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从处于权力中心不同力量之间的博弈关系来理解权力的本质,是分析权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思路。女村官是村治中进入村庄权力系统中心的特殊群体,以女村官与政府的关系、女村官与男村官的关系、女村官与村民的关系为变量,以它们的不同表现形式考察三个变量之间的组合关系,可将女村官在村庄权力系统中的地位分成三种类型,即弱势型、强势型和均衡型。分析这三种类型将有助于深刻理解村庄政治,积极推动农村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政治权威通常以政治权力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和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执政党掌握政治权力可以实施强制性服从,但其政治权威归根到底必须建立在社会公众的认同、拥护和自愿服从的基础上。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丰富和扩大执政党政治认同的文化、组织、政治、经济资源。如何进一步提升价值认同、制度认同、道义认同和政绩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权威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西方传统文化的内核是“自由”;维护“自由”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法律制度分别是“正义原则”和“权力制衡”;按照西方的“正义原则”和“权力制衡”理念认识中国的崛起,中国将对现存国际机制造成威胁;消除“中国威胁论”的根本方法是,中西方相互尊重、理解对方的文化,乃至吸收对方的具有积极因素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知识问题涉及的是知识的来源及其确证的问题,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政治权力之所以与知识紧密相关,其原因就在于政治权力具有与知识类似的某些特性;知识与政治权力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关系不仅建立在一种可疑的知识论基础之上,而且还须以究竟何为权力以及权力如何介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等有争议的解释为前提;知识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很早就被柏拉图等思想家们所关注,它涉及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及其政治控制的限度与范围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学主题;对知识与权力的研究将有力地促进新兴学科——知识政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皇凤 《桂海论丛》2012,28(2):58-62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原则,实现制度正义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现代社会,缺乏制衡的国家权力和资本权力往往成为威胁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压迫性力量。在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定情势下,有效制衡国家权力与规训资本权力既是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也是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议题。制度正义的实现,仰赖于一个高度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现代社会的存在,并在一个开放的民主宪政制度框架中,通过各种政治行动者之间的平等博弈、公共协商和理性妥协而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6.
一今天的中国人在思考公正与平等及其关系的时候,总是背负着中西两个相互交织的思想传统,而这两个传统恰恰又都经历了古今变迁,这给我们理解这对关系增添了困难。公正或正义是政治哲学、伦理学的重要问题,在汉语著述中,一般将公正、公平和正义,作十分接近的理解,或者将"公正"理解成"正义"的形容词形式。对公正的语义分析可以有许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公平、民主、正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实现政治层面的和谐,即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彼此之间政治上的信任与合作,而这种政治互信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权力主客体之间流畅有效的政治沟通体系。因此,构建完善的、多层次、立体式的沟通与互信机制是实现地方和谐政治生态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对政治有三种最基本的理解范式,即政治理解的国家说、权力说和价值说。通过对国家、权力与价值三者关系的重新梳理,既能反映对政治理解的历史阶段性,又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政治理解的共时性层级架构,从而帮助我们打破在政治理解上追求整体性、还原性的思维惯性。而这种对政治理解的思维方式转换无疑对政治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志勇 《岭南学刊》2006,3(6):41-44
以人为本的提出,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核心理念:要加强社会建设,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社会塑造成平等主体之间的合作体系;要加强民主建设,完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保证公共权力服从并服务于人民;要推进政治价值观转型,把人作为衡量政治正义的根本尺度。  相似文献   

10.
尼采权力意志的本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涛 《岭南学刊》2012,(2):108-114
尼采的权力意志并不是为强权政治或极权政治理论服务的概念,其政治哲学色彩很淡。它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学(政治哲学)概念。尽管尼采的整个哲学体系与古希腊哲学或文化关系密切,但权力意志概念却与古希腊哲学或文化关系不大。权力意志与康德、叔本华和欧洲现代哲学的关系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价值取向的实质性差异在于:崇尚个人自由与注重公共权威;崇尚形式正义与注重实质正义;崇尚权力多元化与注重权力一元化;崇尚法治与注重德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我们以理性、审慎的态度对西方自由主义政治价值取向进行认真分析,从其机会平等、过程公正、法治观念中借鉴有益的成份;还需要我们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对中国传统政治价值取向进行合理选择,从其社会公平、结果正义、德治思想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2.
