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是人才总量增长迅速。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的发展情况看,“九五”末期,即2000年底全区三支队伍人才总量为10813人,“十一五”初期,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5625人,人才增加了近1.26倍,每万人人才资源数达到1578人,高于全市每万人人才资源数841人的平均水平。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年中增加了近2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幅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胡永铨 《浙江人事》2007,(10):42-43
近年来.余姚市相继确立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人才工作以“抓服务、促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探索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1199家,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企业人才队伍也呈现迅猛发展态势,2006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9.6万人.其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3.5万人,在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为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陈建设 《人事管理》2000,(10):28-29
镇江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围绕“大推进”方略,促进人才大开发,在创新政策、转换机制、营造环境、优化结构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目前已达18.7万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近千人,本科学历2万人,大专学历5万人,中专学历6.6万人。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达426人,专业技术人员693人,列全省第五位。我市在人才资源开发上,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才发展的八大目标,其中人才规模目标可概括为两个80万,即:到2010年,全市按现行统计口径人才总量达到80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达到80万人。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0,(10):F0003-F0003
近年来,太仓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来引导和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全市人才总量的年增长率连续5年突破16%。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86618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858人,有5个人才(团队)人选省“双创引进计划”,4个人才(团队)人选“姑苏人才计划”。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事》2006,(2):5-9
(一)精心编制“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已上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争取尽快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省“十一五”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两项子规划业已初步形成。截至2004年底,全省党政人才,企事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为367.8万人,  相似文献   

7.
吴凯文 《浙江人事》2009,(11):24-25
一、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果 近年来,建德市围绕市委、市政府“丁业经济”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为5.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2099人,专业技术人才27342人,中高技能人才13956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300人,农村实用人才7303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镇江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到 2000年底,全市中专学历和初级职称以上人才总量达到 19万人,占人口比例为 7.08%。“九五”期间,年均增长 7.4%。本科以上学历 2.3万人,高级职称人才 5700人,分别占人才总量的 12.1%和 3.03%。人才总量占人口比例、本科以上人才以及高级职称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在全省已均列第五位。但这个数量还远不适应镇江的经济发展需要。十五期间,我们镇江人才总量计划达到 30万人,年均增长达到 9.5%,本科以上人才年均增长力争达到 15%。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数字 ?我认为营造人才聚集的优异环境非常…  相似文献   

9.
《浙江人事》2009,(8):34-35
近年来,平湖市不断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急需紧缺型人才日益增多,人才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58269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1204.8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34378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710.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有突出贡献和专业技术带头人39人;高级职称人才486人,中级职称6034人。  相似文献   

10.
韩卫 《群众》2023,(21):57-5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再次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近年来,张家港市始终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引育创新突破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4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4.12万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镇江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目前,镇江人才总量占人口比例、本科以上人才以及高级职称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在全省均列第五位。“十五”期间,镇江人才总量要力争达到30万人,年均增长达到9.5%:本科以上人才年均增长力争达到15%。实施镇江人才发展战略,必须确立四个基本目标:一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06,(6):1-1
本刊讯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十一五”期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云南省“十一五”期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即在少数民族人才总量上,力争实现少数民族人才占人才总量的30%,少数民族党政、专业  相似文献   

13.
到“十五”期末,阜宁县人才总量要力争达到5.5万人,其中高级人才不低于3%,确保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45%和55%以上,从而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在近年来的人事人才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全国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践科学人才观,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建设人才广聚博纳的“开放港”、合理流动的“自由港”和成就事业的“创业港”的人才战略目标。去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6万人,同比增长15.8%,人才总量达到44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2人,国家、省、市突出贡献专家159人,人才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一、建设人才广聚博纳的“开放港”在建设人才“开放港”的过程中,宁波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开展国内外人才交流与合作,把重点项目、高等院校和高层…  相似文献   

15.
2001年 2月 13日,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全省各市、州人事编制部门及省直各单位人事部门的同志参加了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伯华在会上作重要讲话,省人事厅厅长、省编办主任苏仁华作工作报告。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推进机构改革,是本次会议的两大主题。本刊记者将从会上了解到的一些信息编发如下,以飨读者。 “九五”时期我省人事编制工作成绩显著--人才资源开发成效明显。“九五”期间,我省人才总量由 1996年的 192 4万人增加到 1999年的 220 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到 102 5万人。 --国家公务员制度全面…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事》2006,(7):F0003-F0003
台州市椒江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切实抓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着力构筑和完善人才工作决策、协调、服务和监督四大机制。至2005年底,全区人才总量达到3.3万多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1000多人,每万人口人才拥有量681.2人,为椒江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将人才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工作与地方发展、产业基础、医疗教育、交通区位、人文环境等密切相关,应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合力共为。在实践中,常州市提高党管人才政治站位,把握点与面、高与实、乐业与安居三对关系,以“量需”“适才”“拴心”引育人才。2022年,常州引进各类人才11万名,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名,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达到500多家。  相似文献   

18.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突出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到2006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13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5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量达到564人。人才结构逐步优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提高到52%,高级人才的比重达到5%。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台儿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确立并实施了“人才兴区”战略,加大了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 7978人,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比较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从总体上看,全区人才开发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才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偏少,人才分布不合理,人才的使用效益不高,人才竞争机制滞后,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存在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人事部近日透露,目前中国各类人才总量达到607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14万人,约占人才总量的2/3;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量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