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营利事业所得税(business incometax,相当于大陆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综合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相当于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合一的新所得税法,对所有营利所得统一实行一次课税原则,与其它各类所得公平对待。台湾“两税合一”制度改革是其税制建设中的重要举措,经过11年的实际运行与不断完善,已经可以对其利弊进行总结、评估,并为大陆正在进行的所得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新社10月30日援引台湾岛内传媒报道说,台湾“中山科学 研究院”经过五年多时间研制的狄风中程地对地导弹已于9月25日进行首次试射,射程范围可涵盖上海、香港及大陆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不过试射因导弹载具在空中未点燃,最后落入海中,宣告失败。另据台湾最新一期《新新闻》杂志披露,台“国防部”制定了一项旨在攻击大陆要害地区的“毒蝎计划”,并已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3.
台商在大陆的研发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祖国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台商掀起了新一波投资大陆的热潮,电子信息业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主流。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满足在大陆投资生产的特殊需求,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台商在大陆呈现出加大研发投资的新动向。所谓研发投资是指台商为满足大陆的市场需求,在大陆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当地优秀人才和科研设施进行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企业经营策略。台商在大陆加强研发投资,显示台商在大陆已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标志着台商对大陆投资从量变走向质变,进入了在祖国大陆“扎根”发展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初析台湾大财团在大陆投资发展趋势胡石青从90年代初开始,岛内中、大型制造业财团到大陆进行投资尝试,发展事业。目前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实力增强,已形成在大陆投资的新特点。本文试从台湾大财团在大陆投资呈现出的基本特点与大陆投资的原因,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形势下建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重要主张。表明了新时期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方向。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角度看,在当前两岸政经形势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探讨和思考如何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无论对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转型升级,还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际展望》2021,13(1)
2020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中美教育基金共同举办“从不同视角看中美关系未来”视频研讨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东晓院长应邀参会并做主题发言,这里是部分内容。首先,当务之急是重建中美关系的共同基础。中美关系的原有框架已被打破,容易失控并且受到日益增长的双边具体争端和分歧的冲击,亟需重建新框架。包括即将执政的拜登政府在内,美方似乎以“对华战略竞争”为指导原则来推行其对华政策,而中方则致力于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双方对中美关系框架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差距。是否可能在新的共识基础上,构建中美关系新框架?我们不应将中美关系框架简单概括为“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竞争”之类的说法。中美关系极为复杂和多面化,在一些领域表现为零和关系,在另一些领域却表现为正和关系。从全球视角看,中美合作是一种战略必需。两国必须登高望远、胸怀大局。构建中美关系新框架须重申中美合作的战略价值,在抵御全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方面,中美两国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大陆的台湾研究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的台湾研究现状与特点肖敬随着两岸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岸间各种交流交往的日益频繁,台湾问题愈来愈为人民所关注。对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大陆学者关注的重点。一门新的台湾学在大陆悄然兴起。(-)大陆学者对台湾问题的研究投注极大的热情,首先表现在研...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4年7~9月)黄鑫华7月1日由台湾外贸协会成立的“大陆贸易投资咨询服务中心”正式运作,协助业者拓展大陆市场。该中心建有大陆资料库。汇集大陆经贸资讯。并定期举办研讨会,组团赴大陆考察投资环境及协助台商解决困难等。英外交部发表的...  相似文献   

9.
从“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看台当局大陆政策的本质特征余克礼今年7月4日至5日,台湾当局召开了第二次“大陆工作会”,并发表了“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这是台湾当局主管大陆工作的主要决策部门─—“行政院陆委会”经过将近一年的精心准备拿出...  相似文献   

