国"软实力"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都说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今天看来,中国的孩子又岂止是“听话”而已.他们“说话”的功夫恐怕也完完全全可以称锝上是世界一流的。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认识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视角。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从时间坐标看,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空间坐标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在对外开放中体现世界历史性规定、坚持现代化主旋律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GDP大博弈     
贾晋京 《南风窗》2014,(5):51-53
<正>GDP广受关注的部分只是一个数字,但数字背后的体系却异常复杂,GDP的运用是世界治理策略的大博弈。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一种困扰同时存在:为什么世界第二的GDP规模没有给中国人带来经济强国的感觉?19世纪的英国可以用机织的廉价"洋布"使中国手工生产"土布"的农户纷纷破产,让中国人对何为工业有了直观印象,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记忆。兔走乌飞,时至今日,英国工业早已衰落,能够用机器化大生产制造出世界上最多种类、最廉价工业产品的国家是中国,为什么英国仍是发达国家,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8.
媒体     
《南风窗》2010,(7):9-9
<正>1中国的世界,我们只是居住【美】《新闻周刊》3月22日每个人都已经意识到,中国会在世界和周边事务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但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的是,中国开始试图影响世界规则的制定。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机构,是在少数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世博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博外交"之路。这不仅是世博会本身的创新,也是中国外交的创新,即围绕主办重大国际活动而展开的外交。上海世博会在政治外交、经济和科技外交、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深化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提出了世博外交的时代命题,展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主办特大型国际活动的综合能力,开辟了地方外事融入国家总体外交的新途径。世博外交将具有长期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与全球化作为两个世界性的概念 ,其历史的起点是基本重合的、要求是基本吻合的。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作了科学的回答。全球化从本质上讲 ,是发达国家有意识地推动的结果 ,但同时也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因此 ,我们应该把全球化看成是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趋势 ,并积极应对这一趋势中包含的各种挑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