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刘少奇平反“文革”结束后,黄克诚复出,担任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之职。黄克诚一出山,就开始致力于对党内重大历史问题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2.
涤生 《党史纵横》2004,(12):35-36
60年代初期,毛泽东就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同刘少奇发生了分歧。那时,他就决定,不再让刘少奇当接班人了。1965年,毛泽东认为,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中共中央内的总代表。1966年,他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认定,刘少奇在中共中央里面搞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他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搞掉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但是,毛泽东在那个时候,还是把与刘少奇的斗争,看作是党内斗争,尽管毛泽东认为这种斗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党内的表现,但只要是党内的斗争,就要按照党内矛盾处理,他不想把刘少奇置于…  相似文献   

3.
在“文革”中最乱的日子里,有人给黄克诚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而其中有很多林彪是知情的。万般无奈之间,黄克诚写信给林彪,求他说句公道话,可林彪不仅不说实话,反而落井下石,更加重了对黄克诚的批判…… 粉碎“四人帮”后,黄克诚受命出任中纪委常务书记。此间,他有两个关于历史人物评论的讲话,一个是关于毛泽东的,一个是关于林彪的。关于毛泽东的讲话,已为党内外许多人所熟知,本文不再赘言。关于林彪的讲话,是他在审阅军事百科编辑部关于林彪的条目时,专门召集编辑们讲的。他说:“……你们要学司马迁,要秉笔直书,要对历史负责。”“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后来犯了严重错误是死有余辜。在评价他的历史时应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961年堪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实事求是年。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生产力造成的严重破坏,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重提调查研究。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今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①。为了纠正党内的错误,党中央加强了党内高层领导的自我监督,并成功地召开了著名的"七千人大会",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基层党支部的每一个党员,都在认真而又深刻的反思……。1961年在党的人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还不甚了了,搞社会主义不能那么急,不要务虚名而招实祸。"②为了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立足国情,大兴调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一把手”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条例》的试行,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可谓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贯彻执行《条例》,重点要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首先,“一把手”地位特殊,责任重大。邓小平同志讲,解决领导班子问题,主要是配备好一、二把手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位置,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概括地说,“一把手”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  相似文献   

6.
1959年,刘少奇在海南岛休假,生日那天,当地同志派人送来一个大蛋糕,上面还有个“寿”字。刘少奇知道后,非常生气地说:“谁叫你们搞的?拿走。”然后又把王光美叫来,问她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不制止?王光美说,事先她也不知道。少奇严肃地说:“党中央早就做过决定,政治局的同志不过生日,我举手同意了的,就要坚决执行,决不能带头破坏中央决定。”刘少奇不仅自己带头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子女要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有一次,在刘少奇身边工作的人员见他的两个小孩上学路程比较远,来去不方便,就背着少奇向车库要…  相似文献   

