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的一处重大修改是在“总纲”中设立了征收征用制度。一是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二是将宪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立法变迁所谓的“土地流转”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是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通及转移。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从立法上经历了从禁止到逐步放松的变化。1982年《宪法》第10条第4款严格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80条也规定:“土地不得买卖、出租、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共利益”的范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我国宪法、法律对公共利益范围的规定宪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除宪法外,目前有50多件法律使用或者涉及“公共利益”。但对于“公共利益”的含义和范围,宪法和绝大多数法律均没有明确规定,只有少数几件法律对“公共利益”、“公益事业”的范围作了列举,并规定了兜底条款。主要有:信托法第六十条规定“:为了下列公共利益目的之一而设立的信托,…  相似文献   

4.
1988年4月,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12月,又修改了《土地管理法》。1990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是目前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取得土地使用权依据的最基本的法律。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是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个别条款的建议:一、在宪法第十一条的原文后增加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6.
背景资料 ●我国1982年修改的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1982年修改的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十六大报告同时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002年12月23日,提请九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私人所有权。  相似文献   

7.
1988年4月,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第八次大会上获得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原宪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意味着在现代中国的百年风云中历尽磨难的私营经济,得以堂堂正正地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大约22.5万个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得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确认。本文就这一条款谈些看法。熟悉共和国历史的人们会记得,在建国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集中讨论以下二个问题:发展私营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还是权宜之计;如何认识私营经济发展的度。 一、发展私营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不是权宜之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个体工商户的发展,80年代初出现私营经济。对于私营经济,在开始出现的一段时间内,中央的政策是既不禁止,也不宣传鼓励,而是继续观察,调查研究。1987年初,党中央对发展私营经济提出了16字方针,即:“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1987年10月底,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1988年4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11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益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三个法规。1988下半年,工商行政管  相似文献   

9.
中国私营企业掀起过几轮高潮:1988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由此掀起首次私企创业高潮;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谢维雁 《人权》2007,(3):18-20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4条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标志着人权保障原则从此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宪法修正案第22条还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  相似文献   

11.
对于财产所有权 ,我国宪法已有明确规定 :第十一条……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有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第十三条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及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我国宪法对财产所有权的这些规定 ,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需要。然而 ,近年来 ,我国有一些人认为这还不够。他们鼓吹再次修改宪法 ,要求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里讲的“各种途径和形式”,包括的范围很广。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法第三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全国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相应地将“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修改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段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二、关于宪法第五条,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关于宪法第六条,增加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四、关于宪法第八条第一款,增加规定:“…  相似文献   

14.
新闻集萃     
1.修宪 12月1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14项修改宪法建议。这是这部国家根本大法21年来的第四次修改。 1988年修宪:为“私营经济”正名,明确规定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肯定了它的积极作用,对推动其进一步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巨大影响。1993年修宪:为“富强”奋斗 ,继“私营经济”之后再为“市场经济”正名,明确表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变革进一步深化。1999年修宪:为“法治”鼓与呼 ,“依法治国”入宪。2.温家宝出访温家宝总理于12月7日至16日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本刊就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动拆迁居民的维权问题,刊登法学专家蒋德海先生的文章,就此题作一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补充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条修改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结合自治区的实际,制定本规定.”二、删去第二条、第三条. 三、第五条修改为:“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第51条要求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同时,宪法修正案第2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修正案第22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在这里,"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8.
修宪,民营经济又一春——重庆民营经济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丰 《公民导刊》2004,(2):13-15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提出的14项宪法修改建议。其中第十三条,修宪建议作出了如下表述:“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相似文献   

19.
正基本权利篇一、平等权1、对平等权的一般性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分散在宪法各部分的具体规定,主要有: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条第五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三十三条第四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1 988年《宪法修正案》_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88年4月12日通过。)1 993年《宪法修正案》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通过o)--一耀靶巍加、捆家允许二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胡内、。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