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阳启明 《人民论坛》2011,(12):186-187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提升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全新法令的实施更是从根本上刺激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辛亥革命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它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提升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全新法令的实施更是从根本上刺激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辛亥革命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它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  相似文献   

3.
赵鸿娟 《思想战线》2002,28(4):41-44
清末民初虽然时间跨度不到 2 0年 ,但却是一个社会经济变迁较大时代。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严重 ,以“振兴工商”为中心的“新政”成了濒临倾覆的清王朝挽救危机的主要手段。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政府也以“振兴实业”作为稳固其政权的重要方针。为此 ,相继颁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笔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的由上而下的一系列经济制度改革 ,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由此揭示推进和制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袁世凯的功过是非,历史早已做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祝曙光教授的文章《袁世凯功过辨》 (刊于《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以下简称“祝文”)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祝教授是在独辟蹊径,还袁氏历史的真面目吗?袁氏是与曹操“相似乃尔”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吗? 如何评价袁世凯执政期间国家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进展 辛亥革命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祝文”指  相似文献   

5.
<正> 近代史上,对外贸易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重要形式.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日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爆发前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汉口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了自开埠以来的黄金时代,被纳入了半殖民地的经济体系. 1840年鸦片战争不久,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就看中了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商业重镇汉口.1860年《北京条约》强迫清廷开汉口为商埠,并占有了长江通航权.接着觊觎宜昌、沙市,于1874年和1879年相继开为商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与五四爱国进步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的结局及尔后的局面,深刻表明近代中国已经失去了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富强的历史机遇.经过痛苦的探索,只有当爱国主义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相联系,并获得掌握这一历史自觉的先进政党领导的时候,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理想,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有了真正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1949年至1956年,是我国历史的伟大转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可是,有的同志却认为,在中国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消灭资本主义的步子迈得太早了,应当让它再发展一个时期。有的同志甚至主张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十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去补补发展资本主义这一课。除去少数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以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认识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甚了解或不曾认真思考过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看来对近百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给予回顾并加以分析,也许会有助于解决这个认识问题。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衰败的历史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从1869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建立,揭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序幕,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经历了整整八十年的历史。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的湖南工矿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爆发后,占我国工业76%的沿海沿江企业遭到严重破坏,而湖南从“七七”事变到1944年沦陷,近代工矿业却迅速发展,出现了湖南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对支援全民族抗战事业起了重要的物资保证作用。研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程、特点和作用,不仅对研究战时大后方经济,而且对了解抗战初期国民党对日政策和民族资本家对抗战的贡献,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思考辛亥革命的不同角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以往存在着两种史学解释框架,它们各自都基于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第一种解释框架可以称为“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论”,其要点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成熟,辛亥革命这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了,被代表大地主与封建复辟势力的袁世凯篡夺了权力,于是中同进入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时代.第二种解释框架可以称为“未完成的自由民主革命论”,其要点是,辛亥革命是反专制的民主革命之历史里程碑,当代中国人应该继承先人遗志,将民主事业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0.
试论黄兴     
本文对黄兴作了论述和历史的评价。文章首先指出,在辛亥革命前后,“涌现了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旗帜的一大批革命家,黄兴就是其中的一位独步一时的领袖人物”。接着,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问题)、教育各方面,介绍了黄兴的主要思想,指出了这些思想的革命性因素及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并介绍了黄兴立身处世的风貌。作者还对有关黄兴的“流行的某些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黄兴在反帝、反封建的问题上大节无亏,不应将他贬抑为“右派”、“妥协派”;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武装斗争方面的一个忠诚出色的战士”,不应“抹煞他在这一方面的汗马功劳”。文章最后结论: 黄兴终不失为一位有理想、有文采、有事功、为人正派、坚韧不拔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的最初至少20年间,在落后的农业国家中,资本主义是否可以一笔勾销,它与社会主义究竟有何关连,这是困扰几代中国人,特别是其中的先进分子的问题。一种看法是,中国可以从农业国家跳过资本主义(跳过工业化)直接到达社会主义。这种看法一般被称为“民粹主义”;相反的一种看法是,只有经过资本主义工业的大发展,才谈得上社会主义;30年代初,认为革命胜利一旦到手时应立刻就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第三种看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斗争与中国近代化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斗争与中国近代化事业李灿珍关于近代化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一般认为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是工业化。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西方国家率先开始了近代化这一历史进程,并迅速地把其他民族、国家卷入进来。...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历行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漫漫路程。在研究布依族历史方面,对于该民族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至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布依族是从原始社会“飞跃”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另一种则认为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如马克思说:“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10—111页),所以,布依族的社会发展史不可例外地经历了奴隶社会,并且作了很多考证。两种看法,笔者认为后一种看法的史料和根据要充分一些。这里,就自己从布依族丧葬习惯“古夜王”中所掌握的一些材料,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对后一种看法作如下补充。  相似文献   

14.
“六山六水”调查 (贵州民族调查 ) ,是我国民族研究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重大学术研究工程 ,为贵州省的民族研究事业、为全国的民族研究事业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乃是对这一调查研究工程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般所说的“洋务运动”,开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时为止。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第一,“洋务派”从举办军事工业发展到了办理民用企业;第二,中国国防开始近代化;第三,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生,缓慢地发展,使封建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第四,太平天国失败后,阶级矛盾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逐渐激化,逐渐上升为社会  相似文献   

16.
<正> 刘耀同志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开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近代中国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新看法,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括两个意义:一是中国由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一是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前者是国家地位的变化,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后者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也归结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或者归结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相结合,那就会曲解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实际情况”.①对于这些新颖观点,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如何认识和对待这样一支经济力量,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发生剧变以后,它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本文拟就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作一点分析,以求得正确的答案。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产儿”同历史上的民族资本主义没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积极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完整的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想,为我们党正确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来源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刘智伦 《台声》2001,(10):12-14
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由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彻底推翻中国2000年封建帝制,以“光复中华”为内容的民主民族革命思想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在这场伟大革命运动中,有许多历史史料证明,台湾是我国受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深刻的地区之一。今天,回眸台湾人民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响应和参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开展波澜壮阔、前仆后继的“台湾光复归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对于我们了解台湾人民“爱中华、爱祖国”的光荣历史传统,进一步推动和平统一大业进程…  相似文献   

20.
清末湖南手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不少学者通过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的研究,论证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也注意到了资本主义手工业在产值、产量和分布上对近代资本主义所占有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这方面展开更多的探索,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形式、特点,对其与辛亥革命的内在联系尚缺乏深入的论述。特别是在近代企业稀疏,近代工业薄弱的内地省份,辛亥革命时期的斗争却异常激烈,其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