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作时 《南风窗》2007,(8):70-72
习近平作为刚刚卸任的民菏经济大省浙江的第一把手转任上海市市委书记之职,自然引起了种种联想。人们都在期望,中央的这次人事任命,将给长三角从政府到民让的真正融合带来机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背景最复杂、人口最多的城市化进程。长三角城市群由于人口集中、工业集中、基础设施集中和经济活动集中,城市之间的粘着度和互动性越来越强。与此同时,长三角城市间公共危机跨地域传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面临"跨域流动"、"跨域污染"和"跨域监管"危机,迫切需要城市管理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转变对传统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对长三角城市群跨域危机进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3.
胡家源 《南风窗》2008,(5):38-40
建设共同市场需要面对的"硬骨头"是,多年以来政府通过那些参与市场竞争或垄断基础设施服务的大型国有企业,对经济领域的介入所形成的政经格局。其实,与行政分割相适应的市场分立与盲目竞争,远不仅是长三角一体化面临的难题,因此它才承载起国家级的探索使命。  相似文献   

4.
刘亭 《南风窗》2010,(4):20-21
"我们一定要拎清楚长三角地区在当下时空条件下的发展定位。"这是笔者参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谢子言 《南风窗》2010,(4):64-66
制定一个好的"十二五"规划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政府转型能否突破。2003年,政府已经提出了政府转型,但政府转型和其自身利益问题日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政府自身利益倾向形成的非局部性和非个别性,加深了  相似文献   

6.
越是经济困难时刻,人们越是关注政府改革。我们此次关注"小政府大社会"的地方实践,背景也是如此。围绕"小政府大社会"尤其是"小政府",各种观点分歧很大。具体到我们国家,经过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单纯从"法定"的公务员数量上看,无论是国别比较还是纵向比较,给人的印象是今天的政府已经是"小政府"。由于在诸多领域政府提供的必要管制、公共服务仍然不足,从逻辑上说,政府改革似乎是从小变大,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4,(24)
<正>占位长三角黄金节点,第一时间"截客"万达城选址无锡,正是基于无锡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经济规模和历史文化资源。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心、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居民尽享发展之果;其具有的吴文化、运河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又让这个区域的居民极具文化底蕴。万达城落户无锡,将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赋予现代化的元素,让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惠及更多本地及长三角的居民。  相似文献   

8.
袁剑 《南风窗》2010,(3):62-65
财政的"增收增支"不仅不利于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启动,反而会成为政府在经济低迷期"扩权"的工具。在现实的经济状况下,中国不仅应该大幅度减税,而且应该控制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大规模赤字的出现,从而推动国内财政运行的机制向"公共财政"转变。  相似文献   

9.
政府系统最擅长的就是"投资"。纵观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政府始终都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投资者。在被锁定的经济结构中,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依然只有投资。  相似文献   

10.
熊培云 《南风窗》2008,(17):36-38
以权利计,若要改变一些政府部门动辄自我授权、事事要管的执政思路,就必须对政府不断限权,要求兑现法治。如何限制权力,规范权力,使已经建立起来的政府不至于从"必要的恶"沦落为"必然的恶",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显而易见的是,正在为宪政而努力的今日中国,若要告别过往的窠臼,获得一个有希望的前景,一切还得从不断地限政与控权开始。  相似文献   

11.
石勇 《南风窗》2012,(22):38-39
如果是在现代国家建构比较完善的语境下,已经不能用规模等指标去评判到底是小政府好还是大政府好了,看的是它的功能是否正常、健全。"不要管我!"即使在今天,一些主张"最好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少的政府"的人仍会如此叫喊。在他们眼中,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障公民的自由(包括经济自由)不被侵犯。  相似文献   

12.
和静钧 《南风窗》2008,(15):83-84
在没有丑闻发酵的环境里,当事人及其后台很可能躲在"经济案件"的幌子下,以涉及经济纠纷的普通民事或刑事案件"掉包"可能造成全国影响的腐败大案。按照维京百科的解释,"丑闻"是指广为民众所知的"丑事"。据其定义,一桩"丑闻"始于"丑事",经过坊间口耳相传、或媒体报道、或政府检调部门对外发布调查情况,才转化为"丑闻"。在"家丑不可外传"的国度  相似文献   

13.
赵义 《南风窗》2014,(6):40-42
<正>中央政府的改革"突围战"已经初见成效,逐步形成了经济增长不滑出下限和持续深化改革的平衡。2014年的政府工作还会继续帮助我们验证这一点的有效性。因此,2014年将是中央政府改革"突围战"的关键一年。3月5日,履新一年的总理李克强首次代表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当李克强做完报告回到主席台座位的时候,掌声并未停下来,总理只得重新站起来,再次向全场鞠躬致意。  相似文献   

14.
石勇 《南风窗》2012,(15):2-2
"官(政府)富民穷"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巨大阻碍因素。到现在,酝酿了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在举国期待中仍未出台。而即使出台,且能发挥作用,对"官富民穷"的局面冲击也不会太大。毕竟,它另有发生逻辑。一是"国有"的资源、资产,其收益一直很难实际地体现为"全民所有",很多半路被"官有"、"官商所有"给截了。人们组成社会共同生活,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应该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成立政府来治理,不是为了把这些自然和社会资源拿给抽象的"国家"和由他们纳税供养的政府占有,而是为了保护这些资源,并根据权利标准,最合理地在所有人中分配。  相似文献   

15.
曾东萍 《南风窗》2011,(8):42-44
深圳民政局的先行先试,让人看到观念先行和制度创新的力量,而这正是深圳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珍贵经验。民政局的改革实践也证明了只要有序放开、合理监管,社会组织不仅不会给政府"添乱",还能成为政府下一步改革的"助力"。  相似文献   

16.
陈统奎 《南风窗》2011,(7):39-41
从"GDP挂帅"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必将推动政府在施政过程中把公共资源应用于直接提升人民幸福的领域,并在实践中提升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这不全依赖经济实力说话,核心还是一种执政观念和政绩考核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赵义 《南风窗》2012,(12):4-4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现在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人们都在密切注视着政府会如何出手。说起来让人感到有些尴尬的是,我们无数次听到各界人士都在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让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因为地方"大干快上"的背后是重复粗放模式的继续固化。政府也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目标,释放转变信号。但当经济增速实际上已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8.
刘志云 《南风窗》2013,(11):29-31
环境的恶化、劳工权益的践踏、生态的破坏、触目惊心的基尼系数、"未富先老"与社会保障机制的残缺等,都预示着,原有经济立法的转型,将成为引领国内走出这场社会危机的一大关键点。2007年发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乃至2008年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个原来挺专业的词汇即"新自由主义",变得耳熟能详。简言之.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最基本方式是通过自由市场机制,强调政府对经济放松管制是增进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好  相似文献   

19.
许圣如 《南风窗》2010,(11):66-68
地方"投资热"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在地方官员政绩的推动下,一次次大干快上式的地方经济竞赛在所难免,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基本上都是全能政府,其辖域内资源要素动员能力会随着政治周期而循环。不改变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产能过剩的顽疾几乎不可能根治。  相似文献   

20.
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09年政府工作重在四点:第一扩内需,第二调结构,第三重改革,第四促民生。可以说,一段时间内摇摆的"市场中国"有了更明晰的方向,已经超越了狭隘的"保增长"。社会各界也应该从最初应对危机的紧张、慌乱中走出来,一起夯实下一个30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