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江氮肥厂电站车间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职工有一百二十五人,二十八岁以下八十六人,其中,团员有八十三人。我们采用书面征询和座谈的方式调查了八十六人。调查表明,绝大多数青工是有理想守纪律的,但是在他们理想中还存在下列一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引起重视。一、求知识,唯图文凭。“你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调查对象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回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就青年理想观问题作了调查,深感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巨大变革,引起了青年理想观的深刻变化。一、青年在理想的确立上,由盲目信仰或否定共产主义的“单色调”转变为以“富国强民”“干番事业”为底色的“多色彩”,团组织应从文化科技学习入手,引导青年掌握共产主义基本常识和理论,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使青年理想观由爱国主义不断向共产主义升华。目前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从小受到过较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但不久便遇上十年文革,  相似文献   

3.
理想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工作,是向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希望全国人民都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有理想”的含义是:“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后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7,(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四有”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这两条。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强调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理想的教育,纪律的教育。在“五四”青年节到来的时刻,我们寄语青年朋友,深刻认识“四有”中有理想、有纪律的重要意义,把这两条时刻牢记在心。 理想,是一种信念。我们讲有理想,是讲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理想教育。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阐述了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他又说:“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我们的老三届一代是有追求的然而又是具有失落感的一代,80年代的青年是躁动的一代,那么90年代的青年我们可以称之为务实的一代。 90年代青年的“务实”性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 1.理想追求的务实性。这一代青年缺乏远大的社会理想,而看重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据我们1994年底对南京市居民的一次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582人中,表示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所占的比重,在老年群体中为63.3%,在中年群体中为53.5%,而在青年群体中为39.2%。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六年部队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理想教育。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纵横分析,确定教育分层次进行,较好地避免了过去“一个道理大家听”的“一锅煮”的教育方法,增强了针对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在方法上,确定分层次为理想教育的突破口理想教育是个大题目,也是个“老”题目,过去进行过多次,现在再搞,普遍感到“老一套”。教育者本身对这个题目产生了畏难情绪,感到“深”不进去了;受教育者也感到“听腻了”。怎样才能给理想教育赋予新内容,符合新时期干部战士的特点,让大家感兴趣、受教育?这是我们年初制定教  相似文献   

8.
(一)不少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通过对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青年学生的比较,来论证当前进行思想灌输的重要性。然而,灌输教育是不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方法?”“灌输”是否真能同“启发”、“引导”划等号?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灌输方法时要认其研究它的本来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找对象难”已成了某中学青年敎师“事业成功”的后顾之忧,也随着社会性的“大男大女”问题的日趋严重而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最近,笔者就这个问题对邵阳市三所市直中学的五十二名青年敎师进行了调查,这些学校分处城中、近郊、远郊,学习、工作环境、交通方便程度均有很大的差别,敎师年龄在22~32岁之间,在学历、经济诸方面具有不同层次的代表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明确表示“目前不想考虑婚恋问题”的占未婚敎师总数的22%,34%的人已有对象,44%的人想找而未找到,(其中有几个已滿了廿八岁),婚恋问题给这44%的人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苦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六点:  相似文献   

