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 《中国民政》2012,(11):40-4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即城市低保实行差额救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减去低保对象家庭月人均收入,为低保对象家庭享受的月人均补助额;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讯     
大连市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大连市政府令第39号),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保障形式分为定额保障、差额保障、临时救济和突发性救济四种。定额保障的家庭均按同一定额标准发放保障金;差额保障的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其无劳动能力家庭成员按月人均收入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给保障金;有部分劳动能力家庭成员按月人均收入与当地标准一定比例的差额发给保障金;低保对象可获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讯     
福建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闽政[2004]3号),决定从2004年1月起在全省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要求在2004年底前将低于保障线的农村贫困居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通知明确,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的福建省农村居民,均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纳入保障范围。农村五保对象按照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全额享受低保待遇,其他低保对象按照其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的部分,予以差额补助。各地坚持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合理确定保障标准。现阶段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按照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1000元确定(即每人每月83元)。各地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低保标准,但不得低于省里确定的标准。各级财政要按实列足低保资金预算,按照批准后的资金预算和用款计划及时拨付。农村低保资金实行专户管理,  相似文献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村)民实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关专家学者也称这项制度为我国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即困难对象通过各类工资、奖金、社会保险以及各类劳动等收入后,其家庭仍未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相似文献   

5.
一桩“低保“诉讼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介绍] 2001年11月23日,为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住青岛市北区大陆市场的刘某向威海路街道办事处递交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申请.街道办事处对刘某的家庭状况非常了解,所以接到刘某的申请后,认为他的情况不符合青岛市市内四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关规定,在没有取得有效证明材料的情况下,作出了不予批准其低保申请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金侠 《中国民政》2023,(5):40-41
<正>【案情简要】焦某系某省某县居民,因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条件,经某县民政局审批,自1996年开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017年7月份之后,焦某未收到民政部门发放的低保金。2018年12月份,焦某经查询发现其仍在低保范围,遂于2019年4月17日向某县民政局提出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向其补发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低保金的履行行政职责要求。因某县民政局迟迟未答复,  相似文献   

7.
正1问:疫情防控期间,贫困搬迁户可以享受哪些基本生活保障?答:对孤寡老人、行动不便困难群众采取干部帮扶和志愿者服务措施;对暂时无产业就业帮扶导致生活困难的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在迁入地申请6个月的低保救助,迁入地乡镇(街道)及时受理,及时审批纳入;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搬迁贫困户,当日落实临时救助,按最短时限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以下内容: (一) 社会救济制度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补助的制度。保障标准根据当地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来确定和调整,并由当地政府公布实施。保障资金由当地各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1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已经国务院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总 理 朱镕基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八日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机制,切实使这项制度起到“扶真贫、真扶贫”的效果。山东省沂水县在选择保障对象和救助办法的主要经验是 科学核定收入水平,正确选择保障对象 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可以享受补助,补助数额可用公式表示:补助数额一(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人均收入)x家庭人口数 “家庭人均收入”的确定,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采取“排除法”确定低收入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职业、职务等情况,确定其收入水平,将一部分家庭排…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政报》2007,(6):56-56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生活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牧区居民实行救助的制度。为保障农村牧区特困家庭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目治区人民政府有关的文件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讯     
●上海市民政局《关于调整低保家庭中有劳动收入人员基本生活费抵扣标准的通知》(沪民救发[2002]47号)规定:城镇低保家庭中,有实际就业行为,月劳动收入(包括计时制劳动收入等)不低于或等于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人员,其本人基本生活费抵扣标准调整为340元/月、人。具体要求是:对已享受城镇低保的家庭,可结合低保家庭复审程序,在复审时一并重新计算后相应调整低保金;对新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按以上新规定执行;实行上述规定以后,低保家庭人均收入标准计算仍统一按照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13.
吴国宝 《时事报告》2012,(11):58-59
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保障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最低标准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从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5年来,7500多万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低保工作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在具体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应该享受低保的对象没有及时纳入低保,同时又有部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居民在享受低保。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与工作难度有关,也与工作人员少和经费不足等相关。一方面,要及时准确核定一个家庭在某一时期的全部可支配收入,非常费时且成本很高。另一方面,低保对象收入核定、审批和动态管理的工作量大且十分复杂,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14.
杨波 《中国民政》2012,(12):48-48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以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合理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人均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的家庭成员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济制度。能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讯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辽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辽政办发[2004]89号)。《办法》规定,凡辽宁省行政区域内,持有本省农业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均可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农村低保所需资金以市、县财政筹集为主,省财政对困难地区予以适当补助。《办法》对"三无"人员、有一定家庭收入的困难家庭和保障对象中的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高龄老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1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已经国务院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总理朱基1999年9月28日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人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  相似文献   

17.
根据山西省日前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因一些原因造成全国、省级劳模(含退休)生活困难的,这个省发给每人每年2000元生活补助费,并在下一年元旦、春节期间一次性发放给本人。这些原因包括: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本人失业或下岗、无固定收入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本人及所抚养的直系亲属患重病使医药费用开支过大的,因天灾人祸造成本人家庭生活困难的。据介绍,目前生活困难劳模已占到该省省级以上劳模总数的9%。(李阔)山西:省级以上劳模生活困难者将有补助@李阔  相似文献   

18.
廖树斌 《江西政报》2008,(1):F0004-F0004
针对失地农民日益增多的现状,为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赣州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9条惠民政策:一是过渡生活补助。对失地农民给予5年过渡生活补助,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失地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1440元确定(每人每月保障标准120元),月补差每人每月不低于25元。二是失地农民的重大疾病救助。失地农民因疾病在指定医院一次性住院医疗费用2万元以上(含2万元)的,  相似文献   

19.
<正>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针对困境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康复、服务、监护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面建立了分类保障制度,所有困境儿童全部明确帮扶责任人。制定了完善的困境儿童生活补贴发放机制,明确发放对象、标准和程序。对未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困境、自身困境、监护困境儿童,按照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已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困境、自身困境、监护困境儿童,按照每人每月  相似文献   

20.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06,(11):59-61
胶州市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救助山东省胶州市从今年1月起,农村低保发放基数标准调整为年人均1080元。实行现金差额救助、季度发放、家庭领取的办法,按其家庭人均收入与当地标准的差额部分于每季度第三个月发放给农村低保家庭。其中,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由所在敬老院统一领取。实施分类救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