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刀     
《侨园》2016,(12)
正父亲曾珍藏过一把日本军刀,他说是解放军一位团长送给他的纪念品。说起这把军刀,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哩!那是解放前夕,解放军的一位团长因为在战斗中腿部负伤,部队转移时留在我家里养伤。这位团长随身佩带一把军刀,他非常爱惜,每天都要擦拭一遍。有一天,他见父亲喜欢这把军刀,就拿出来让父亲玩,并讲了关于军刀的故事。那是他当连长时,在同日本"鬼子"的一次战斗中,他带人袭击了日本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 1945年6月30日,在日本大馆市花冈地区被强制劳动的700多名华工,由于不堪虐待,在大队长耿谆的带领下举行暴动,遭到日本法西斯当局的残酷镇压,壮烈牺牲和被迫害致死的人数总计418名。当时,世界各大通讯社都以特大新闻报道了这一惨案。 当年叱咤风云的耿大队长而今安在?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人们都以为他早已作古。不料,新  相似文献   

3.
王志成 《侨园》2012,(4):28-29
在闯洋者的心目中,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又一块掘金之地.不少中国人是怀着异样心情踏上日本国土的.日本除了原有的数十万华侨华人外,近年来,十多万旅日新移民又成了一支旅日大军. 淘金故事 日本人紧张的工作和生话节奏是世界闻名的.二闯东洋的南京青年王家祥,又一次感受到了日本人超人的勤奋和忍耐的秉性.头一次闯东洋打工,使他成了大陆家庭轻早享受“现代化”的宠儿.这一次他是冲着拿学位,成大业来的.  相似文献   

4.
<正>抛弃皇室身份,无视15岁的年龄差,日本天皇的侄女典子公主宣布下嫁出云大社神官千家国麿的消息,在坊间引起不少议论。神官,到底有着何种魔力?二战之后无神官严格意义上讲,当今日本已经不存在神官,只有神职人员。作为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的祭祀场所,明治维新前,祭祀神灵的神社,与今日类似,是附近居民吃喝游乐的场所或者长途旅行的目的地,其中的神职人员较为随意,并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曾在沈阳市一些街道和社区讲党课出了名、被沈阳市委宣传部表奖的优秀理论宣讲员范龙昌,在今年1月赴日本东京探亲第三次拜谒周恩来纪念碑时,在日本"触景生情"讲了一回中国故事……1月8日,日朗天晴,范龙昌怀着激动的心情从东京乘新干线奔向京都,目的地是京都近郊的岚山龟山公园,这是他第三次来此地拜谒周恩来纪念碑。前两次是他退休前在辽宁省轻工厅担任外经处处长时因公来此瞻仰过周恩来纪念碑。  相似文献   

6.
孙正荃 《各界》2011,(11):23-25
人的一生,都有故事,只是多少不同,贾先生是属于故事特别多的那种人。他传奇般的经历曾让海内外不少学人嘘唏不已,可他的人生故事远没讲完,尤其是从“文革”开始之后到2008年谢世这几十年几乎还是空白。笔者有幸同贾老相识多年,一次次地听过他许许多多的新老故事。这里择其中几则有趣者供读者一哂。为避免第三人称的加油添醋,特以口述记...  相似文献   

7.
正人物名片李超洪,民进会员,现任湖北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湖北省荆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荆州市政协委员、常委。架设中外残健朋友的友谊之桥一场小儿麻痹症让年仅一岁半的李超洪丧失了行动能力。日本女孩伊藤幸子的故事激励他走上了一条自立之路。他希望编一本书,帮助残障朋友从精神上站立起来。1982年起,他开始搜求各种可以见到的报纸、期刊、书籍,并向社会各界征集海外残疾名人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勃沙特找到了! 这个故事是由《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先生引出的,说来话长。 1984年,年届76岁高龄的这位著名美国记者来中国采访有关长征的故事。他不顾年老体弱,重踏当年红军长征之路,遍访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老红军,精心收集与长征有关的各种资料。他在采访肖克同志之后,写了一封信,询问一个曾在长征中与红六军团生活了18个月的外国牧师的情况。 肖克同志当年是红六军团军团长,往事一经提及,历历在目。他欣然命笔,将他与那位外国牧师初次见面的情况告诉了索尔兹伯里。  相似文献   

9.
日本一桥大学加藤哲郎教授长期致力于日本国内政党尤其是共产党的研究,作者曾对他进行过访谈,在参阅他在《日本-亚洲季刊》2000年第二期发表文章《从阶级政党到大众政党》,以及他为2002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日本当前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基础上,作者将其关于冷战后日本共产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7,(10)
<正>成功源于自信,自信的树立来自周围人的肯定。在孩子幼儿阶段就需要用一种放大镜般的眼睛来发现他们身上微弱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给予鼓励、引导,让这些闪光点升华,成为一种强大能源。哪怕这个孩子先天不足,也可能有常人所不能及的东西存在。事实上就有很多先天缺陷的人作出常人所不敢想象的成绩。比如智障音乐指挥舟舟,日本残疾人书法家典子……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人去关爱、发现、培养并给予适当的施展空间,可能就不会有  相似文献   

