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报业市场的竞争中,地市委机关报既要面临中央和省级机关报的竞争,又要面临晚报、都市报等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竞争。后者由于其目标读者群的大众化,这些年来,在同地市委机关报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发行量居高不下,广告收入逐年增加。这就使得上有中央、省级机关报的压力,四周又有晚报、都市报等市民生活类报纸挑战的地市委机关报,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日子并不都好过。市场的无情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给我们绝大多数地市委机关报出了一道亟待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究竟要办一张什么样的地市委机关报,才能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2.
《盖平报》是中共盖平县委的机关报,筹办时期叫政治处机关报。(因当时党组织未公开,县委对外称政治处,故叫政治处机关报)创办于1946年2月,停刊于1946年3月底。《盖平报》为时虽短,但在当时,对党领导全县工作,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反奸清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1,(1):30
《新青年》:我党最早的中央机关报。自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新青年》就成为该小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成为党的机关报。主编为陈独秀。  相似文献   

4.
钱江 《党史博览》2003,(2):37-39
1947年3月,在党的中央机关撤出延安的同时,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的创刊填补了《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现的一年多时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现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报头,是毛泽东于1949年8月,在《人民日报》由中共华北局机关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之际题写的。这是毛泽东第三次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在此之前,他已先后两次题写过《人民日报》报头。第一次是在1946年5月。当时,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要出一张机关报,拟名《晋冀鲁豫日报》或《太行日报》。时任中央局副书记的薄一波约请毛主席题写报名,毛主席说:“为什么不叫《人民日报》?”他觉得不一定总要冠上地区名称,那样未免显得太死板俗套了。毛主席兴致勃勃地一连横写了五幅“人民日报”字样,并指定其中一幅…  相似文献   

6.
党史知识     
《湘潮》1993,(8)
类别____《新中华报》《新中华报》是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华》报,1937年1月29日改名为《新中华报》,在延安出版。初期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五日刊,报刊出版序号与《红色中  相似文献   

7.
正1948年6月的一天,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一间农家院里,毛泽东在两张杂志大小的白纸上,一口气写下两组四行"人民日报"的题字。题字标志了20世纪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诞生。从《解放日报》的停刊到《人民日报》的创刊1947年3月初,面对国民党胡宗南数十万军队的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也因此停刊。从那以后,因为战事频繁,条件不允许,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现了一年多时间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解放东北的战争中诞生的中共辽西省委、辽吉省委、辽北省委机关报《胜利报》,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土地改革、参军支前和发展生产斗争一线,认真履行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成为锐利的思想武器和胜利的进军号角。在沈阳市法库县老城内的西大街,有一座两层日式建筑,原为伪县公署后院。1946年1月1日,在时任辽西省委书记陶铸直接领导下,《胜利报》作为辽西省委机关报在此创刊。1946年6月,报纸改为辽吉省委机关报,1948年7月改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众多门类的报纸中,机关报性质的晚报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报业群体。这不仅是因为这类报纸具有较长的历史(大都创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而且多在各地的省会城市,处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几十年来,这类报纸“党报性质、晚报特色”,赢得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赞誉。报纸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令人刮目相看。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机关报晚报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本文就新一轮报业竞争浅谈办好机关报晚报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答:问责决定应当由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作出。对同级党委直接领导的党组织,纪委和党的工作机关报经同级党委或者其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检查、通报方式进行问责。采取改组方式问责的,按照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规定的权限、程序执行。对同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纪委和党的工作机关报经同级党委或者其  相似文献   

11.
把握正确导向办好城市党报─—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党委机关报总编辑研讨班综述辛研6月21日至30日,中央宣传部在湖北武汉举办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党委机关报总编辑研讨班。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在我们国家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全国各省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杨成 《党的建设》2007,(9):49-49
中共中央最早的机关报。中共中央最早的机关报是1922年9月13日创办于上海的《向导》,由蔡和森任主编。发行数量由开始的3000份激增至4万份,最高时达到10万份。1927年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向导》在宣传统一战线政策、策略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指导大革命时期的各项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色中华》报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以后又改为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这份红色报刊在中央苏区到底出刊到何时?有些同志根据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出版的《红色中华》合订本提供的资料,断定《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只出刊到1934年10同3日,它在中央苏区的最后1期是第240期。  相似文献   

14.
正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机关报《人民日报》在邯郸正式创刊发行,张磐石任社长兼总编辑。1946年6月底报社迁至武安南文章村,后迁入河西村,与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合属办公。晋冀鲁豫边区机关报《人民日报》共出版746期,其中在武安出版702期。这是1946年在武安市河西村装订的全746期合订本,为三级文物。  相似文献   

15.
小资料     
凡属本党党员。不但有购阅本党中央机关报之义务,并有努力向党外推销之义务。 为推销《向导》起见,中局已拟印一种颜色广告,不日可寄往各地,各地接此项广告后,应现成c.p.\c.y.同志分送当地书铺、书摊,及前往各学校阅书报室张贴,至要! (注:文中的中央机关报,主要指《向导》、《新青年》等党刊;c.p.\c.y.分别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央组织部:《各地方分配及推销中央机关报之办法》(1925年3月6日),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第23、24页  相似文献   

16.
<正>1946年3月9日,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天,在哈尔滨道里水道街9号,抗联将领李兆麟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身亡,时年36岁。噩耗传来,一时激起民愤,哈尔滨举行了十几万人的盛大游行示威。中共中央机关报和东北局机关报发表了社论和报道,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3月24日,哈尔滨人民将李兆麟安葬在松花江畔。在葬礼上,抗联老战士们与其他送  相似文献   

17.
为做好2010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日前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通知》(津党厅[2009]16号)。文件指出,《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机关刊物,《天津日报》、《支部生活》杂志作为市委机关报和市委主办的党刊,是中央和市委指导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负有重任。《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和机关刊物,《四川日报》及其农村版《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党的建设》杂志是省委的机关报和机关刊物。中央和省委的党报党刊是  相似文献   

19.
《先驱》报在中共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的机关报,并曾一度发挥了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作用。《先驱》存在的时期.正值中国共产党为“二大”的召开作准备。这个时期,由于《共产党》月刊已停刊,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向导》尚未创刊,所以它的一些文章,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的观点。 《先驱》创刊于1922年1月15日,创刊初期由北京地方团组织编辑出版,刘仁静和邓中夏任主编。从第4号(期)起改由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在上海编辑出版,施存统任主编。从第8号起转归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编辑出版,先后任主编的有蔡和森、高尚德、施存统、寄吾等。原定为半月刊,但由于种种原因,常不能按期出版,1923年11月停刊,共出版25期。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成为正式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隶属中共中央。《人民日报》的前身——华北《人民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抗敌报》等,分别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以及北方局在1949年8月以前的机关报。由此来看,《人民日报》及其报系中的报纸,与中共中央华北局,并上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有着一脉相承的组织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