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海淀团团会上,有代表建议到以色列考察节水滴灌技术,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笑说“没必要”,还举了个例子:以前听说南斯拉夫的奶牛养得好,中国人就经常去学习参观,当地官员讲:“中国人就是爱学习,连我们的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  相似文献   

2.
上海近日爆出新闻:上海宝钢一钢公司的两位一线工人代表企业参加一项公务出国考察活动。高级电工李功乙说, “本来是请公司领导去的,但他们把机会让给了我们”。高炉作业长储滨说,公司让一线工人参加出国考察,是对职工的培养和奖励,体现了对技术发明实实在在的重视和尊重。由于一钢公司有多项发明创造获得全国大奖,所以受邀参加考察,而“储滨作业法”每年可为企业节约4万吨焦炭,李功乙拥有7项国家专利发明。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以来,为节约会议成本,许多地方人代会纷纷压缩会期,并被作为提高效能的办法而广泛报道。我们清楚,在实际操作层面,全体会议都是刚性的法定程序,除去计划和财政报告可改为书面报告外,其他并不易被压缩;压缩的恰恰就是作为弹性法定程序的审议讨论时问。这就无形减少了代表的发言时间和机会。而在审议讨论环节,往往也是官员代表先说、多说,而“非官员代表”后说、少说。笔者认为,要达到代表平等参政的目的,就要多给“非官员代表”提建议和意见的时间,这样安排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由以色列发起并组织召开的“友好城市及地方政府组织国际会议”于1998年3月3日至5日在耶路撒冷市举行。据大会统计,来自包括以色列在内的58个国家的1157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其中以色列代表367人)。应会议的组织者以色列地方政府联合会的邀请,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  相似文献   

5.
4月3日,在2005年中国斯诺克公开赛中,18岁的中国选手丁俊晖夺得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夺得斯诺克世界冠军的第一人。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亲自为“神奇小子”丁俊晖颁发冠军奖盘。"由此,引发了笔者的几点联想。就在几天前,在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上,王岐山市长向市委书记刘淇郑重其事地汇报了海淀体育馆市民观看斯诺克比赛的一些恶习。他说,全球排名前十位的斯诺克高手均悉数出场,但是我们的一些观众“有的打手机,有的乱鼓掌,急得裁判向一些观众连用‘OUT(出去)’!”"就在半年前的另一次会议上,王岐山市长就曾坦言,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  相似文献   

6.
传统加进步     
几年前,我曾随中国代表团到德国考察职工教育,当我们拜访一家很大的德国企业时,热情的主人既没有领我们去车间参观,也没有去会议室座谈,而是把我们带到一个大厅去看挂在那里的一个镜框。我看了许久才看懂了,上面是用德文写着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则中国谚语。接待人员指着这个镜框说:“这就是我们的企业哲学、经营指导思想。我们靠的就是人,就是靠掌握了最先进技术的人,才使我们的企业在极其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职工  相似文献   

7.
姜业奎 《小康》2005,(6):31-32
读者来信建议:《小康》可以讨论有关中国官员读书的话题。他说,官员始终是我们这个国家知识分子群体最集中的领域。这些人看什么书,这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肯定会造成影响。这样的意识、或者说问题,还不是这位读者朋友首先提出的。媒体曾报道说,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上任伊始,就买了100本《致加西亚的信》作为新年礼物,送给省政府厅局级和县市领导。后来,卫留成又向省人大代表推荐了《改革政府》一书。身处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竖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实在大有必要。中国官员大概熟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吧。然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根本目标,却在“终身学习”。在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据说所有的知识经过5年就翻一番,如果官员不继续加强学习,那“半部《论语》”在你工作十年后,可能也就是两三页纸的分量了。当然,上面所说的无非是些“正确的废话”。关于官员读书话题的讨论,更多地,恐怕需要听一听民间的声音——既然省长可以用推荐书目的方式,向下属表达他对他们最殷切的希望,那么,我们的市民是不是也可以向自己的市长推荐几本书,表达一下他们对市长最急迫的期望呢?  相似文献   

8.
官员外逃 ,自古有之。对于逃亡到国外的犯罪官员我们应该怎样处置 ?花什么样的代价将其缉捕回国刑之以法 ?我们先来看看2000多年前卫国的卫嗣君是怎么做的。卫国有个叫胥靡的小吏逃到魏国 ,卫嗣君要用五十金索回小吏以绳之以法。魏国不给 ,卫嗣君就用左氏这个地方交换小吏。身边的人说 :“用一个城邑交换一个小吏 ,值得吗 ?”卫嗣君说 :“法治无所谓小 ,动乱也不是直接从大处发生的。法治不能建立 ,该杀的人不能杀、该判刑的人不能判 ,即使有十个左氏城邑有什么用 !法制建立了 ,该杀的就杀、该判的就判 ,即使失去十个左氏城邑 ,也没有什么妨…  相似文献   

9.
确因工作需要出国考察,无可厚非。但如果成了公费出国旅游的借口和名义,就不能以之为“荣”了。中新网称: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载文指出,公费出国几乎成为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一种普遍现象。“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官员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2000年以后,出国学习、培训、考察  相似文献   

