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研究,是摆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研究,对于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的另一个全新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问题研究具有提升效应,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形态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可从范式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涵义理解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问题研究现状出发来构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起,西方的学者们开始在社会系统和权力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平衡中探求政治秩序,建构了一种多边互动的理论范式。这一范式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结构的多元化变迁很相似。因此,“国家——非营利部门——公民个体”的分析框架便被许多学者用来分析中国政治结构的变迁和发展方向。在运用西方的理论分析中国政治结构的发展模式时,存在着结论相似而内在逻辑过程不同的研究现象。我们在关注西方政治理论研究范式对中国政治事实和政治发展的解释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中国政治发展的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了一个多样化的发展历程。在其间,相关范式各领风骚,公民文化范式、国民性范式、价值观范式、社会资本范式和新政治文化范式相继转换。通过厘清各范式的发展脉络及其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挑战,阐述各范式转换的内在逻辑及外在动因,可以理解政治文化的发展走向。本文试图考察这五个范式及其转换,并解释这种转换,以期加深对政治文化的理解,丰富政治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对于深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突出表现为价值导向、规范认知和聚焦解谜三重功能。从教育研究范式的历史流变、教育实践范式的现状分析、教育范式转换的多重视角全面厘思教育范式的发展,立于文化学和人学研究范式、人本和对话实践范式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创新之路,是推进教育范式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赵晓峰 《长白学刊》2014,(2):106-113
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维权范式和治权范式都注意到在官民互动博弈的过程中上访农民的"正当性言说"非常复杂,基层政治正在迈向"博弈性政治"的发展阶段。借用场域理论,综合两大范式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农民上访诉求的三层分析法:农民的初始性上访逻辑主要体现为求援型政治;官民互动中的农民上访逻辑正在从"抗争性政治"向"博弈性政治"转变;而进京农民的上访逻辑则基本上又体现为求援型政治。因此,农民上访问题的研究,应该区分出研究对象所处的实践场域,场域不同,农民上访诉求的逻辑不同,折射出来的政治运作机制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王海滨 《桂海论丛》2010,25(2):26-2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开始复兴,在时代要求、中国现实与理论挑战的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逐渐成为显学。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各有得失的理论进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面临的前提性问题在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以领域定位、现实依据、理论维度、立体动态、旨趣倾向、研究路径和目标指向为结构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构想。  相似文献   

7.
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皆源于西方,其理论体系主要服务于当时国际政治关系的运作。作为一种理论,在之后的学科体系建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并分析两者的内涵、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旨在进一步厘清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范式。事实上,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想早在中国古代就已产生,只是没有将其概念化,究其理论,二者类同。政治地理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地理区域与政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政治过程在地理环境中的具体反应,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的研究中,其本质理论等同于地缘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地理在思想和理论方面,主要体现在国际、国家和地方三种尺度上。正清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政治地理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中国政治地理学深化权地秩序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8.
王智慧 《传承》2010,(18):42-47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社会哲学范式到人学范式的转换催生了包括研究对象论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全面自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二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应以"二个对象"为中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史学、管理学是原理不能承载的。要加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并补充进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法在人学研究范式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琦 《前沿》2014,(17):176-177
我国经济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国内各行各业的改革进程,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而随着范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不断渗透,从"社会本位"到"人本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依然遵循科学社会观的引导,但是在改革的进程中逐步融入了"人"的概念和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革新也逐渐从显性教育向显性与隐性教育结合的状态转变。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革新为基础,围绕"以人为本"的改革要求和效果展开讨论,以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革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社会哲学范式到人学范式的转换催生了包括研究对象论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全面自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二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应以"二个对象"为中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史学、管理学是原理不能承载的.要加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并补充进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法在人学研究范式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好坏。党的十八大以来,学者们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西方有关合法性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启蒙思想家一脉的古典政治哲学传统中,正义、善、公共幸福等规范概念居于核心地位,规范主义是当时合法性思想的基本范式。随着19世纪末以后传统规范哲学的衰落,以及现代政治科学的兴起,合法性概念的提出者韦伯所开创的经验主义就成为合法性研究的主流范式。20世纪70、80年代以后,西方先后出现了规范政治哲学和审议民主理论复兴的热潮。这两股浪潮为合法性理论开启了一种新的范式图景——程序主义合法性。程序主义合法性模式的特点是既重视传统政治哲学中的价值规范,同时更注重价值规范形成确立的实践过程——公共审议;其实质是主张经由审慎理性的辩论协商程序以达致一种“辩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迎秀 《传承》2010,(3):70-71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有的范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不适应大学生的成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从"独白"向"对话"转换,结合大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繁荣期三个阶段。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学价值分析、人学建构以及传统资源的人学解读等方面。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新时代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夯实思想政治人学的学科根基,正面回应对人学范式的质疑,超越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有的范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已不适应大学生的成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从"独白"向"对话"转换,结合大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若干研究范式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思想界对于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的研究大概遵循了两个传统,即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阶级分析方法与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文化解释方法。而从研究范式看,它们又可细分为四个范式,即马克思的“经济唯物论”、卢卡奇的“历史—整体主义”、汤普森的“文化—历史主义”、赖特的微观—宏观“阶级分析”。尽管在马克思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范式,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不仅是一种数量的增长,更是一种结构性的突破,逐渐形成了需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分析和把握的东西.本文在阐明对中国发展进行政治哲学思考的基本理据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面临的政治范式转换的角度对中国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与中国发展的经济起飞相匹配的政治起飞模式和政治文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存在被误读和泛化的问题,表现为把话语范式等同于言说(表达)方式、把话语范式等同于话语体系、缺少话语范式导致学科话语研究泛化。确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须遵循价值性、规范性、目的性与发展性原则。其基本结构可分三层:处于核心层的价值体系;处于中间层的规范体系;处于外层的目标体系。如此划分有利于发挥话语范式的三大功能: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共同体的特征与边界;避免低效率的理论重复引导学科向纵深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孕育新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周艳 《湖湘论坛》2008,21(4):124-125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本文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本质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并提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作用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对政治有三种最基本的理解范式,即政治理解的国家说、权力说和价值说。通过对国家、权力与价值三者关系的重新梳理,既能反映对政治理解的历史阶段性,又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政治理解的共时性层级架构,从而帮助我们打破在政治理解上追求整体性、还原性的思维惯性。而这种对政治理解的思维方式转换无疑对政治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