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文件,指出要授予创造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在领导战役军团作战中立有卓越功勋的人员以元帅、大将、上将等军衔。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条例》规定:军衔定为尉官、校官、将官和元帅4等14级,即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随后,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签发了《关于军士和士兵评定军衔的指示》,对所定时间、等级区分、评定标准、评定方法等作了明确要求。全军上下开始了评定军衔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步伐 ,经过相当时间的酝酿和准备 ,1 95 2年冬 ,在彭德怀、罗荣桓直接关怀和指导下 ,军队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开始着手进行军衔评定工作。经过精心细致的充分准备 ,有关部门很快拿出了一个评衔授勋工作的初步方案。这个方案基本上还是合理的 ,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当然 ,在少数人当中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想法。听到初步方案后 ,有的虽然嘴上说满意 ,而在心里却不十分舒服 ;有的公开跑到领导那里为自己评功摆好 ,要军衔 ;有的为了要到更好的军衔 ,甚至在领导面前哭鼻子。毛泽东得知这些情况后 ,很不高兴…  相似文献   

4.
正1955年评定军衔时,评授元帅的主要依据不是级别,而是职务。其条件相当高,中央决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当时,中央军委成员有12人,毛泽东为主席,朱德等11人为委员。所以评定军衔时,中央决定军委主席为大元帅,军委委员为元帅。根据评定高级军衔的初步方案,毛泽东为大元帅;除了后来被授予的十元帅和十大将外,被评为元帅的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被评为大将的还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  相似文献   

5.
刘岩 《党史博览》2009,(4):25-28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评授军衔的工作完成以后,总干部部于1956年2月1日向中央军委写出《评衔工作总结》报告,所附“评衔工作总结各种统计表”之“已评定军衔的妇女干部职务与军衔级别对照统计表”显示,在全军军事行政和技术干部中,女性被授予准尉以上军衔者只有4665名,占当时准尉以上该类授衔人数的0.817%。这个比例极低,可用“寥若晨星”来形容。  相似文献   

6.
夏远生 《湘潮》2005,(8):55-56
中国人民解放军1988年恢复授衔工作以来,先后9次举行上将军衔授予仪式,共有96人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一、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16人分别是:洪学智(1913-)安徽金寨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1916-)湖北黄安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秦基伟(1914-1997)湖北黄安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迟浩田(1929-)山东招远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杨白冰(1920-),四川潼南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秘书长;赵南起(1926-),吉林永吉人,总后勤部部长;徐信(1921-),河北灵寿人,副总参谋长;郭林祥(191…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步伐,经过相当时间的酝酿和准备,1952年冬,在彭德怀、罗荣桓直接关怀和指导下,军队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开始着手进行军衔评定工作.经过精心细致的充分准备,有关部门很快拿出了一个评衔授勋工作的初步方案.这个方案基本上还是合理的,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央军委今年7月20日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是: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刘源、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张海阳。  相似文献   

9.
中央军委7月6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上午10时,晋衔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央军委副  相似文献   

10.
最长的国道     
中央军委7月6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  相似文献   

11.
徐平 《党史博览》2006,(3):20-24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军衔制的内容,包括军衔等级设置、军官职务编制军衔、军衔的种类与称谓、军衔的晋升与服役年限、军衔的授予等。军衔等级设置军衔等级设置是军衔制的核心内容。各国军衔制度的区别首先就在于军衔等级设置的不同。1952年冬人民解放军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研究军衔制的具体事宜时,即将军衔等级拟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在给毛泽东并中央军委的报告中说,最近邀请总政、总后、军务部和苏联顾问卡苏林等,对实行军衔制度所需进行的准备工作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拟制了初步计划,现报请军委审批。总干部…  相似文献   

12.
杨得志(1911—1994),湖南省醴陵县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等职,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3.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许光达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屡建功勋,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一生胸襟开阔,淡泊名利,近日读书,就读到了他主动让衔的故事,感受颇深。1955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得知中央军委准备授予他大将军衔时,夜不能寐,惶惶难安,接连三次向军委领导提交"降衔申请报告",说自己与一些功勋卓著的同志相比自愧不如,要求"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主动请求降低军衔,以求心安。一次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23日,中央军委授予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4人上将军衔。这是1988年中国军队恢复军官军衔制度以来第四次向高级军官授予上将军衔,四次共授予46人上将军衔。 新的军官军衔设三等十一级,其中将官设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 1988年9月14日,恢复军衔制度后的第一批上将军官  相似文献   

15.
1955年初军委座谈会提出授予中央军委委员元帅军衔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  相似文献   

16.
冯晓蔚 《党史纵览》2014,(11):28-33
正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他一生中曾两授军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军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师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九纵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兵团和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长、国防大学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被誉为"能参善谋"  相似文献   

17.
江涛 《湘潮》2009,(10)
1955年初,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提出授予中央军委委员元帅军衔。这一意见得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政治局的支持。党的中央军委是1954年9月成立的,主席是毛泽东,不设副主席,委员有朱德、彭德怀、林彪、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军最早获得军衔的人,目前都认为是1945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少将等军衔的彭真等6人。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从有关史料看,早在红军改编初期,即八路军、新四军成立不久,我军不少军官就有了军衔。早在抗战初期,我军便已酝酿实行军衔制。1937  相似文献   

19.
刘岩 《党史博览》2010,(12):21-26
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诞生以后,直到1939年才首次决定评定军衔等级。但是,从颁发建立军衔等级的《训令》开始,到最后终止军衔的评定。整整经历了三个年头,成为解放军建军史上的一次无果而终的制度建设举措。笔者现将此次军衔评定的主要过程加以归纳概述。供党史军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阅。  相似文献   

20.
1955年10月1日,节日的天安门广场,鲜花盛开,彩旗招展。佩戴军衔、肩章,身着新式服装的人民解放军官兵,在这里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这是我军第一次授衔后展示军容,让全国人民激动不已。第一次授衔的提出和准备建国前,我军曾于1939年和1946年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但都因战争环境,未能实现。建国后,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成长壮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正规化、现代化发展,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5O年9月,中央军委成立了掌管全军干部工作的领导机关—一总干部管理部。该部成立伊始,就设置了“军衔奖励处”,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