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焱 《南风窗》2007,(16):42-45
"看,这就是气候变化。从1860年到现在,阿莱奇冰川一直在后退。尤其是最近30年,消融速度加快了。"瑞士环境保护组织Pro Natura的负责人劳多·艾尔布莱齐(Laudo Albrecht)指着眼前的阿莱奇冰川(Aletschg letscher)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2.
媒体     
《南风窗》2016,(4):14
正01瓶装水产业蓬勃发展的存在风险英《经济学人》1月30日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已跃然成为世界最大产品消费市场,瓶装水也不例外。中国年均纯净水消耗量已多达400亿公升,与1998年相比,纯净水消耗量翻了13倍。但由于河流、湖泊、地下水中含有污质和有害物质,在中国想要寻找干净的水资源,实现纯净水供给仍然很困难。当前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纯净水资源,得益于对西藏冰川水的大规模投资。如今,青藏高原已经成  相似文献   

3.
10年来全球海平面升高,其中1/5水量应"归功于"格陵兰冰川融水。如果目前的冰盖完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个骇人的数字意味着,目前的冰盖就是融掉那么一小块,其后果都是我们无法承担的。1845年,英国皇家海军上尉约翰·富兰克林爵士率领128人,乘两艘蒸汽铁皮船厄瑞波斯号和恐怖号驶入北极,最后不知去向。直到现在,这次航行仍是史上极地考察最震撼的悲剧之一,也将长达4个世纪中对"西北通道"(即跨越北冰洋实现欧亚直航)探索的失败推向了高潮。今天,一场更加惨痛的北极悲剧正在上演:北极地区的海洋冰盖正在融  相似文献   

4.
高原之鹰 提起锡亚琴冰川,几乎无人不晓。锡亚琴冰川位于印巴有争议的克什米尔高原地区,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平均气温在零下50度和零下30度之间。自从1984年印度突然发兵夺取印巴克什米尔边界的最高点锡亚琴冰川以来,这儿成为印巴两国长期屯兵备战的一个前沿战场,被称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战场。正是凭借着在这场持久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印度第114直升机中队成为当地印度驻军后勤保障不可或缺的一支空中力量,这场战事同时也奠定了第114直升机中队在印度空军飞行单位中的显赫地位。这支赫赫有名的直升机部队素来被印度称为"锡亚琴冰川上的先锋"。  相似文献   

5.
吴焱垚 《南风窗》2007,(7):11-11
3月23日是巴基斯坦67周年的国庆日。政府说今年是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转折之年”。稍早前的印巴和谈的确也开局十分顺利,如确定4月专门磋商锡亚琴冰川争端,同时克什米尔去军事化的巴方提案和直升飞机可飞越控制线的印方提议也在细节磋商中,但散会时双方却异常低调,未发布任何纸头声明,还称“不到公布进展的时机”。  相似文献   

6.
程万军 《工会博览》2013,(15):51-52
自从21世纪日本拉开"小泉新政",中日两国关系就进入了"冰川时代".期间虽有乍暖之时,但总的说来,冬夜漫漫. 时光流转到2012,这中日建交四十周年的纪念年份,却成为中日关系再起波澜的争端年,美国亚太新战略、钓鱼岛争端、日本政坛右翼化,令"四十庆"敷衍了事,不欢而散. 东方这两个举足轻重的"非常邻邦",如今到底是敌还是友?  相似文献   

7.
正"祖国浩瀚的大河奔流,如诗般形容你的壮阔你西部耸立着冰川……我深深地爱你,我的祖国……"日前,在全国建筑业歌唱大赛总决赛中,中建二局员工沈玲玲凭借一首高亢深情的《我深深地爱你,我的祖国》征服全场,以9.64的高分排名独唱、组合组第一,夺得大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张天潘 《南风窗》2013,(4):92-93
他们是来自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的"90后"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学意义上,他们是没有故乡、没有未来的中国独特城乡二元格局之外的"第三元"。在文化上,他们同样面临着这种窘境,农村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城市以讥讽的眼光消费他们。"杀马特"一词音译于英文smart,意为时尚的、聪明的。但由于文化知识精英的话语垄断与价值重构,让"杀马特"从"smart"一翻译成中文,就成为了其反义词。现在在微博上流行的"杀马特",指代的是这样一个群体:留着怪异发型,穿着夸张,佩戴古怪,浓妆艳抹,气质诡异,  相似文献   

