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春华 《南风窗》2013,(7):80-83
包括李明博的这次特赦,韩国已进行过47次特赦,被赦人员多达20余万人。金大中任内的光复节特赦中,李明博被复职,从而使其走上了政坛坦途,直至登上总统宝座。3月5日,韩国市民团体"参与连带"以涉嫌违反《特殊经济犯罪加重处罚法》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举报了李明博去年购买内谷洞私宅地皮中的违法行为。同一天,韩国媒体劳工组织的YTN(新闻  相似文献   

2.
詹小洪 《南风窗》2008,(9):80-81
这次韩国国会选举中,认为"自己被李明博骗了"的朴槿惠授意在党内公荐中落选的亲朴人士退党另组联盟参选,结果大胜。而李明博的核心亲信幕僚以及最大在野党统一民主党的领袖人物纷纷落选,使得韩国国会今后一段时间将呈现"朝朝对决"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20日,韩国最大反对党大国家党的总统候选人投票结果公布:前首尔市市长李明博以49.6%的得票率,击败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已故总统朴正熙的千金、前党魁朴槿惠,而成为该党竞选下届总统的唯一候选人.作为舆论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候选人,已有韩国媒体称呼他为"准总统".李明博传奇式的人生和政坛业绩,再次吸引世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4.
詹小洪 《南风窗》2008,(1):73-75
创造了打工者神话的李明博能以大比分击败郑东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卢武铉政府的"弱经济"。而弊案在身的李明博能整合包括朴槿惠、郑梦准乃至工会势力等各种政治力量,能在最后关头忍辱宣布接受《特检法》调查,则可见其政治手腕和谋略上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0,(13)
<正>6月4~6日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九届亚洲安全会议,是韩国总统李明博争取与会的另外27国外交与安全决策官员支持将"天安舰"事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国际场所,而稍后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三次首脑峰会,则是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寻求与会的9国领导人支持对以色列5月31日武力截停赴加沙国际救援船事  相似文献   

6.
詹小洪 《南风窗》2008,(14):76-77
美国牛肉只是引发韩国民众抗争的导火索,背后则反映了韩国民众对李明博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的失望,其中最关键的是,李明博竞选时"拼经济"的承诺如今基本上跳票了。  相似文献   

7.
詹小洪 《南风窗》2010,(13):76-78
天安舰调查结论、世宗市修改案和四大江河项目的争议性,外加新的动员选民方式"Twitter"的出现,造成了执政党地方选举的失败。不过,韩国各项经济指标向好,李明博支持率依然不低,光凭这次地方选举就判断李明博政权进入了"跛脚期"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8.
国际     
《南风窗》2012,(6):31-31
风云Major Issue15万人集会要尊严3月4日,朝鲜15万多名群众在金日成广场举行大规模集会,声讨韩国军队侮辱金正恩,并强烈谴责"中伤侮辱朝鲜最神圣的最高尊严的李明博逆贼败党犯下的千古罪孽"。据悉,这是自金正日葬礼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会。  相似文献   

9.
赵博渊 《南风窗》2012,(18):76-78
在1951年,独岛就像一个排球,美国裁判站在中间网线处将球高高抛起,就看韩日两队谁能先抢到球。韩国之所以占得先机,在于战后初期日本国力的极度疲软。离光复节还有5天的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登上韩日锱铢必较的独岛(日本称"竹岛"),成为韩国史上首位登上独岛的总统。一个多月前和两年前,俄罗斯"二当家"梅德韦杰夫也两度登上过同样与日本存在主  相似文献   

10.
雷志华 《南风窗》2012,(7):84-85
中韩高层互动频密,这与同样麻烦不断的中日关系有所不同。但一些结构性问题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国关系将在矛盾中前行。1月9日,当韩国总统李明博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其任内第六次访华之行时,中韩舆论普遍关注,两国关系会否随之"软着陆"。2010年3月的天安舰事件、8月的美韩黄海军演、11月的延坪岛炮击事件以及2011年底的中韩渔业冲突,已使两国民间情感几乎降  相似文献   

11.
钟乐伟 《南风窗》2013,(3):43-44
朴槿惠所提倡的"信任政治",是糅合了李明博与前总统卢武铉对朝政策的混合体。但在尚未执政前,朴槿惠已经在逐渐修正自己的对朝"信任"政策。  相似文献   

12.
赵博渊 《南风窗》2008,(5):82-83
在李明博的内阁名单上,总理韩升洙当过驻美大使,外长柳明桓当过驻日大使,这预示着美日韩三角同盟将得到强化。在对华关系上,李虽然没有太多表态,但他开始考虑对华FTA谈判一节说明,打破韩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成了他树立改革旗帜的—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19日,韩国将举行第17届总统选举.截至11月26日候选人登记截止日,共有12人正式注册参选,选战进入倒计时,竞争日益激烈.在目前各候选人中,大国家党候选人李明博保持领先,无党派候选人李会昌紧随其后,大统合民主新党候选人郑东泳位列第三,若不发生大的意外,新一届韩国总统将从此三人中诞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3日,在美国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经济进入严冬状态的背景下,中同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和韩国总统李明博会聚日本福冈县,举行了三国历史上首次不借助外部平台的首脑会晤。中国领导人以“朝去晚归”的方式一日往返日本,中、韩两国领导人在同一天进入日本共商大计,恐怕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雷志华 《南风窗》2012,(9):78-81
金正恩现在是有"权威"但缺乏"权限",即使他有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意愿,如果得不到朝鲜军方的支持也很难推行。而朝鲜在韩国国会选举前骂李明博"逆贼"、批朴槿惠"天生的独裁者",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对朝强硬的新国家党拉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事人     
《南风窗》2009,(21)
学者郑云灿出任韩国总理9月28日,韩国总理提名人郑云灿通过国会投票,成为李明博政府的第二任总理。与拥有英国约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前任  相似文献   

17.
当事人     
《南风窗》2009,(23)
学者郑云灿出任韩国总理9月28日,韩国总理提名人郑云灿通过国会投票,成为李明博政府的第二任总理。与拥有英国约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前任  相似文献   

18.
一、东亚岛屿主权争端接二连三,域内安全形势趋于紧张 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登上“独岛”(日称“竹岛”),成为首次登上这座韩日争议岛屿的韩国在任总统,并要求日本天皇就侵略战争和殖民行为道歉。中国香港保钓人士在日本投降纪念日成功登上钓鱼岛。  相似文献   

19.
王生 《当代世界》2009,(10):29-31
自2009年春季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可以说是跌宕起伏、阴云密布,朝韩关系更是针锋相对、风波频起。直到8月15日,李明博发表如果朝鲜愿意弃核,韩国政府将推动朝鲜半岛新和平构想,愿意通过政治对话来消除分歧的讲话之后,朝鲜半岛局势才出现自他执政后的首次缓和迹象。  相似文献   

20.
刘伟伟 《南风窗》2008,(15):85-86
在华韩资"撤离"差不多已持续10年,2008年不过是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用工成本上升和外资企业税率的调整,是韩资新一波撤离的主要原因。"现在中国的经济环境和以前不一样,韩国企业也要适应这种变化……部分韩国企业遇到危机,这就要更加突出前进。"李明博5月末访华期间,在山东青岛这样给受到韩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