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有效应对网络危机的关键。政府要做到信息公开最迫切的就是建立一体化的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目前我国信息管理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相互割裂,不成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发布机构,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全面、覆盖面不广。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建立科学的一体化的信息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网络主体的"匿名性"模糊了政府舆论危机的边界,网络平台的"聚合效应"放大了政府舆论危机的程度,网络权力的"分散效应"弱化了政府舆论危机的控制,网络利益的"驱动性"窒碍了政府舆论危机的引导。面对网络在政府舆论危机中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完善网络立法与法律监管制度,树立"意见领袖",设置网络议题,借鉴搜索引擎危机公关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新闻"覆盖"消极的反面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网络危机是一种新形式危机,政府化解网络危机的关键是信息公开。发生舆论危机时,政府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信息公开,要发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力,既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积极的形象传播,又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第三方网站积极主动地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4.
邵杰  黎慈 《世纪桥》2011,(3):129-131
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大量不和谐因素致使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对我国政府形象以及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部分政府部门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够强烈、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制度尚不成熟。所以,各级地方政府急需寻求有效对策,完善网络舆论危机防控体系,以促进政府的形象塑造,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安全隐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舆情中存在歪曲失真信息泛滥、网民群体极化倾向严重、境内外不法分子恶意操纵、国外敌对势力渗透性入侵等隐患;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等问题。要从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等方面进行化解。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媒体应对——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公共危机的处置过程中,媒体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政府媒体应对的态度和策略,将直接影响危机治理的发展及结果。政府应充分肯定媒体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引导舆论,建立政府与媒体合作共赢的关系。政府危机处理的预案设置要制度化,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要让舆论引导贯穿危机处置的全过程,要强化对媒体资源的整合能力,尊重新闻规律,合理设置媒体议程。在突发公共危机的政府媒体应对方面,成都的经验还有其他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网络危机是网络社会政府遭遇的一种新形式危机。如何对网络危机进行管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网络危机特点,着重探讨地方政府应如何进行网络危机管理,从而提出了更新危机管理理念、明确危机处理原则,建全网络危机处理机制等方面的危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危机管理已成为考验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如何应对危机,发挥政府效能,建构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已是政府面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各种危机事件增多,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危机意识薄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职能定位存在偏差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政府应该树立正确的危机观,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成为信息公开的主体,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者、协调者和善后者。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中,加强政府媒体应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政府媒体应对还存在着政府官员的媒体应对能力簿弱、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加强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的媒体应对,需要从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体应对能力、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以及构建强大的民主执政文化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公民危机应对能力、降低危机管理成本。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处于较低水平,面临着观念、法制、能力、组织等诸多方面的障碍。因此,要通过转变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等途径,扩大和规范公民有序参与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给政府危机公关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部分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欠佳,对待危机事件反应迟缓、态度消极、封堵舆论、甚至暴力执法。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组织不健全是影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改善地方政府危机公关必须强化政府危机公关意识,加强政府危机公关管理,健全政府危机公关组织,建立科学的政府危机公关制度。  相似文献   

13.
危机对于一个组织和政府来说,可能是灾难,更是对其应对能力的严峻考验。在危机潜在期,如果政府能够及时发现危机存在的前兆,向社会公开潜在危机的信息,寻求全社会的支持,就会防范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突发期,政府能积极应对,就能塑造政府危机管理的良好形象,保持社会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沟通在政府管理网络舆论危机中能有效促进危机预警,保障危机信息的提供,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实践中,由于传统的单方管理理念导致了政府沟通意识欠缺,同时,沟通的常设机构不到位妨碍了危机处置权威的形成。因此,要实现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有效沟通,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网络舆论危机的沟通技能,注重培植网络舆论危机沟通的中介力量,不断创造网络舆论危机沟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呈现出管理主体单一、权威来源唯一和政府危机管理部门协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协调治理倡导治理主体多元化、合作方式协同化、治理模式开放等理念对于提升政府危机治理能力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存问题的分析,结合协同治理理论,提出从政府理念更新、治理主体多元、政府跨部门协同和加强危机预防等路径耘实现从政府危机管理到危机协调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有力武器。而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还很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可从六个方面促进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并且应加大执行的力度,切实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金柜 《实事求是》2005,(2):17-19,59
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转型时期 ,这也是我国危机多发时期。如何预防危机 ,应对危机 ,变危机为契机 ,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加强对转型期我国危机的认识 ,了解其特点及产生诱因 ,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意义重大且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8.
危机性事件的特征、类别与政府危机管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冠琼 《新视野》2003,(6):44-46
为了有效地管理危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上说明:一是危机性事件的特征、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机制;二是危机性事件的类别;三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涵义。本文指出,危机性事件具有结构不良、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三个特征;突变是危机性事件生成的基本方式;危机性事件主要可分为政治性、社会性、宏观经济性、生产性和自然性五种类别;在界定了政府危机管理概念的同时,提出了政府危机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公信力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对互联网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政府、网络经营部门和从业者、网络自身和网民都存在或潜伏着信任危机,必须从政府、网络经营部门和从业者、网民个体等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网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治理: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霞  向良云 《新视野》2007,(5):50-53
自SARS和"9·11"之后,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今持续高度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和政府部门都认识到,公共危机是要加以科学的应对的,但是迄今人们所提的都是公共危机的"管理",其管理主体是政府单方面的、单向度的、半封闭式的管理。这一管理的思维所存在的缺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公共危机理论研究的取向和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影响到了我国公共危机应对的组织体系建设与政策选择。必须构建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即公共危机治理的概念框架,理论上引导公共危机问题的研究取向,实践中指导塑造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柔性的公共危机治理系统,包括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架构,这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日臻复杂的公共危机应对的前瞻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