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我国《证券法》第78条规定 ,“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的方式。”但是对于要约收购 ,我国尚无一适例发生 ,探讨要约收购的有关法律问题 ,对于进一步理解我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和指导今后上市公司收购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有关概念和制度的分析 ,提供一些思路。一、收购要约(Tenderoffer)的定义收购是投资者公开收购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依法发行上市的股份 ,以达到对该股份有限公司控投或者兼并目的的行为。收购的方式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我国《证券法》分为协议收购和要约收…  相似文献   

2.
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之一,虽然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还不具备采用要约收购的条件,但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角度,对持股达到法定比例的投资者强制以要约收购义务是有必要的。而在要约收购制度设计中,信息披露成为当然的核心内容,它为维护中小投资者平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是现代证券市场和公司制度中普遍的、有效的公司重组方式。要约收购有利于追求经济上的效率和实现法律上的公平。我国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完善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 ,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要约收购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要约收购制度的立法初衷主要是避免歧视小股东。纵观各国,要约收购这一市场化方式已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的重要手段之一,上市公司是企业的排头兵,随着国企改制的风起云涌,要约收购制度对中国的实质性资产重组有很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要约收购案的发生,在促进产权市场证券化,推动上市公司产权重组同时,对法律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研判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约收购作为一种高度市场化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 ,在我国不仅已经确立而且还有了三起实例 ,因而有必要对其加以评判与研究 ,从而为该制度及其实施监管的完善作理论准备。我国要约收购实践中 ,在收购主体、价格形成机制、信息披露等许多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都有待完善。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实施也出现了流于形式的问题 ,如何取舍或完善该制度 ,也需要加强研究。在如何使要约收购成为一项真正市场化的选择方面 ,也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对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概念、自愿要约收购、部分收购和股东撤回权、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的关系等问题的有关观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论强制收购要约义务触发点之合理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收购要约即规定当一个人收购一个公司的股份使其有表决权股份的持有量达到该公司的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一定比例时,法律强制其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强制收购要约义务的发生以收购人持有目标公司的股份并使其在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达到特定比例为条件。强制收购要约义务的发生条件,也即强制收购要约制度的适用范围,称作强制收购要约义务的触发点(或临界线,thetrisaerinslevel)。《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48条,证券法第sl条,均对强制收购要约义务触发点进行界定(setthetrigger)。但证券法第81条较…  相似文献   

8.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 ,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处于被动弱势地位。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角度 ,收购要约作为目标公司中小股东投资决策的基础 ,成为各国立法规制的重点。要约收购给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带来的压迫性、剥削性影响 ,要约收购规制的基本原则 ,要约收购立法规定对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及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强制性要约收购制度有英美两种模式:英国通过制定立法加以规定,美国通过替代措施未给予立法也起到相同作用。我国对此制度是否立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试从分析英美强制性要约收购制度到肯定我国采取英国立法模式及如何完善此制度方面作以评析。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收购是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而获得或强化控股权的法律行为,其主要通过发出收购要约的方式实现,本质也是股票交易行为.与一般的买卖合同一样,上市公司收购之股票买卖合同的成立也需要经过要约与承诺的过程.本文试图借助传统合同法的基本理论,从比较法的角度来考察证券法中的收购要约制度.  相似文献   

11.
民众购买侵权复制品的经历和态度对其打击著作权犯罪的态度会产生负面影响,放任侵权复制品的购买行为将影响对著作权犯罪的打击。因此,改变我国当前打击制、售侵权复制品行为的模式,多管齐下,构建打击制作、销售、购买侵权复制品的防控体系,对于转变民众对盗版的观念、严密法网、加强司法机关的工作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条件是我国的法制环境与世界贸易组织要求的基本一致。《政府采购协议》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规范政府采购的重要多边协议 ,对我国的政府采购立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的政府采购立法应在研究该协议的基础上 ,借鉴并充分利用其相关规定 ,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企业并购的迅猛发展 ,企业并购暴露出许多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法律来调整和解决 ,但是 ,我国相应的并购法律和法规尚在起步之中 ,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因此 ,健全和完善中国的并购法律体系 ,使企业并购规范化、法律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法律性质不同,导致执法结果有所不同,因而法律价值的取向,社会效益的偏颇必有不同.我国目前对于优先购买权的规定较为疏漏因立法不清、学说不同,导致执法混乱,在优先购买权的问题上存在众多严重的分歧,影响了法律价值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优先购买权性质进行分析,性质明确则对法律精神的充分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大陆法系优先购买权当前争论较为激烈的几种学说例如形成权说、请求权说、期待权亦或即得权说进行讨论,对于尊重既有秩序、最大程度实现社会效益以及合理保护弱势群体等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物资采购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物资采购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却掣肘企业的发展。有效识别和评估企业物资采购中的法律风险,强化物资采购全过程监督和风险防控,对确保企业稳健经营至关重要。对合同签订中风险及防控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提出今后工作中的防控措施,可使企业避免物质采购过程中的损失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后,应到登记机关办理预告登记。预购人转让预购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已经预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转让,必须征得全部预购人的同意才能生效,并且必须到登记机关进行登记。预售商品房不得办理按揭贷款。  相似文献   

17.
立功制度作为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和重要意义。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现行的立功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但仍存在着缺憾和不足。突出立功的主观悔罪性,防范买功等借立功制度逃避制裁的违法行为,构建主客观相统一的立功制度,是进一步完善立功制度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国防工业体制与武器装备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新国防科工委、军工集团公司和总装备部的相继成立 ,我国国防工业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我国武器装备带来了采办主体独立化、采办交易的合同化、采办机制的市场化、采办过程的透明化、采办调控的法制化。这些变化必将对我国武器装备价格的敏感程度、价格构成、定价程序、价格管理体制、价格管理机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对这些影响 ,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其内在相互关系 ,找出装备价格变革与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差距和条件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警用装备采购合同是公安以及武装警察部队与民用工业部门之间签订的为实现警用装备的生产和采购并明确相互权利关系的经济合同。本文就从警用装备采购合同内容和特点出发,研究和分析了目前警用装备采购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和完善警用装备采购合同的法律措施。警用装备采购合同法律上的完善,有助于规范装备采购行为,提高装备采购效益,进而全面推进警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购买伪造的身份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需要;向制假者提供身份证信息并要求购买该伪造的身份证的行为不能根据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认定为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教唆犯或者帮助犯是对向犯理论的当然适用。向制假者购买身份者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是一般违法行为,但利用伪造的居民身份证从事其他活动触犯刑法的,则另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