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编读往来     
聂彩霞编辑:你好。 我结婚已经7年了,正属于痒痒的时候。最近,老公的又一次出轨被我发现,我很伤心。第一次我忍了,第二次我也忍了,而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想离婚,我相信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也会幸福的,可老公又像前几次那样哭着求我原谅他,说他是爱我的。我真是很矛盾。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给我一个建议?我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性》:我认识他已经快5年了,恋爱的时候很甜蜜很温馨,但是,他向我隐瞒了曾有过一次婚姻的事实,并且他已经是一个3岁男孩的父亲。当我知道了一切的时候,我们的感情已经顺理成章发展到谈婚论嫁了,我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毕竟,我在自己  相似文献   

3.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自1979 年第一次访华以来已经多次来中国访问,听说最近几年他来北京都要求住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朝西的房间。这是为什么呢?2004年11月13日我带着好奇、带着疑问,终于在他率日本防卫厅青年军官代表团访华结束的时候,在采访他时找到了答案。 记者:桥本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北京,感谢您接受采访。您还记得这是第几次来北京访问吗?为什么最近几年来北京您都要求住北京贵宾楼饭店朝西的房间呢?听说您还是摄影家,您通过这个窗口都拍到了什么? 桥本:谢谢!1979 年我第一次来中国,仅今年已经是第三次来北京了,至于一共来了几次一时记…  相似文献   

4.
廖秋忠离开我和孩子们已经四年了。四年来我尽量少去想他,因为想起过去的事是很痛苦的。我的女儿也从不在我的面前提起她父亲。有一次我问女儿:“你想爸爸吗?”她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她说我想。我又问她为什么从来也不  相似文献   

5.
刘斌 《今日浙江》2013,(15):45-45
今年春节,镇里召开老干部座谈会,闲聊间一老干部突然问我:"我们来镇里开会,骑车不安全,乘车不方便,你知道需要转几次公交车吗?"我一下子懵了,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乘公交车了。这位老干部后来告诉我:得转三次车,还要步行一段路。真难为这批老同志,再联想到每天来镇办事的群众,是不是都要经历这"转来转去"的公交?天子湖镇今年5月刚满周岁,是在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王俊,是一名基层的养老院院长。60多年前,我的父辈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新疆艰苦创业、屯垦戍边。60多年过去了,新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的父辈们,已经老了!谁来为他们筑造健康的饮食起居?谁来为他们搭建快乐的精神家园?谁来陪伴他们左右、倾听他们的唠叨?让他们乐享晚年?我从小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追随着他们的脚步一步  相似文献   

7.
<正> 我认识一位画家,在3年之前,他就被检查出患有一种绝症。然而。他并没有为此而倒下,却异常坦然地接受医生的治疗;并且每天,他都坚持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和作画。这3年来,他已经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获得过好多大奖。既是在平时,他的脸上也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那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惊羡地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听了,他却微笑着反问我道:“我为什么要不开心呢?”尔后,他就给我讲了他儿时经历过的一件事情:他在读中学的时候,仍非常淘气。有一次,他因为连续几天旷课,放学校给予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担任过监利县代县长、县长,现任荆州市副市长、监利县委书记的杨道洲。是县长还是代县长?县长办公会议提法准不准确?杨道洲依据地方组织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1995年7月,县委推荐杨道洲为监利县县长人选,但由于县人代会于2月下旬已经开过。有人建议,是否再开一次人代会进行选举。杨回答得很干脆:不必。他说,如果仅仅是为了我名正言顺地当县长,再开一次人代会,那就劳民伤财了。组织上安排我到监利,是来工作的,而不是图虚名的。如果能为监利人民做几件实事,监利人民还满意的话,我就安心了。现在让监利人民了解我、认识我,也便于人大代表正确地行使选举权。  相似文献   

9.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山东人,在武汉当保安员。最近一段时间江西地区连续发生地震,11月26号那一次我们这里也感觉到有很明显的震动。我长这么大,还没从经历过地震,我听人说九江那边已经死亡好多人了,房子也都塌了,情况很严重。很多武汉人都去买了帐篷,打算晚上睡在外面。我心里很害怕,觉得我住的地方很不牢固,晚上都不敢睡着,我的几个队友也和我一样,这些天我们都是穿着衣服躺在床上的。晚上休息不好,就影响了白天的精神状态,我在工作中总是走神,已经挨了班长的批评了。现在地震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我还是不能放心睡觉,地震有多可怕?我该怎么…  相似文献   