10.
肖汉强 《南风窗》2010,(14):42-43
中国大陆与日本琉球群岛之间的东海大陆架的天然分界,应位于冲绳海槽的中心线。那种片面强调中日"共处同一大陆架",单方面主张中间线方法的论点是违背习惯国际法,也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6年4月—6月)徐青4月3日台“行政院农委会”在“新农业方案”中,首次提出两岸农产业实质交流、进行两岸农产贸易与投资、在大陆部分地区建立“示范站”的构想。8日台“陆委会主委”张京育称,两岸三通必须在安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两岸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之一是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开放大陆企业人岛投资是其主要内容之一。ECFA的签署,无疑会为两岸经贸合作的良性互动提供更好的平台,并进一步改善单向投资格局带来的交易效率网境。在此背景下,研究大陆民营企业人岛投资对于两岸经贸合作效率的提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自大陆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民营企业作为一支生力军,已经逐渐成为大陆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特色。相比于国有企业,大陆民营企业有着诸多内生优势,产权明晰、自担风险、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更加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民营经济对大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影响比较显著。从台湾的投资环境来看,民营企业赴台投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孙光圻  许俊峰  白雪 《台湾研究》2010,(1):31-35,41
2008年11月4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台北签署了包括《海峡两岸海运协议》(以下简称《海运协议》)在内的4项协议,两岸交流开始进入全面、直接、双向的“大三通”时代。同年12月15日,两岸货轮分别从大陆与台湾的港口出发直接驶向对岸,结束了长达18年之久的两岸间接通航历史。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以及新老通航模式更替时期所难免的历史惯性作用,要真正落实《海运协议》的精神实质,尚有待于两岸进一步沟通,以求协调解决。下面,试以两岸液化品运输市场为例,作一分析,略抒己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中美教育基金共同举办"从不同视角看中美关系未来"视频研讨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东晓院长应邀参会并做主题发言,这里是部分内容。首先,当务之急是重建中美关系的共同基础。中美关系的原有框架已被打破,容易失控并且受到日益增长的双边具体争端和分歧的冲击,亟需重建新框架。包括即将执政的拜登政府在内,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与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17日尤尔根·哈贝马斯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题为《塑像倒塌意味着什么?》的文章,对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政治提出了批评,认为它不能替代国际法框架而形成新的全球政治秩序。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毗邻广东的香港,随着1997将近,与大陆的关系十分密切。其间,港资大量涌进大陆、投资各行各业,已为人瞩目。在港人投资大陆的热潮中,富豪一直跑在前面,他们一掷数亿、数十亿。正如香港地产界“超人”李嘉诚所说:“大陆市场,由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投资前景十分良好,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本港工业潜力无穷的后援基地。大陆市场非常庞大,我们的投资比率会逐步增加。对深圳、珠海、广州等地的新建设计划,都有投资兴趣。”人同此心,一股神州投资热已是势在必然。中国改革开放已有10多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的元旦谈话,令许多人再度失望。他完全不顾企业界西进大陆的期望,甚至鼓动民间进行危险的“新宪”运动,这一连串做法,继续使台湾政局陷于空转,使台湾民生陷于困顿,也使他成为台湾向上提升的最大绊脚石。在他眼中,如何保有权力、避免跛脚已经是唯一的目标。2006年1月3日陈  相似文献   

18.
肖文  林高榜 《台湾研究》2008,(2):6-9,41
随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深入,大陆更注重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的体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要求大陆引进外资、台资从简单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引资区位有所转移。这些引资的新特点,为台商大陆投资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和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台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最近这一轮的大陆宏观经济调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3月1日起放宽人民币出入境数量限制,中国公民及外国人出入中国国境,每人每次可携带6000元人民币。这一新规定的实施给大陆、香港人民的生活及经济活动带来了许多影响,而对人民币功能的影响也许更加深远。新规定大受欢迎以往大陆人士,特别是内地人因公出差香港,总会摸着口袋里的人民币对着香港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兴叹,再心爱的东西也只能放弃,并不是因为贵,而是没有港币。而因公因私入境的港澳同胞或老外、华侨每次回去前都得为手中剩余的人民币犯愁,总得想办法处理,  相似文献   

20.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5月13日在北京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进一步为台湾居民入出境提供便利,将采取三项措施方便台湾居民入出境。上述三项措施包括:第一,简化台湾居民入出境及在大陆居留手续。第二,授权福建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为金门、马祖、澎湖居民签发1年多次有效来往大陆签注。第三,授权上海市、江苏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试行为在大陆丢失证件或证件过期的台湾居民补发、换发5年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