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网络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科层制生存环境,信息传递模式的转变冲击着科层制层级控制,资源与技术基础的变 化冲击着科层制权力基础,信息网络的功能特性冲击着科层制政务活动方式。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电子政府,是对传 统科层制政府组织的再造和重塑,体现回应与责任、顾客与服务、参与与民主、创新与绩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科层制是工业社会中有效的组织体制,形式合理性是其理论精髓,并由此表现出等级制、非人格化、规则化等特征。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管理体制是一种发展并不充分的科层制,不仅未发挥出科层制的优势,而且在我国社会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中还暴露出诸多弊端。现时条件下,消除弊端、创新我国县级政府管理体制的合理路径不是盲目摒弃科层制,而是完善科层制,充分挖掘其合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理解当下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情境下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主题。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政府治理模式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不断调适。调适的背后,是中国地方政府一以贯之的科层制架构,科层制作为常规治理机制,是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机体和基础,具有理性、专业化和高效率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结构僵化、部门割裂等问题,需要非常规治理机制来弥补。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除科层制结构进一步强化外,主要体现在非常规治理机制的变迁。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整体性治理兴起并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充分体现,是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动向。基于科层制和整体性治理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出中国地方政府的"科层制为体—整体性治理为用"模型,并以H市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实证案例,展开分析验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和实际运作是以科层制为组织机体、整体性治理为功用的模式,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整合和相互嵌入关系机制依托科层制架构各自发挥作用,从而在作用机理上有效发挥了整体政府功用,科层制与整体性治理密切结合,科层制决定整体性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整体性治理弥补科层制的固有缺陷,两者之间是一种体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伴随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科层制的弊端日益彰显,在西方遭遇了广泛的批判,科层制改革成为政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无独有偶,为了打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僵局,我们必须吸取西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实际,从以下二维视角出发改革中国的行政体制,一方面,科层制是我国行政组织模式的必然选择,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应针对科层制的局限性加以改革,本文从行政伦理、学习型组织以及民主行政这三个角度,提出了超越科层制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康雅倩 《理论导刊》2023,(3):18-24+43
近年来,数字治理以其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优势突破了科层制政府碎片化条块分割的治理格局,使治理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尽管数字治理为国家与社会治理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陷入一定的主体性困境,如主体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主体意识发展受到阻碍以及主体隐私面临安全危机等。而科层制凭借制度性、专业性、科层监督机制等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数字治理的主体性困境。因此,可借助科层制,通过规范数字治理权力的使用边界,健全数据使用的科层制监督机制,建设以人为本、权责一致的数字治理科层制体系,破解数字治理主体性困境。  相似文献   

6.
刘露 《学理论》2011,(28):22-23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变革,同时也对当前政府治理的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科层制政府治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如何改革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政府治理模式成为政府目前改革的重点。文章着重分析了信息时代政府所要面对的各种因素,从政府与各部门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政府的应对之策,以促进政府和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并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导致管理领域发生重大变革,行政管理也不例外。为了适应这一变革需要,传统的科层制行政组织必将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转变;树立发展型的行政理念、实行“软”管理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亦是大势所趋。此外,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已对行政决策产生影响。而最关键的是政府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组织设计及其行为模式与传统政府存在明显区别,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组织设计应该是主体的电子化与数字化、职责的明细化与信息化、结构的扁平化与网络化、运行的程序化与规范化、人事的弹性化与个性化;而政府行为模式应该是数字化与信息化、电子化与网络化、公开化与透明化、科学化与民主化、快捷化与直接化、程序化与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推行大部制改革是克服科层制组织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当前以大部制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行政改革正稳步推进,通过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有了新的进展,机构设置更加统一规范,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改革大多集中在组织结构调整、组织的自我更新以及人员精简上,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变革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 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不仅引起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也必将导致管理模式和管理实践的深刻变革。不仅组织、企业、文化等需要改造 ,政府亦同样面临转型和变革。一、行政组织 :金字塔的科层制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转化公元1600年之后 ,世界出现了工业革命 ,诞生了以资本为中心的工业经济。在管理领域 ,建立了一种被马克斯·韦伯称之为科层制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分工精细、外部环境相对平稳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其主要特点是 :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有明文规定的权力和责任 ,按照固定的程序办事 ;…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变革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导致管理领域发生重大变革,行政管理也不例外.为了适应这一变革需要,传统的科层制行政组织必将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转变;树立发展型的行政理念、实行"软"管理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亦是大势所趋.此外,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已对行政决策产生影响.而最关键的是政府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推行大部制改革是克服科层制组织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当前以大部制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行政改革正稳步推进,通过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有了新的进展,机构设置更加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3.
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推进高效率行政组织体系建立,是适应数字政府建设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关键。文章基于扁平化组织理论,以浙江省龙港市“市直管社区”的扁平化改革实践为例,考察基层政府扁平化改革的实践前沿,研究发现,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基层治理“扁平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县域治理体系,推进了县域治理结构、体制、机制、价值等全方位变革,突破了传统科层制政府的局限,具有赋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促进政府组织模式转型的双重作用。尽管龙港市全面取消了乡镇(街道)层级,但依然存在扁平化改革不彻底、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制度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深化基层政府扁平化改革,需要坚持数字赋能、多元共治、为民服务与行政赋权等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科层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行政组织,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组织形式,其总体特性都属于科层制。科层制是指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专业化、综合化的设层级、分职能的行政组织制度。这是一种以分部门、层次,集权、统一,指挥、服从为特征的组织形态,呈金字塔型的层级节制状态。科层制的优越之处是其建立在“合理一合法权威”基础上的对理性精神和效率的追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科层制理论后,其基本观点被不断地加以发展、系统和完善,至今仍是行政组织权威理论,对整个2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将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正如韦伯所预言的那样:“科层制将不  相似文献   

