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世界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大多数都把干部队伍的状况与自己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状况,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面对"四大考验",必须站在事关执政安全的高度关注干部队伍状况,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对干部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2.
50年代初期,发生在南京的一场驱逐梵蒂冈原驻国民党政府公使黎培里的斗争,是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史上十分光荣的一页。这场斗争的发展和延续,最终导致了中国天主教状况的根本变化,从而愈来愈多的教徒走上了爱国爱教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享有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同时,中国也正经受着经济全球化对国内各项制度建设的重大挑战,尤其是对农村经济体制建设提出的挑战。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农村社会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农村制度建设是核心中的核心。可以说,解决好农村制度建设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困扰中国长期发展的难题。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进行分析,试提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创新的方向。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基本状况中国农村目前实行的仍然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施的统…  相似文献   

4.
一,中共在经济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1,中国民族工业基础十分落后。中国近代化比日本落后了五十多年,在这五十多年间,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在19世纪50年代实行开放,到了19世纪70年代整个国家就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这个时期的欧美国家是实行自由竞争,掠夺殖民地还不被公开宣  相似文献   

5.
高瞻 《党的文献》2003,(4):59-62
技术转让问题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美之间牵涉到政治、军事和经济各方面的敏感问题。邓小平在考虑和处理中美关系的整个历程中 ,一直都十分关注中国如何从美国取得更有利的技术转让的条件 ,以加速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现代化。邓小平把中美技术转让问题作为“从政治角度来衡量相互关系的标准” ,推进了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促进了中美双方双边技术贸易的发展 ,并对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大贡献。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是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范畴。以往人们对于这一范畴的研究,多侧重于经济方面,譬如对中国国情的分析,主要也是从经济状况上,这是对的,但不全面。纵观  相似文献   

7.
成都会谈:中越相逢一笑泯恩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维 《湘潮》2012,(3):40-44
回顾中越关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党两国关系一直是十分友好和亲密的。在越南长期的抗法战争和抗美救国斗争中,以及在全面的经济恢复和建设过程中,中国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发端于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在80年代的改革及高速增长。但在进入90年代后,尤其是在90年代下半期以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日益突出,以至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分析农业、农村及农民收入低增长的原因,不仅应该看过去年代其实现高增长的原因及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且还要看出现了什么新因素。中国农村非农产业在改革初至90年代前半期的高速增长,具有两个极其显著的特征,第一是产出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的增长速度。如果以乡镇企业的产值增长速度和农民  相似文献   

9.
杨亚利 《理论学刊》2006,3(3):53-58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借助唯物辩证法应用阶级分析方法是十分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他既重视从经济地位上分析各阶级,又不忽视对各个阶级从经济地位而产生的不同政治态度的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一般性即共同点分析,又特别重视把这些阶级放到旧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中分析其特殊点;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整体性分析,又不忽视对其作阶层性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定性分析,又特别重视对其作定量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分析,又不忽视对中国同外国帝国主义民族矛盾的分析;他既重视对各个阶级状况作共时态的静态分析,又重视对其作历时态的动态分析。无疑,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社会阶级分析的方法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红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0.
武力 《党的文献》2006,(5):49-55
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是新中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建立一种既适合中国国家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又能够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毛泽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这些探索对我们今天解决这个问题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谢新水 《探索》2020,(2):34-44
人工智能的监管包括法律层面的规制、伦理层面的引导和公共管理层面的治理,但所有的监管都不能回避人工智能的"类人性"问题。因为,人工智能问题的起点是人性,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会不断地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赫舍尔的《人是谁》一书揭示了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及其主要表现:人用思维行动却难把握情绪;人用价值判断却难自我认同;人难以承认现状却要服从现实。在"后人类"阶段,当人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展示"智慧";当人类利用人类基因工程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突破"有限性"。人工智能时代来源于人性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类人"决策能力的"统治性"监管难题;二是来源于"类人"自主性认同的"冲突性"监管难题;三是基于"类人"情感与意义追寻的"重叠性"监管难题。为促进人类和"类人"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监管理论要思考监管对象的新特性。只有从人性的"做人难"来思考人工智能的监管难题,才能有效解决"类人"社会化、组织化后所形成的"人机共生"困境。  相似文献   

12.
银色智库是我国智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年女性知识分子是银色智库中的中坚和核心。中国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在总体上处于国家高层科技群体的弱势地位,她们的智能潜力还远未被挖掘。要发挥银色智库女性潜能,建议从体制上改变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使老年女性有公平发展的生存环境;从宏观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适应建设人才强国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女性参政比例。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差异与资质才能具有直接的根本性关联,分配正义的权利依据就归结为对资质才能的权利问题,美国学罗尔斯和诺齐克由于在资质才能的权利归属上有不同见解,因而坚持不同的分配正义原则。社会和个人对资质才能都拥有权利,是双重拥有,社会一方面应该承认资质才能的差别,保护因此差异而获得有差等的利益权利,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财富一定程度的集中再分配支持因先天不利等原因导致的较少受惠和社会弱势人群。社会基本结构的设计与制度创新民须使有利和不利的利益分配实现一种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否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的担忧开始出现,劳动的新异化就是这种担忧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可以将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与19世纪的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应用及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对比,由此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视角,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毛泽东在党的思想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把党建设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进行思想建设的根本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始终根据党的思想实际和任务要求来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是进行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教育党员,把党的思想建设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是进行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坚持党要管党,既充分动员广大党员,又着重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是进行思想建设的主体构成;坚持用整风运动推动党的思想建设,促使党员树立科学世界观、肃清错误观念、预防思想发生错误,做到立、破、防的统一,是进行思想建设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治理水害,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成立林业机构,制定和颁布植林、护林条例和办法,发动农民植树造林,确定林权,科学经营管理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林木,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新中国初期的林业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于佰春 《党史纵横》2005,(10):39-41
在纪念二战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作者在哈尔滨采访了抗联老战士、原苏军远东情报局中尉电报员姜德。拂去岁月风尘,透过炮火硝烟,可以看到他们在消灭日本法西斯前夜的那场战斗中,大智大勇的英雄壮举……  相似文献   

19.
党内协商民主是指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机制、原则"嫁接"和运用到党内民主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渐进式民主范式和实践模式。发展党内协商民主,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党的纯洁性建设所面临突出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化大革命"起源问题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红卫兵运动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开始把眼光投射到"文化大革命"前学校教育与红卫兵兴起之间关系的探讨上.在这种背景下,考察"文化大革命"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情况、经验教训便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即将这一课题研究的情况作一概述,以期将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