10.
我们     
一个午后,和煦的风吹进来,轻拂起我并不飘逸的头发,那感觉很奇异。本已昏沉沉的头,和本已迷离的双眸忽然清醒了许多,似乎是第一次,我在办公楼里体味到了阳光的明媚。哦,三月了,寒冬已经远去,春天来了。朋友,春天来了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相似文献   

11.
小保信箱     
《就业与保障》2006,(4):29-30
单位拒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怎么办?小保:我是一家单位的员工,在单位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劳动合同已经到期,在续签劳动合同时,我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单位不同意,说要么续签一个三年期限的合同,要么终止劳动关系,我不想失去这份工作,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阎崑 《台声》2000,(8):15-17
“喂 ,是阎先生吗 ?我是郭茂德。我在北戴河修的那条路已经通车了 ,我想请你去看一看 ,不知有没有时间 ?”那是一个星期天 ,我接到了郭先生从青岛打来的电话。自从1998年初我采访过郭氏“护栏家族”之后 ,郭先生夫妇同我保持着经常的联络。我知道他们在完成了江西南昌昌北机场高速公路之后 ,又承接了京沈高速公路北戴河连接线的工程。我听说 ,为了修这条路 ,郭氏夫妇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其间 ,郭先生两次住院。现在终于通车了 ,郭先生又亲自邀请 ,我岂有拒绝之理 ,恭敬不如从命 ,第二天一早 ,我已坐上了开往秦皇岛的旅游列车。列车在幽燕…  相似文献   

13.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14.
向长征眺望     
高晓晖 《政策》2006,(10):56-56
与其说历史是一页一页翻过去的,倒不如说,历史的天幕是一重一重展示给人看的。人只有一次机会,亲眼阅读历史的天空,如幻灯一般闪过的历史,再一次阅读,已经不知累积了多少重阻隔。长征,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数以万计的英雄儿女用热血绘成的红飘带,永远定格在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的天幕里。它已经穿越了时空,成为一个民族的图腾。我渴望阅读70年前在苦难中国上演的这一出慷慨激昂的人间绝唱。可是,历史的天幕,阻隔重重,我如何能修得如许的眼力,足以洞穿70年历史的云烟?但,我愿站在历史赋予我的这片时空中,向长征眺望,向70年前那一段血与火的历…  相似文献   

15.
世经 《就业与保障》2006,(11):12-13
中国人把婚姻上的危机叫做“七年之痒”,大意是7年是道坎,夫妻双方感情趋于平淡而导致另寻感情出路。而职场上也有所谓“三年之痒”,其中的道理相似———大多数人都会把职业生涯上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一次尝试和锻炼,很少有人确定将忠于这份工作,当第三年到来,你已经初步熟悉了社会上的情况,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但是又渴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时,困惑随即而来:我是不是该跳槽?我的下一步在哪里?难道我不该到一些更有意思、更新鲜的地方去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讲真话还要冠之以“运动”的称号?是因为不若此真话就难以在社会中普及。在经历了几十年无数次的运动后,人们对运动已经几乎深恶痛绝。但我想,在彻底葬送运动之前,我们不妨最后搞一次运动,这就是“真话运动”。可以说,假话这种恶疾已经遍布于我们的社会生活,甚至假话与假  相似文献   

17.
小阿姨从四川探家归来后,换了严重的角膜炎.每天我为她滴三次眼药水.数日后我也被传染了. 我生平第一次被传染那么严重的眼病,终日流泪不止.两眼红肿得像樱桃,不能看,不能写.睁着磨得厉害,闭着又等于是处在失明的状态.历时近一个月才渐愈.那近一个月的日子里我几乎没出过门.几乎每一天都这样想过——假如我是盲人我将怎样生活?我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假如我天生就是一个盲人呢?假如我由于什么不幸变成一个盲人呢?  相似文献   

18.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虽然我们在那时还没有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但改革的措施是以引入市场机制为内容的),到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化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实践,到现在已经25年了。那么为什么在25年之后,我们需要通过一次中央全会再次作出一个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力量,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什么还要以全会决议的形式来明确它?我考虑主要有四个理由。第一,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所谓…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女人的老公,一个男人的老婆,一个孩子的爸,一个孩子的妈,凑巧认识,仅此而已,我紧张什么呢? 1李刚又邀请我去喝茶了,之前他已经约请过我几次,我有的拒绝了,有的没找到理由拒绝,没找到理由拒绝的,就不尴不尬地赴了约。我和李刚不算陌生,但也绝不熟悉,只是有印象。他在我面前出现的频率就像脑白金的广告一样,属于强迫性的,我每次见到他,就忍不住想起一对很卡通的老太太一连跳几遍:  相似文献   

20.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