15.
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是时下政府组织理论突破的主要方向,而主流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平台—连接”路径,还是“界面—重构”路径,不但存在概念化的缺憾,而且没能彻底解决决策权分工这一组织设计的根本问题。对此,文章从经典的决策权分工假设出发,以西蒙的模块化思想为基础,重新探讨了数字政府的组织机理和原则,认为组织的模块化并非传统意义上基于部门或个体的分工,而是基于决策过程和知识本身的分工,以其松散耦合、弹性匹配的特性能更好适应复杂多变的任务环境,实现价值整合与创新。在澄清模块与平台、界面的关系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由模块化组织与平台型架构、界面性治理共同构成的数字政府的三维框架。这一套理论新构想以模块化组织的分解、重组和迭代机制为核心逻辑,力图超越传统科层制模型,重塑组织结构、决策过程和治理模式,修正以往数字政府理论及相应替代性方案的不足。迈向新纪元的政府组织理论必须响应快速发展的改革实践,有效回答关于组织设计与运行的若干新命题。  相似文献   

16.
府际治理视野下的区域治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处理和协调作为区域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自然无关联机制、市场机制、科层制和府际治理机制等是协调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四种基本制度。自然无关联机制早已过时,必须摒弃。市场机制和科层制在协调政府间关系时具有积极效应,但却存在着"市场失灵"和"科层制失灵"的治理困境。府际治理机制是解决上述困境的正确选择,也是当前区域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权责一致与权责背离:在理论与现实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责一致是对权力与责任关系的应然描述,公共利益是权责一致的价值导向。从内涵上说,权责一致是权力与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的统一;从表现形式上看,权责一致体现在政府、组织及个人等多个层面。在理论上,权力与责任是嵌入科层制组织当中的,然而在科层组织的实际运行中,常常会出现反功能化的权责背离倾向,尤其是权力大于责任的不对等倾向。这种情况是由科层组织运行基本逻辑和科层制理论预设缺陷造成的,内生于科层组织,无法通过科层组织自身努力来消弭。因此,无论是当前抑或未来,如何防范和克服权责背离现象都是中国行政改革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等级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植根于组织之中并影响着组织的深化和发展,成为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最有效、最成功、最流行的管理工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层组织体系用来应付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办法已经完全脱离了当代社会现实,成为抑制组织活力、扭曲个人人性、妨碍组织效率的瓶颈。本文旨在分析古典组织理论中典型科层组织体系,追溯科层组织产生的根源,分析科层组织面临的困境,最后寻找突破其瓶颈的方法。一、科层组织产生的理论根源所谓科层制,即等级制或官僚制度。古典组织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严格等级,实行科层制,…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美国联邦制的实践需要对地方政府间关系进行协调,而协调实践中市场机制与科层制都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因此组织间网络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机制应运而生;当代美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制度建设,包括多元化的治理机制、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相对规范的地方政府,这对当代中国类似问题的有效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改革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原来的"政府神话"、"市场神话"都被打破,政府权力不断地回归到社会与公民。权力的分散化加速了地方治理方式的变革,地方治理的向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更新,集中体现为:从传统的统治与管理转变为以治理与服务为主;从单一权力主体模式转变为多中心治理模式;从传统的科层制向社会网络体系发展;从集权与控制逐步转变为分权与协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