10.
近日从首都报纸上看到两篇报道 ,让人颇有感触。一是北京代理市长王岐山应一位在非典中殉职的医务人员的8岁的孩子之约 ,带着礼物准时赶赴到孩子所在小学 ,和师生一起给这个孩子过生日。二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北京“双解除”的第一个周末 ,北京市委市政府等负责人到公园、书店、游乐场和市民们共度周末。这两件事之所以让人有些感触 ,就是让人从中感受到了领导者的一种亲民姿态 ,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官员与百姓的距离并不是遥不可及 ,只要领导者去做 ,就会很亲近。这种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 ,让人感觉更明显的是体现在我们党和政府的最高层 ,胡…  相似文献   

11.
新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钱运录不久前在一次会议上说,他履新之后,没有什么“三把火”,倒有“三盆水”——一盆洗脑,保持清醒,不保守、不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盆洗手,干干净净,清正廉洁,当好人民公仆;一盆洗脚,舒筋活血,勤下基层,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每有官员到一地履新,人们便首先对这“三把火”充满了期待和猜测。钱运录作为省委书记,履新时竟然没有“三把火”,乍听了着实让人奇怪和不解,可待他仔细说明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并由此生发出一些感慨来。新官上任“三盆水”,让我们看到了…  相似文献   

12.
清代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做梦到了阎王殿,看到一个官员在阎王爷面前表白自己,说自己怎样当官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财。阎王说:‘下贪不沾、不吃喝百姓的就是好官,那好,我在公堂上设一木偶,岂不是什么都不要,比你更好吗?”这个官员又说:“就算我没有功,但也没有过呀!”阎王说:“你只顾保全你自己,为避免嫌疑,怕把自己牵涉过去,对一些谋杀案件竟默不作声。该做的事,怕麻烦,就不去做,这岂不是负国负民吗?当官的没有功就是过。”这个官员哑口无言,挨了五十大板。这篇寓言虽然讥讽的是封建官吏,但在我们今天看来,仍…  相似文献   

13.
逸闻趣事     
一队以色列士兵5月25日闯入一所巴勒斯坦民宅并将电视机霸占,其目的竟是观看球赛。以色列电视10台近日播放的画面中显示了一个房间以及遭到破坏的家具和窗户。报道说,这就是以士兵观看利物浦队和AC米兰队在伊斯坦布尔进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的地方。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的居民阿南·兹雷尔说:“我当时正在街上走,8名士兵问我们有没有电视和卫星天线。我说‘有’,但告诉他们我们收不到以色列频道。(他们进屋后,)我把遥控器给了他们,他们就开始搜台。而我们却被赶到另一个房间里去了。”他说,房间遭到的破坏便是士兵们所为。以军方表示将对此…  相似文献   

14.
<正> 据7月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党政干部出国(境)学习培训的热潮正悄然兴起。虽然自改革开放起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出国考察、出境学习已成家常便饭,但此次党政干部出国培训热却来得最为“名正言顺”。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说,2003年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与国外两种资源;同时,还做出了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的决定,要求5年内全  相似文献   

15.
隆厚文 《公民导刊》2011,(11):14-14
据报道,某省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结束后,领导干部代表减少千余人。有人说,与领导干部代表相比,基层人大代表更能了解和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能增强民意“代表性”。也有人认为,官员代表拥有信息量大等优势,其履职行权更具有民意“代表性”。增加基层代表就一定能增强民意“代表性”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16.
近日,荆门市东宝区人大常委会收到石首市人大常委会传真来的一封感谢信,信中说:“我们一行11人学习考察参观了龙泉代表小组,使我们受到了深刻启发和教育,给我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开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韩德云每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时,都要提交一份相同内容的议案,建议制定官员财产申报法,今年也不例外。韩德云代表认定这条路必须走下去,“而且只有这条路,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根除官员腐败的较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江苏高邮市在一场为72名公务员辞职经商“壮行”的欢送大会上,一位上级市领导一点不罗嗦:“不升官,就发财!”“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一党执政条件下官员们的长期以来一贯的说法。持此说并不意味着中国官员一定得比外国官员更无私、更高尚、更谦虚、更无个性,而是官员这种社会角色的规定性使然。诚然,官员也是人,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主体,也是现代社会一公民,他们当然有特定的个人利益以及追求利益、权益的资格和权力。但官员这种社会分工以及职业特性决定:他必须是百姓抑或说纳税人忠实的“服务员”,是服务员则必…  相似文献   

19.
督官员是耶非耶?“授权监督”是耶非耶?按说,这都不是什么问题。我们的各级官员,必须接受纪律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这一点,没有疑义。事实上,我们也是这么去做的。但具体去看,就往往不尽然了。比如前不久发生在吉林市的一桩“授权监督”故事。事情虽然过去一阵子了,但其中寓含的“深意”,仍然耐人寻味,或者这么说,这个案例,很具有举一反三的价值。说的是吉林省吉林市退休工程师肖云龙,2003年做了一年的“政务公开监督员”,这个头衔,这个名份,是市政府正式聘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他这个监督员是“授权监督员”。但这个监督员…  相似文献   

20.
<正> 媒体多次报道,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亲自在长治日报掀起了舆论监督风暴,多次亲自批示(吕讲:“只要我不批示,稿子就变样,就没有新闻监督的内容。”),有一次竟然批评了副市长。这样的报道让人很兴奋。可是我读了今年1月27日第4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长治日报差不多把当地的各级官员都批评过了,但却没有批评过吕书记本人,哪怕一次。”才明白又上了一当。这种只批评下属、官员“钦点”的监督,不是真正的舆论监督,是注水货,我们不能把水货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