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南风窗》2014,(16):94-94
<正>过去相当长时期,台湾虽有一些进步,但官僚主义的传统犹存,官吏在对待人民时,仍有极大的滥权空间。我长期以来,在台湾从事文学、文化和思想评论之写作,算是评论人,但从来没有闹过新闻。但最近因缘凑巧,我却成了不小的新闻人物。原因是,2012年台湾的马英九狠斗王金平,媒体称之为"九月政争"和"灭王大计"。事情发生后,我找了一个大官朋友,他告诉我马英九的"灭王"是在2012年进境美国时,与"驻美代表"金溥聪密会而敲定。所以我在2012年  相似文献   

2.
南方朔 《南风窗》2012,(11):95-95
如果对台湾政治有理解,当会知道近年来台湾"表演政治"当道,政治人物已不在做事上努力,而是在做秀上动脑筋,马英九在这方面无疑的是第一名,他使人深刻地理解到,好人,尤其是演出来的好人是没有用的,演出来的好人是另外一种形态的欺骗。  相似文献   

3.
微天下     
《南风窗》2012,(6):22-22
@揭露神秘事件:马英九女儿马唯中,哈佛硕士,出门打公车,出国打经济舱,不靠马英九关系谋职,硕士毕业后跟蔡国强学烟火发射,现准备攻读博士,并跟朋友合办女性杂志,她穿着甚至比不上贫困县副县长的女儿,连像样的品牌都没有,工作太寒酸。微评:内地"官二代"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4.
62岁的南方朔是台湾数一数二的政论家,在国民党的威权统治时期,他办党外杂志骂国民党;民进党上台,他又掉转枪口骂民进党和陈水扁;国民党重新执政,他对马英九的指责和挞伐一样严厉和不留情面。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应该永远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和权力保持距离。台湾《天下》杂志称赞他"期能从自学的民间学者成为思想家",但他本人对此并不高兴,"我这样没有多少学问的人都被称为思想家,台湾的知识分子太不用功了。"7月26日,本刊记者在香港与其进行了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5.
新闻眼     
《南风窗》2007,(13):10-11
马萧配起航继5月2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决定,提名前党主席马英九代表国民党参选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马英九6月23日上午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萧万长为其参选副手。此前各方的普遍预测是朝中南部、本省籍的方向确定副手。萧万长的本土色彩符合这一方向。只是已经68岁的他重新出山,多少有些出人意料。马萧配在24日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届第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马英九的这一选择,评论普遍认为是看重萧浓厚的财经背景,包括以前萧担任"行政院长"期间(1997~2002年)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符合马英九拼经济的理念。萧万长,人称"微  相似文献   

6.
"活路外交"是马英九当局的重要施政理念之一。在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并建立起一定政治互信的大前提下,经过马英九当局数年来的戮力推行与落实,"活路外交"政策不仅使台湾的对外交往逐步走出陈水扁时期的困境,并为台湾的对外活动营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甚至一向看似无解的台湾"国际参与问题"也出现了转圜的空间。2012年马英九在台湾领导人选举中连任成功,"活路外交"自然成为其续行的施  相似文献   

7.
何乡 《南风窗》2008,(12):20-21
"胡吴会"闪亮登场,和此前连战登陆一样,此次两岸会晤是在国共平台上延续的,所不同的是,国民党此时已在台湾地区取得"执政权",吴伯雄是以"执政党"主席的身份来访。海协会、海基会的复谈也即将重启,马英九将国共平台视为两岸谈判的第二轨道。陈水扁时代结束,海峡两岸迎来了新的起点。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吴伯雄访问团核心成员、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他认为,这几年,朝鲜半岛和台湾地区是人们关注的亚太地区的两个"燃点",国民党既然已经执政,就有义务消除台海关系的一些变数,将陈水扁过去制造的一些错误弥补过来。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22日,马英九当选为台湾新一届领导人。马英九的当选不仅是因为台湾多数民众对陈水扁当政八年贪腐表现的不满与否定,同时也是对马英九执政的高度期待,期待马英九领导的执政团队能够整顿吏治还政治清明,能够抚平台湾社会因蓝绿、统独、省籍、族群的对立而引起的种种纷争与不安。马英九高票当选显示台湾社会中的族群矛盾在减弱,省籍意识在趋缓,尤其是马英九上任以后台湾社会中挑起族群与省籍矛盾的政策因素基本消失了,但不可忽视的是,民进党的族群意识还是比较强,民进党政治人物依然会炒作族群与省籍,从而使族群矛盾出现反复。因此,对国民党二度执政后台湾社会中的省籍与族群矛盾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对于了解马英九执政后台湾政局的发展、政党政治的动向与社会民情民意的走向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正阳 《南风窗》2014,(8):61-63
失焦的诉求让马英九无法准确回答,学生也在每次马英九回应之后对诉求层层加码,这使得短时间内,当局和学生之间似乎还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妥协的共识。由于不满当局在推动服贸过程中的"黑箱操作",3月18日起,部分台湾大学生冲入"立法院",发动反服贸活动,试图通过占领的方式逼迫当局退回服贸,重启谈判。"反服贸"至今已经超过半个月,由于诉求的失焦和层层加码,当局和学生之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共识进行妥协当局与学生之间的对峙似乎还一时看不到和解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南风窗》2010,(11):13-13
<正>我不仅要终结腐败行为,更要逮捕那些腐败分子。——菲律宾前总统之子阿基诺三世表示,当选总统后,他将调查现任总统阿罗约是否在2004年大选中舞弊"外交"孤立还可以回应,经济孤立会造成毁灭。——马英九说,此地人民希望与大陆通商,但不愿过着对岸的生活方式、有事故,那是老百姓自愿,自觉自愿要过的。——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沙溪大桥建成两年后即成危桥,沙溪镇官员杜福兴说群众要走危桥,谁也拦不住  相似文献   

