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宪政在政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明以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 ,以实施宪法、实行法治、制约权力为保障。宪政是以民主政治和法治为基础 ,是宪法规范及其实施并对具体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现实影响的产物 ,是现代政治文明进步的结果和标志。宪政对政治文明具有保障民主政治的运行、建立和维护社会正常的政治秩序、制约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等方面的作用。树立宪政意识、实行法治和党的依法执政等是政治文明建设中急需完善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既是复杂的社会命题,更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规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演进和变迁进程放置于近现代社会历史视野中考证,我们发现,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也是统一战线现代化的过程。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的价值契合是理解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逻辑前提,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统一战线仍然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与价值。新时代统一战线既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现实社会基础的重要载体,又是实现民主执政的政治资源整合的重要机制,更是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民主形式之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与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既有契合性,又存在根本的不同,合理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中国的协商民主,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安排和政治系统的运行过程之中。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民主法治领域的协商民主、人民政协领域的协商民主和公共治理领域的协商民主。对协商民主的内涵、特征进行梳理,探讨协商民主在中国存在的社会基础及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水平。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的扩大被誉为现代社会政治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是社会政治和谐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中国社会私营企业主阶层作为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群体,由于自身的特点和阶层构成,必将在成长过程中积极介入中国政治生活。那么,如何在中国社会现实情况下规范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使之成为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民主政治变迁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作为现代民主的协商民主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明显优势。协商民主作为我国政治民主的一种发展形式,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对协商民主进行政治制度安排时,需要不断突破传统惯性,充分吸收西方协商民主中的合理因子,创造性地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并使制度创新能力成为影响协商民主制度空间的一个自变量,进而稳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参与的创新形式,对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透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规现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律规制有其现实的主体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同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律规制面临着现实困境,主要有主体困境、立法困境、执法困境、守法困境、制度困境等。面对如此复杂的现实窘境,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制度层面去破解,进而推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规建设,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8.
论政治民主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民主是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论述政治民主的涵义、特征、条件、内容、功能、价值、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总结在中国构建和推动政治民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网络在深刻地改变人们信息交流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包括政治生态在内的社会上层建筑。互联网己经成为了当今最主流的信息交流媒介,从技术上突破了传统媒介民主形式的局限,为民主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现实政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为参与式民主的充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政治形式,是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之一。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始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历史经验和当前现实向我们昭示: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保障,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成功建设民主政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民主在现代政治文明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担当着重要角色,不断完善丰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两者相互补充,加快政治现代化进程;两者相互协调,加快社会秩序的稳定化进程;两者相互促进,加快中西文化融合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公民、公民意识与政治生活的关系伴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公民和公民意识作用于社会性的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有的民主政治体制和规范又影响着公民政治人的行为及其意识形态。《政治人》一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梳理,对当前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乏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政治民主化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以党内民主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走体制内民主化道路 ,是由中国目前政治力量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也是兼顾民主和稳定这两大政治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 ;还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社会条件等因素的策略考虑。以党内民主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要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 ,并使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贯彻执行 ;要发展党内民主 ,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 ;要加强党内监督 ,建构中国特色权力制约监督体系 ;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走依法治国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理论上,人大居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架构的核心地位,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大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职能的发挥受到制约。因此,强化人大的实际职能是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根本。达到此目的的最重要措施是:解决和处理好党委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建设和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稳定是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所采取过的全部政体中,只有民主政治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民主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和法治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建构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权力更替机制、冲突调控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社会资本增量等民主机制为其实现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石与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主”一词,人们往往局限在政治领域里谈论它。政治生活是人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对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来说,政治生活并不是生活的核心。不过,在人的各种社会活动中,需要表达意见、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面很多,这些方面都涉及到人的权利问题,与民主有关。因此,我们在研究民主时,不仅要关注政治生活中如何保证公民的民主权利,更要从人的生活方式上分析民主存在的价值、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主表达方式及其对人的责任意识培养的作用。一、让民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民主的生活方式,就是民主不仅是人认识到生…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对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日趋活跃,呈现出新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快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受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开始由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转换,批评理想主义的民主价值,而追求对民主的经验式、实证式的分析。而达尔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修正与补充最具有代表性。达尔秉持价值中立原则,改进了民主理论的研究方法,区分了理想的民主与现实的民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适应西方政治现实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多元主义民主是一种对于自由民主理论的解释性或者补充性的理论,更加适合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形式。  相似文献   

20.
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在—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