11.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八周年纪念日。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伟大业绩,不仅在中国人民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在世界各国人民中也拥有崇高的威望。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四十年间,在海外居住和流亡多年,得到各国人民特别是日本人民和华侨的有力支持。 中山先生先后十五次到过日本,在日本居留时间累计达九年零十个月。他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前身——“中国同盟会”,就是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的。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得到许多日本朋友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和日本人民结下了深厚革命情谊。这在中日两国人民交往史上可谓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2.
东京专电 日本国民经济研究协会会长竹中一雄先生最近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日元升值促使日本经济战略进行调整,就从出口主导型经济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经济而言,确实是战后40余年来最大的转折。他不同意有人称日本克服这次“日元升值萧条”是“奇迹”,认为日本经济只不过是在走它应该走的道路。 国民经济研究协会是日本经济预测和研究权威机构之一。竹中一雄是协会的第五代会长。他早年在东京大学专攻日本经济、产业组织和经济政策,1952年毕业于经济系。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5,(5):24-25
一位台湾大学教授曾担忧地说,日本对台湾的渗透"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这一说法很快得到了证实。12月底,日本一个亲台组织的成员露骨地表示,日本已经"控制"了台湾的两代领导人。此话虽有些危言耸听,却不无道理。首先是李登辉。1994年,他公然宣称自己"22岁以前是日本人";2004年,他又为日本首相小泉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时间,我真想坐下来,写一本关于日本的书,书名都想好了,叫《樱花树下的回忆》。”26岁去日本,今年46岁的李宝瑞,经过20年的奋斗,已经成了大富商。回忆20年的奋斗史,他很感慨,说:“我26岁以后的大好时光,都扔在了日本,对日本东京,我比沈阳还熟!” 1956年,李宝瑞出生于沈阳近郊姚千户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中很贫穷,不过他天生有一副好嗓子,14岁时,他到沈阳一个样板戏班学习并登台演出。4年后,他下乡,回城后到沈阳电业局上班,后又到辽宁电力设计院搞预算。那个时代的人,经历的多,对社会有比较冷峻的认识,李宝瑞对自己前途思考的最后结果是,他想出国。巧得很,日本一个电力团组来沈阳考察,考察团的一位老者在沈阳期间生了一场病,李宝瑞给了他很多关照。考察团回日本后,  相似文献   

15.
许传生,辽源矿务局工会主席,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时办事让人觉得有点那个。哪个?请看几个故事。故事之一:1990年,他带两个人去徐州开会,会议结束后安排可以从南京返回,顺便在南京观光一番,可他却带着人直接返回东北。故事之二:1986年矿区工会总结了局机电总厂工人于忠祥遵守纪律的典型事迹。于忠祥家住农村,离厂有40多华里,17年每天上下班骑车从未迟到,等于绕地球五圈半。许传生为了核实他上下班时间和路程,亲自坐车到他家,用表计时,用汽车里程表计里程,看看是不是如此。故事之三:春节后要求7点半上班,一个干部  相似文献   

16.
卢育波,一个带东北口音的广东人,归国华侨,在他身上,可以讲出一系列的故事。现在可以说了:他的一段故事,促成了中泰建交 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交,此中的缘由,有的大概会永远是秘密或谜,但有一点现在可以说了,现任辽宁省侨联主席卢育波先生在其中起了相当的作用。卢育波出生于泰国曼谷,1942年随祖母回到祖籍广东汕头读初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考入中南工业大学选矿系  相似文献   

17.
2003年5月,33岁的台湾青年林振铭只身飞到大连市,他是来等待爱情的——(一)林振铭是台湾彰化人,家境殷实。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学习景观设计(硕士),第三年他结识了刚到日本留学的沈阳姑娘祝丹。林振铭得知,这个小师妹当年在大连外国语学院风头很劲。祝丹学的是英语,日语也很娴熟。大四那年,当时的大连市长薄熙来邀请日本濑户内造林株式会社专家搞城市规划,祝丹被选为翻译。因工作出色,日本两位专家唐渡弘史和樱木保建议她到日本学习造林专业,并同意做她  相似文献   

18.
张东亮 《侨园》2015,(4):18-19
听到"鬼子军歌"父亲突发心脏病今年51岁的李缨是广东人,去日本之前,他是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1989年3月他辞职到东京留学,并与在那里工作的妻子团聚。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有一处著名的景点,每到初春樱花盛开时总是游人如织。李缨刚到日本时也曾到这里赏花,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就是靖国神社。1993年,他成立了龙影电影公司。公司除了制作一些小影片外,也代理一些纪录片在日本发行。租好房子才发现,竟然住在了靖国神社旁边。在周边日本人眼里,靖国神社、大相扑、  相似文献   

19.
1974年夏天,一辆锈迹斑驳的老“解放”载着11岁的李鼎巍,前往省城学艺,寻找生活的出路。18年后,一辆铮亮的黑色豪华丰田轿车停在日本大阪市JTC株式会社大楼前,车上钻出个戴金丝眼镜、着笔挺西装的小平头,他昂然步入大厅里,两边的日本职员都向他起立哈腰。这是1992年的李鼎巍,29岁,日本JTC株式会社的副总裁,所有日本企业中第一个中国当家。18年,弹指一挥间,一个川北小城的孩子就完成了从南充到东京,从乡民到大亨的人生演变。穷困的家庭,凄凉的童年,使他过早踏上求生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人蓝博洲用近30年做了一件事:寻找和记录195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严格来讲,台湾只有我一个人在写这些。"他笃定地说。也只有在他笔下,我们能读到这样的故事: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时代,有过那么一批不甘接受日本殖民教育的台湾青年,他们有人冒着战火"寻找祖国三千里",从台湾一路走到丹东;有人在光复后,听到广播里用普通话说一句"亲爱的台湾同胞",就开始流泪;也有人带着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