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0月13日,是主题为“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的第二十一个“国际减灾日”。安徽省宣城市减灾委办公室、民政局坚持把“国际减灾日”活动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牛产隐患排查工作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子荷 《中国减灾》2007,(11):14-15
2007年10月10日,是第18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减灾始于学校"。2006年6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减灾战略在巴黎的总部发起"减灾始于学校"的活动,以促进各国将减灾内容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并改善学校安全。根据联合国国际减少灾害战略秘书处对82个国家的调查,只有33个国家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有关于灾害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虽然各地都已形成一系列规范、严谨的抗灾减灾体系,但在抗灾减灾能力建设上还存在抗灾减灾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意识差、抗灾减灾措施还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3,(11):8-11
2013年10月13日是第24个"国际减灾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确定今年的主题为"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国际减灾日前后,全球各国纷纷围绕这个主题组织各种类型活动,以行动唤起社会对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的关注并推动他们更好更方便地参与减灾行动.  相似文献   

5.
“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这是2010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其充分体现出全世界对于城市安全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6.
防灾是关键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综合减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国际减灾十年"也曾经提出过"防灾优于救助"的理念。如果我们把减灾分成防灾、抗灾、救灾三个部分的话,防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之所以如此,  相似文献   

7.
鄂璠 《小康》2011,(10):78-81
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是"国际减灾日",2010年至2011年减灾日的主题是: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但是面对灾害的突然袭击,还有更多的城市和乡村没有做好准备,在灾害日频的时代,他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8.
中减 《中国减灾》2007,(11):58-58
10月10日是第18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民政部当日在北京举行括动,对小学生进行减灾知识宣传。学校减灾足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作为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减灾能力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减灾始于学校”连续两年作为国际减灾日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正外交部作为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国内各部门完善我国的减灾规划,推动开展减灾救灾国际合作,加强防灾减灾的经验分享与信息交流,完善海外救灾领事保护工作,通过"减灾外交",推动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在世界及亚太区域层面的合作发展。中国与联合国的减灾合作为实施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以下简称"UNISDR"),  相似文献   

10.
子荷 《中国减灾》2007,(11):50-51
今年10月10日是第十八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目的是提高大众防灾意识,加强学校减灾教育,使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减灾意识。国际减灾活动从1990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8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注国际减灾活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00,10(4):6-9
(2 0 0 0年 1 0月 1 2日 )司马义·艾买提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国际减灾活动也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自 1987年联合国第 42届大会决定 2 0世纪 90年代作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以来 ,国际社会在实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 7月 ,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 ,全面总结了世界各国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成就 ,原则通过了“论坛基本结论”、“日内瓦减灾战略”、“日内瓦减灾宣言”、“科学技术支持减轻自然灾害分论坛声明”等重要文件 ,提出要把国际…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综合减灾25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二0一四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与减灾",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家对灾害中的老年人有了更多的关注。让我们读一读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中那些老年人的故事,吸取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05,(2):21-21
1994年日本横滨世界减灾大会1994年5月23—27日,联合国在日本横滨召开了世界减灾大会。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代表团、各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科技界代表,共2000多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对“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以下简称“减灾十年”)进行中期审评,总结交流经验,制订今后的战略和行动计划。会议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协商,通过了最后文件,即“横滨声明”和“建立更安全世界的横滨战略”。这两个文件一致指出:近年来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防灾减灾抗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任务,保障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防灾减灾抗灾的重要性、举措等方面对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04,(10):1-1
2004年10月13日(星期三)是今年国际减灾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确定,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了解今日灾害,为了明天平安”。其目的是,从过去的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人们的减灾意识,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正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回顾了25年来中国综合减灾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陈恋 《中国减灾》2013,(9X):30-31
<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是世界各国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和方法。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连续两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与学校防灾减灾相关。建立一个涵盖政府、学校、社区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是我们防灾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从"曲突徒薪"典故、日本的"稻丛之火"故事、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英国小女孩蒂莉的事例到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最牛校长叶志平奇迹……无一不说明在平常生活中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根本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杨华庭 《中国减灾》1993,3(3):46-48,45
1992年5月,美国总统办公厅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公布了题为《减轻自然灾害影响:一项美国国家战略》的报告。报告要求联合与减灾有关的部门、行业和国际的计划,达到减轻自然灾害冲击和影响的目的。提出的减灾战略强调改变减灾工作的被动后行模式为主动先行模式,强调自然灾害防御、准备和减轻行动应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同时采取,强调减少生命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3,(6):5-5
5月21日至23日,第四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应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邀请,民政部副部长姜力率领由民政部、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和北京师范大学有关政府官员和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全球减灾平台大会是由UNISDR发起并主办、各国和相关利益攸关方机制化开展减灾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国际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