11.
王大鹏 《南风窗》2012,(17):22-24
林益世是国民党最年轻的副主席,马英九对他一路栽培重用,不仅看重他的家族在地方的实力,也看重他形象清新。但林益世贪腐案并非偶然。要说最近一个多月台湾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林益世贪腐案"了。笔者近日在台湾期间,打开台湾报纸,头版大都是有关"林益世贪腐案"的新闻和评论,电视政论节目也是围绕这一主题,民进党当然要穷追猛打,国民党也必须面对。台湾"检方"8月7日再度提讯林益世,并传唤地勇公司负责人陈启祥等人,首次让林益世、陈启祥当庭对质一个多小时;陈委任律师高涌诚指出,感觉案子快结了。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呈现出国民党和民进党激烈对决的态势,12月1日晚,国民党主席李登辉为台北市长候选人马英九站台,他强调大家都是新台湾人,呼吁民众要走出过去的悲哀。李登辉随后要马英九回答:“你是哪里人?”“你走什么路?”马英九以闽南话回答说:“我是吃台湾米、喝台湾水长大的新台湾人,走的是李登辉的民主改革大道”。①“新台湾人主义”被认为是帮助马英九胜选的法宝之一,引发社会各界的纷纷解读。一、“新台湾人主义”解读的三个面向“新台湾人”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连前台北市长陈水扁都认为…  相似文献   

13.
钟岷源 《南风窗》2010,(3):18-20
马英九是个"法律人",谨守宪法分寸,对"立法院"的职权非常尊重,也从不干预司法,都是值得称道的特质。但古人早就说过,徒法不足以自行。  相似文献   

14.
李淳风 《南风窗》2013,(22):42-44
这是我们这个"小时代"里的年轻人:平时不大会跟人谈论一切大事,包括时代、社会、理想和未来,他们热衷于在自己的小格局里过着他们的生活,但在需要表达、需要争取、需要锱铢必较的时候也毫不犹豫,闪亮登场。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时代很小,但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时代尚未到来。事实证明,"80后"没有"垮掉",事实也会证明,"90后"不是"脑残"—这是小白的话。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后民族政治"可行性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后民族政治。为了捍卫后民族政治,他至少提出了三个依据。对这些依据的论证没有能够证明民族国家的框架过时了,也没有证明应对国际国内情况的变化、维护公民的权利和民主一定要走向后民族政治。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后民族政治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具有其规范性价值意义,但是,我们现在依然处于民族国家时代,后民族政治的时代能否到来仍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16.
钟岷源 《南风窗》2011,(5):31-34
当选举技术成了唯一思考时,国民党内被派系挟持也成了一个无法摆脱的诅咒,因此,舍弃已失"党魂"的机器,回到基层"从零开始"是马英九改革的最大胆实验。  相似文献   

17.
高层     
《南风窗》2013,(9):17-17
习近平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他最先提到的是"勇于变革创新",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他称赞亚洲历来具有自我变革活力,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他还反复强调和平的重要性,认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  相似文献   

18.
钟岷源 《南风窗》2010,(9):28-30
<正>未来ECFA的协商进程不仅挑战马英九的执政能力,同时也在检验大陆整体对台战略的效率。两岸关于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第二次协商4月1日在台湾桃园落幕,台方主谈人黄志鹏称,下次协商会尽快展开。对协商冀厚望的马英九随后对媒体说:"台湾方面不会开放大陆劳工来台,  相似文献   

19.
陈统奎 《南风窗》2010,(10):21-23
<正>两岸之间,今天最缺乏的就是基层民众的互信。4月25日下午,台湾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双英辩论会",执政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在野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台湾公共电视台就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行辩论。马英九强调签的急迫性及重要性,"签了会打通经贸任督二脉,  相似文献   

20.
一、台湾地方选举与两岸关系关联性之命题2014年11月底的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几乎大获全胜赢取13席县市长(6个"直辖市"有4个),国民党面临退台有史以来的全面性失败,几乎是溃不成军,论者或以为这与马英九用人失当及治理能力不佳有关,无疑地这已伤及马英九的清廉形象及降低民众对"政府"施政的认同及支持力度。回顾2008年民进党相继在"总统大选"与"立委"选举中失利,面临党能否永续发展的困境一般,显然在台湾的政党政治运作中,任何一党主政皆必须谨慎为政、步步为营,否则胜选后即会面对严格的道德操守及治理能力考验,台湾民众的投票行为取向或者是民意表达,尤其是中间选民并不固着于特定政党取向。围绕台湾地方选举议题对两岸关系影响,存在以下五种命题组合,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热烈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