9.
何三畏 《南风窗》2010,(6):96-96
<正>几年来,薛涌严厉地批评国内"主流学者",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家"。先得分别一下"主流"的概念。在薛涌看来,"中国的主流学者",是应该打引号的。因为"草根才是主流"(薛涌一本书的名字),而中国的"主流学者",例如"主流经济学家"们,尽管也主张市场,但他们往往精英意识过重,他们的知识可能已经老化或比较有限,他们可能实质上是蔑视草根的。薛涌很不待见他们。每当他们有"不主流"的表现,薛涌的批评直言不讳。  相似文献   

10.
李淳风 《南风窗》2013,(22):42-44
这是我们这个"小时代"里的年轻人:平时不大会跟人谈论一切大事,包括时代、社会、理想和未来,他们热衷于在自己的小格局里过着他们的生活,但在需要表达、需要争取、需要锱铢必较的时候也毫不犹豫,闪亮登场。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时代很小,但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时代尚未到来。事实证明,"80后"没有"垮掉",事实也会证明,"90后"不是"脑残"—这是小白的话。  相似文献   

11.
<正>他们是年轻人眼中的"胡妈妈"、项目上的"大管家"、员工心中的"知心大姐"……这些称呼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代名词。在基层工会组织中,他们不忘初心,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他们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的存在,拉近了职工与工会组织的距离,帮  相似文献   

12.
李克诚 《南风窗》2013,(12):42-44
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青春期,让"50年代人"产生了一种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和特殊的"政治关怀"。那就是,不仅在青年时期,他们几乎终身都在思考同一个宏大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这不仅与他们早年受到的红色教育有关,也与他们自身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每个人的"个人出路"也都取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正他们是一支对社会充满关爱的团队;他们车容车貌整洁,待人热情有礼,肯于付出时间和金钱,只为让爱在社会传播;他们为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点对点菜单化志愿服务,人人都有故事可说。他们就是京城人传颂的最美"的哥"——北京天坛出租汽车公司雷锋车队。作为"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全国工人先锋号",在"向社会传播爱"的道路上,他们从不曾缺席。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他们是"爱国者"有人说他们是"叛国者"他们都是"泄密者"他们如今身处异乡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露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2013年8月1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军事法庭听证会上,因向"维基解密"披露大量机密信息的美军士兵曼宁突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称自己的举动"伤害美国",这也是他首次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意。一直纠缠于曼宁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的争论,至此出现了让人猝不及防的重大转折。那么,另两位"泄密者"阿桑奇和斯诺登,如今又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曾东萍 《南风窗》2011,(4):42-44
年后的"洗肺",给他们的或许不仅仅是多几年的寿命,还有尊严,以及日渐渗入的现代公民意识。过去几年的春节,对于"活一年算一年"的他们来说,只是又一次跑赢了死神,但同时意味着离死神更近一步。但今年春节,挂在他们口边的话是"希望能多活几年"。他们,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146个尘肺病人。2010年12月18日,沉默了几年的他们,选举了3个病人代表周俊山、  相似文献   

16.
狄马 《南风窗》2011,(16):8
南方朔先生在《精英阶层要有该有的样子》一文中强调"当个统治阶级,在言行举止和道德标准上就要有个统治阶级的样子",这当然没错。可问题是,如果他们"没有样子"怎么办?南先生说让他们"自杀谢罪";可如果他们不自杀呢?不但不自杀,而且还洋洋得意地  相似文献   

17.
张铁志 《南风窗》2011,(16):8-8
南方朔先生在《精英阶层要有该有的样子》一文中强调"当个统治阶级,在言行举止和道德标准上就要有个统治阶级的样子",这当然没错。可问题是,如果他们"没有样子"怎么办?南先生说让他们"自杀谢罪";可如果他们不自杀呢?不但不自杀,而且还洋洋得意地  相似文献   

18.
石勇 《南风窗》2012,(8):12-12
在中国,"精英"或自认为是"精英"的人对他们眼中所谓的"民粹"一直骂骂咧咧、捋袖揎拳,构成了一个光荣的传统。今天,当各领域的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又深入推进,但面临着"公众如何参与改革"的大问题时,他们又登台表演,围剿"民粹"。  相似文献   

19.
和静钧 《南风窗》2008,(3):82-83
对于投资来源国,"金砖四国"是他们抱得金砖归的希望所在,"展望五国"是他们谋取更美好未来的经营地,"景色五国"则是他们期许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寓体。  相似文献   

20.
人应该有所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北方 《南风窗》2012,(7):10-10
前不久,看了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纪录片《金钱》,第一集讲的是人们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对金钱的狂热。一对不到20岁的小情侣,梦想着用手上的200多英镑实现发财的目标,只靠"消极收入"而无需工作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不仅是他们,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做着同样的梦。《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是他们的偶像,那些跟随导师达到了"不劳而获"境界的人,是他们的人生楷模。他们出没在一个又一个财富沙龙上,在财富大师们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