7.
陈全生 《唯实》2004,(12):50-51
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重视党内监督,并曾就此问题提出过两个“最重要”的论断。一个是邓小平同志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了“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的重要论断。另一个是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于1980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最重要”的论断,即“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种条例,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在我党历史上,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两个“最重要”的论断,对于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内团结,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大力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发挥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曾高度赞扬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称它是一部优秀共产党员在艰苦卓绝斗争中形成的高尚品格的结晶。江泽民同志曾讲到: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和干部要讲个人的修养,党执政了,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党员和干部同样要讲个人的修养。这个问题现在大有重申和强调的必要。 最近,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用整风精神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其间重温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倍感亲切和深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出共产党员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搞社会主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坦诚的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是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可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邓小平同志在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时,不仅从肯定的方面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命题,科学地从内涵上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且他还从否定的方面揭示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多侧面地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其特征的外延。本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改革开放即将拉开序幕之时,邓小平同志就在复出后的开篇之作中,向全党提出了这个重大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拨正了航向。20年来,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放在党的工作的首位。其间,在不同的阶段,分别讲了三句至理名言。这就是: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待马克思主义,也要解放思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三句话,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则是这一科学态度的总概括。“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是一个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指出:“当前要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准则”。 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生活都证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需要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高度觉悟,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但是,正象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86,(4)
一、华国锋同志一九七六年被定为接班人,是个人选接班人、接个人班不良做法的产物,是毛泽东同志晚年对党内矛盾不能正确处理的结果。国际共运史上,斯大林搞个人选定接班人和接个人班,是不成功的。毛泽东同志晚年也是个人选接班人,接个人班,并且还把接班人问题同警惕所谓“出修正主义”的考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他还说:“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邓小平同志如此强调要抓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对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刘少奇同志是党内认识到政治体制存在弊端的极少数之一,并为此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刘少奇同志关于加强监督的许多观点,至今熠熠闪光。主要有:应大张旗鼓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加强党内的制度建设;应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作用;主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党内要有公开的“反对派”;主张加强新闻监督。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961年1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报告,后来报告的第三部分以《我们要搞好,还是要抓党》为题节录于《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下卷。在这篇文献中,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我们要搞好,还是要抓党”这一重大论断,并围绕如何具体分析当时党内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精辟的论述。重温这篇经典文献,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事情发生在1967年春天,江苏省射阳县的一群红卫兵,气势汹汹地闯进县委大院,揪住县委“当权派”,要他立即把射阳县名字改掉,理由足“射阳、射阳,箭射红太阳,这是把矛头指向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罪该万死!” 县委负责人解释说,射阳县名在1942年就有了,它是根据这里有条通海的射阳大河而起名的。当年,这一带的抗日斗争是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人领导的,建立盐阜抗日根据地时就起了射阳县名。建国后,地方政府无权修改县名,要改必须经中央批准,这些红卫兵决定推派代表去北京造反,把  相似文献   

17.
“黄老”是黄克诚大将军的尊称,因为他性格耿直,无私无畏,同志们都喜欢这样称呼他。“小姚”即饶漱石,这是他在一段时间内党内的化名。1942年1月,中共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奉调回延安工作。中央决定由饶濑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职务。饶漱石为独揽华中党政军大权,采取很不正派的手段,不久就将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排挤走了。陈毅离开华中后,饶濑石仍在各种会议上散布陈毅如何如何,以标榜自己的正确。黄克诚对他这种作风很看不惯,决心大胆为陈毅同志辩白。在一次华中局扩大会议上,烧潮5又借机对陈毅同志进河流毁,正冒天秋的昆…  相似文献   

18.
领导视窗     
邓小平曾倡导让位邓小平九二年初南下深圳时,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的陈锡添是深圳市委指派的惟一文字记者。事后他写了“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转述邓小平的“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言论,对中国政局影响极大,也使他一举成名。陈锡添现任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坦言,现在再看,文章有一个最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把邓小平一段很重要的话写上去。邓小平说:不要搞政治运动,不要搞形式主义,领导头脑要清醒,不要影响工作。陈说,这几句话是他在临上版前删掉的。陈又说:小平同志还说:年纪大了,要自觉下来,否则容易…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的一种动力。”这里讲的成为动力的信仰,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由物质文明所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精神文明的进步,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自发结果,而是要通过人们自身的精神生产活动才能实现,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共产党宣言》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搞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一旦丧失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就意味着政治上和社会上统治地位的丧失。前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更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关于“老祖宗”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过两句话,一句是“不能丢”,要坚持,要继承;一句是要讲“新话”,要创新,要发展,要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回答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就是说,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继承,又要创新发展。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  相似文献   

20.
当年,刘少奇同志的一句话,成了她革命生涯中永不枯竭的力量;“十年浩劫”中,少奇同志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倒”后,她受到株连。惨遭迫害。弥留之际,她还念叨着少奇同志。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时,笔者翻阅史料。几经采访,记下了这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