政治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正义事关公共权力的占有、行使和政治秩序是否正当的问题。政治正义通过确保公民的平等与自由、催生公共理性、达成重叠共识,为和谐社会奠定公正性基础、合理性基础和道义基础,因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当前,我国应当从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两方面着手,来实现政治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多元社会民主生存需要政治共识。在西方政治民主语境下,利普哈特共识民主因其政治权力的共享性、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暴力控制以及实现人民权力而有利于促进政治共识;罗尔斯的协商民主虽有从道德领域到政治领域的转变,但它所强调的制度正义、分配正义和平等论辩仍有利于政治共识的创造。两种民主思想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方案虽层次不同,但仍相互联系和促进。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政治共识,研究利普哈特共识民主和罗尔斯协商民主,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或等同于“民主的法制化”。民主的法制化仅仅是体现和实现民主原则的形式之一。非法制的政治制度在当代中国也是民主原则体现和实现的基本形式。中国的民主化道路不仅仅是走法治化一途。以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基本人权为实质的宪政体制,它所规范的政治关系和制度不能囊括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建立和形成的政治关系和制度。在现实中国,人民这个政治联合体自身内部的关系和制度,较之国家权力内部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和制度更具有根本性。  相似文献   

15.
正《公民导刊》第181期《法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及运用》一文,深入剖析了法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关系,认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外修立法、执法、司法等形式建设,内修法律与政治、权力与责任、权力与权利等理念培育。作为公务人员,应该将法治内化于心、外践于形,依法行政,服务群众,维护实体正义的同时保障程序正义,用制度限制权力和保护权利,这样才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出力。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权力观、解放论者的理论到福柯的权力分析,反映了政治的、法律的权力向社会化的权力概念转化的认识历程。科学知识的政治学必须在这种更加宽泛的权力分析中加以理解。科学知识的政治学不能无视无所不在的权力关系网络,必须对照那些贯穿科学实践本身的毛细血管式的权力关系来理解传统观点承认的权力形式对科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洪广欣 《前沿》2002,(3):43-46
正义 (justice)一词源于拉丁语中“jus” ,具有公正、正直、法、权利等多种含义。正义作为一个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始终是古往今来众多思想家关注的焦点。纵观中西思想史上关于正义问题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对于正义的理解真可谓是大相径庭 ,难怪美国学者博登海默形容说 :“正义具有一张普洛透斯式的脸 ,变幻无常 ,并且具有极不相似的面貌”。而在西方很早就将正义学说的研究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学等领域 ,使正义学说研究的成果能够很好的为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 ,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应用性。所以 …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和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政治和谐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作为一种完善的政治生活状态,现代政治和谐应当具有宽容的精神品格、人本的价值关怀、正义的伦理基准、法治的政治秩序等四大特征;至少应当包括政治权力和谐、政治制度和谐、政治关系和谐、政治文化和谐、政治秩序和谐等五项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和谐,要依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其提供前提保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其奠定物质基础,凭借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其输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黄向 《思想战线》2022,48(6):160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其管理模式是实现保护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鼎湖山保护区因历史原因一直形成双机构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鼎湖山经过两种权力主体的事权划分,形成独特而稳定的生态系统生命权力运作体系,达成既不“生态破坏”,也不“生态威权”的生态正义局面,人际生态正义、人地生态正义和种际生态正义在权力运作的过程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20.
福柯在《必须保卫社会》演讲中,试图告别个案性的权力研究,从一般意义上去界定权力关系的实质。在这一目标之下,他以话语分析和权力分析的方式,揭示了辩证法形成的渊源。在福柯看来,曾经处于边缘地位的永恒战争话语在16世纪以历史—政治话语的方式复活,并在发展中被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政治话语所改造和重置,从而形成了辩证法。辩证法是对战争话语资产阶级化的编码,是资产阶级社会新型权力类型的话语表达。福柯对辩证法的理解有其特殊意义,但他无法从历史规律的意义上去理解辩证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