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英 《新视野》2007,(3):94-96
随着冷战后美国国会外交权力的复兴,议会外交的兴起,中美两国的议会外交日益活跃。本文介绍了中美两国议会交往机制,总结出中美议会外交的特点,分析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后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最后提出全国人大对美议会外交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1977年第三次复出后,围绕服务国内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为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开始着手调整中国的对外关系。这其中,调整对美关系在他的全盘外交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依据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邓小平抓住时机、排除困难,实现中美正式建交。建交伊始,中美两国围绕中南半岛形势、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地缘政治热点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外交协调;与此同时,围绕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以及美国大选年的"台湾议题",中美之间又展开了一轮激烈的交锋和复杂的博弈。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坚定原则立场,灵活运用策略,牢牢把握外交主动权,把中美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决策过程和战略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洪 《党史文汇》2000,(1):42-45
1971年夏天的一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突然接到国内指示,要他立即回国一趟。什么事,没有说。根据外交纪律,也不能问。这年4月,中国邀请在日本打球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此次回国,可能与中美关系有关。黄镇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月9日,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抵达北京,直到11日离开,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多次会谈。4天后,黄镇悄然归来。7月16日,中美发表公告说,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条消息在全世界引起了震动。此后一天,黄镇叫曹桂生去一趟。到了大使办公室,大…  相似文献   

4.
邓沛 《党史博采》2000,(7):40-41
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是原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军官,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5年任罗斯福总统卫队副队长,和罗斯福总统有很深的个人友谊。他曾于1927年和1935年两次来中国。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4,(9):43-44
正1989年6月,美国布什政府对中国采取一系列严厉制裁措施,中美关系跌入低谷,两国高层领导人的接触基本断绝。鲜为人知的是,在消融这一外交坚冰过程中,"音乐外交"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93年,美国担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东道国,提  相似文献   

6.
张政文 《唯实》2014,(10):92-94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美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其外交实践来看,充分暴露了美国外交的恶质性,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及中美关系产生了严重冲击和影响,甚至有导致中美之间发生"第三方冲突"的危险,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应对。一、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恶质外交众所周知,美国外交的目标是追求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高瞻 《党的文献》2003,(4):59-62
技术转让问题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美之间牵涉到政治、军事和经济各方面的敏感问题。邓小平在考虑和处理中美关系的整个历程中 ,一直都十分关注中国如何从美国取得更有利的技术转让的条件 ,以加速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现代化。邓小平把中美技术转让问题作为“从政治角度来衡量相互关系的标准” ,推进了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促进了中美双方双边技术贸易的发展 ,并对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美建交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中,伟人邓小平向美国人、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政治家的非凡风度。 邓小平说:“美国必须遵守中美《上海公报》,同台湾断交、废约、撤军。”   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战略性的新格局。在此期间,依靠“与中国对话”、“结束越南战争”的竞选口号而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反共斗士”尼克松频频发出愿与中国接触的信息。   1971年 7月 9日,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大张旗鼓地到西贡、曼谷、新德里做“了解情况的旅行”,在达伊斯兰堡以当代外交史上最了不起的遁身…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目标。为此中国主张坚持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方向,相互尊重恪守诺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及相互尊重国家核心利益。在对美外交思想的具体主张上,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加强两国战略互信,明确两国关系定位和管理控制两国分歧。这些目标、思路和主张形成一个完整的对美外交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10.
王勇 《党史文汇》2004,(5):16-17
周恩来总理在主持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中常常讲到"外交无小事".的确,外交工作事关国家利益,涉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容不得任何的大意和疏忽.在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中,也曾有过一些因工作失误造成的事故,发生在"文革"期间的"雅典事件",就在当时的外交界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汇》2001,(1):F002-F003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其中指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件大事。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很大的事!”在中美关系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40周年到来之际,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8日离开北京,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13.
经贸关系一直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与“稳定器”.但是,随着中国世界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企业设置的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越来越多,并且日益向政治性、技术性等隐性领域发展.当前,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频频遭遇政治化壁垒,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矛盾之一.究其原因,是美国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在作祟.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合作共赢,在经济领域构建起公正、透明的合作机制,应该成为中美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而美国应为此注入更多正能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尽管中美之间存在意识形态差异,双方又有结构性矛盾,但两国关系几乎达到了30年来的最好水平.这是由于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不同,中美密切的经济依赖成为双边关系的驱动力.中美关系固然与全球化时代条件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两国之间的经济互补优势.然而,经济上密切的相互依存,在加强中美关系的同时也导致了摩擦与分歧,从而成为新的矛盾根源,即贸易、金融和文化的持续全球化进程,刺激了经济民族主义,这在近年来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佚名 《廉政瞭望》2005,(10):48-50
从1996年台海危机中日本与台独势力眉来眼去暗中勾结,到2003年日本《周边有事三法案》中把台湾作为有事“防卫”的对象,再到2005年2月,美日外交部长“2+2”会晤后将台湾海峡列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以及2005年5月  相似文献   