10.
(一)不久前,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希望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并且进一步强调指出:“在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一、克服偏见,端正对理想教育的认识以什么态度对待青年战士的理想教育?用什么衡量一个青年战士是否树立了革命的理想?不少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对这一问题认识较模糊,有这样三种偏见:认为“树立革命理想是长期的,战士服役是短期的,两、三年教育起不了大作用”;感到“理想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干,才是最实在的”;认为“理想教育解决不了战士的实际问題,抓抓即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发生了深刻的嬗变。“自我设计”,就是近年来在部分青年中出现并流行的一句时髦口号,它是对个人理想追求、奋斗目标的一种婉转的解说,是青年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价值的再认识,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部队青年作为社会青年的一部分,自然也会打上这一“烙印”,但由于部队青年所处环境和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自我设计”上有其不同于地方青年的特点。最近,我们采取问卷、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调查了不同兵种、不同军龄层次的青年战士447名,对当代青年战士的“自我设计”问题作了分析研究。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 ,是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回顾人类走过的漫长历程 ,奋进着的人们总是沐浴着理想的光芒。理想与信念是密切联系的 ,信念是对理想的执着 ,理想是以信念为基础的远大价值目标。在通常的情况下 ,我们讲理想、信念 ,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邓小平所强调的理想信念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邓小平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四有” ,其中他“最强调的 ,是有理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 ,以下引文出自此卷的只注页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第110页)。在邓…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启东县惠萍乡四十多个乡镇企业中,共有青年职工二千九百七十一人,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八。近年来,一些青工被金钱和物质利益诱惑,出现了“理想看不见,实惠最保险”的思想倾向。在新的情况下,乡党委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侧重点,针对具体的思想问题,有的放矢地对青年职工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培养青年职工的良好职业行为。第一,针对“唯钱是干”的思想,弄清“金钱与精神”的关系,启发青工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去年,阀门厂纠正了滥发奖金的不正之风,奖金少了,工人的情绪有所下降。尤其是部分青工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金工车间几位青工竟在车间睡觉,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的长期革命实践证明,对青年进行有效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即做到实事求是。任何离开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导,就会使理想教育走向邪路。在达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在民主革命时期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下,我们宣传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能把亿万青年鼓动起来,很重要的是因为当时宣传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紧密地与人民的切身利益、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与青年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使理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并且又从解决人们的现实利益入手,引导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使理想变为现实的理想;现实变为理想的现实。达样,理想便成为青年的强大精神支  相似文献   

16.
沿着新时期青年社会心理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一连串相当复杂的现象。这些现象以很明显的“消极点”和“兴奋点”呈现在人生观、理想观、价值观、社会行为以及文艺作品等方面。近几年来,有人在这方面做过一番研究,但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存我国已中断了三十余年的缘故和某些研究者在思想观念上同被研究者客观存在着的“代沟”,所以,一些研究文章并未真正探索出青年的社会心理。我认为,青年问题的研究工作,应当主要让青年人去做,必须提倡青年人写青年人。只有这样,才能对青年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下面,我们对新时期青年社会心理轨迹上的“消极点”和“兴奋点”做一番描述。  相似文献   

17.
从中小学生的﹃理想迷失﹄谈起●滕朝阳最近看到一起关于中小学生“理想”的调查。调查者根据对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一、初二共300名学生的调查情况得出结论:“理想在中小学生心目中迷失。”调查者对这样的结果感到“不理想”,痛心惋惜之情跃然纸上。类似的调查不止一...  相似文献   

18.
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如何认识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价值,如何认识当代青年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评价,如何把共产主义理想转化为青年内心的信念,这是理想教育的根本归宿。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价值理想,俄文为,转自法文ideal,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它表示思想或某事物的最初形式,雏型,是决定人或社会阶级思维和活动方式的完美表象,也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中国古代叫做“志”,“立志”也就是树立理想。人的理想包活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社会理想是指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向往,是人理想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和发展的高级阶段。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和做人的标准。职业理想是指人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的向往。生活理  相似文献   

19.
对青年的现状和青年的成长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理论的探索,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青年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目前在中央和各地学习或进修青年工作专业的同志,不少人正在往科学研究的方向努力。他们的调查和研究尽管流于浅薄,缺乏理论深度,但却是可喜的起步。他们既是未来的青年工作干部,同时也将是青年研究工作的后备力量。为此,我们开辟这个“未来的青年研究工作者习作选编”栏目,以资鼓励。相信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之后将会有质的突破。我们热切地期待着。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20.
一、青年思想主轴的偏离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它作为民族文化深层的观念结构及核心部分,激发青年的情感、意志、激情,对未来憧憬、向往、追求。它是社会化进程的精神动力和人生之旅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但是,在西方社会思潮冲击下,一段时期里青年的理想被置于“被遗忘的角落”。不少青年认为,“现在人人都讲现实,都讲实惠,还管什么理想不理想”。对原先追求的崇高理想实在久违了。随之填入这片“真空地带”的,则是西方哲人描绘的一幅以人为中心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