16.
1979年,我国和爱尔兰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发展很顺利.几年后,爱尔兰总统希勒里夫妇应邀来我国访问.希勒里总统夫妇在结束访华准备动身回国前,举行答谢宴会,夫妇二人站在大厅门口迎接中外宾客.当一位高雅、端庄的女性来到他们面前时,总统夫妇跨前一步高兴地迎上前去,紧紧拉着她的手又说又笑,显得那么熟悉、亲切.此情此景把在场人的目光吸引过去,大家的眼神全聚焦在这位女士身上,只见她风姿绰约,光采照人,从她的风度和气质来看,这决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人们悄悄问:"这位女士是谁?"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11,(3):55-55
秩序话语:美国领导论与和谐世界论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德国、印度对美国的竞争压力,但始终恪守美国领导世界论。奥巴马上任后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只能当“世界第一”,不能当“世界第二”。相比之下,中国鲜明主张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论强调每一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平等是国际关系的首要原则,这一点与美国领导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5月23日,缅甸外长会见了六小龄童,声称其扮演的孙悟空形象在缅甸家喻户晓。就在不久前,1986年版的《西游记》已经开始在缅甸私营的天网电视台播出,中文原声缅语字幕。这两件事情凑在一起,被一些人解读为中国正在尝试推行“文化外交”。去年,坦桑尼亚曾热播《媳妇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19.
长时间以来,"夫人外交"一直在中国外交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领导人的夫人们,也展示了中国外交的"软实力"。张茜:新中国"夫人外交"第一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活动中,中国面临着尴尬的"夫人外交"困局。一些国家领导人访华都带夫人一起来,而中国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夫人参与接待,常常是临时拉人,接待工作效果不佳,甚至被认为是对妇女不重视。为了更好地开展外交活动,陈毅动员夫人张茜出来,专门做外交工作和夫人工作。张茜作为中国外长夫人的第一次外事活动,是代表陈毅出席招待各国驻华使节和经济代表团的宴会。  相似文献   

20.
单兰 《党史纵横》2004,(4):42-42
1973年12月,我国派出彩电显像管考察组到美国康宁公司进行考察。该公司送给考察组一盒自产的玻璃工艺品——蜗牛。这件本属国际交往中礼尚往来的小小礼品,竟被江青导演出一场闹剧。“蜗牛”引起欢声笑语1973年,四机部向中央建议,从彩电工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引进彩色显像管生产线。中央很快批准了这项建议。四机部所属中技公司遂于当年6月向美国康宁公司询价,对方于9月报价并发出邀请,欢迎中技公司派人赴美考察访问。四机部组成的12人考察组在12月成行。康宁公司乐于同我成交,对我考察组始终持热情友好的态度。当考察组于12月27日抵达华盛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