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学女生的腼腆现象与中学男生比较,显得突出而普遍.她们的腼腆往往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影响到她们未来的性格。中学女生的腼腆现象具有区别于一般同学的行为表现和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些中学女学生为了避免遭受的挫折而导致精神上的不快和情绪的压抑,就采用各种防御机制来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在中学女生中运用得比较多的而又突出于一般男生的是情绪转移作用。她们常常为自己理智所不能接受的情感、欲望和态度采用情绪转移的方式,使自己的消极情绪得到渲泄,藉以维持心理上的平衡、中学女生情绪转移主要有七个方面的类型: 1.回避型。学习过程中有时遭到别人的讥讽,或来自于不正确的批评,以及不能接受的制约,苦于无耐,通常采用回避的方式,对具体问题不理不答、不上不下,或是避而不提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男女生之间往往产生了一定的情感。这些情感几乎伴随着大多数学生的中学时代。中学男女生之间的情感具体表现是:男女生之间喜欢单独来往,讨论问题,谈体己话,一起进食堂或一起回家。生活上乐于关心对方,人少或无旁人时相互嬉戏,相互支持一些学习用具和学习资料,甚至周末一起进电影院等等。中学男女生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是: 1、生理原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身体发育旺盛,特别是大脑的发育日趋成熟,具有复杂的思维能力,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同时受性激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河北省多所高校44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青年性格测试。结果表明:青年大学生在支配性、社会化、好印象、独立成就、灵活性、女性化六个变量上存在性别差异。从性别层面看,男生比女生更富有支配性,更容易有独立成就,更灵活,更有女性化倾向;女生比男生更易社会化,更容易产生好印象。从文理科别差异看,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更有支配性;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有进取能力,更有适意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河北省多所高校44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青年性格测试。结果表明:青年大学生在支配性、社会化、好印象、独立成就、灵活性、女性化六个变量上存在性别差异。从性别层面看,男生比女生更富有支配性,更容易有独立成就,更灵活,更有女性化倾向;女生比男生更易社会化,更容易产生好印象。从文理科别差异看,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更有支配性;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有进取能力,更有适意感。  相似文献   

6.
男孩子说话细声细气,忸怩作态;女生变得大大咧咧。粗犷泼辣,越来越多的孩子“中性化”。老师称.这是性别教育的缺失。为了让男生“更像个男子汉”。女孩更具有淑女气质.郑州十八中试行了新校规——28条“阳刚男生”标准.20条“秀慧女生”标准.并评出了22名“阳刚男生”、22名“秀慧女生”。(2月28日《河南商报》)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初中学生的宽恕特点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6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宽恕他人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八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宽恕他人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对宽恕他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亲分量表中的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分量表中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对宽恕自己有负向预测作用。由此可见,初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宽恕他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初中生宽恕他人的特质;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阻碍初中生宽恕他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进入中学后,数学难度逐渐加大,许多学生是因为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而产生了畏惧情绪,从而导致不愿学、不想学的念头。要想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喜欢学数学,在这方面数学老师的情感介入可以说起着关键作用。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倾真情。黄河大搜救 2004年7月6日下午19时.宁夏中卫市宣和中学高一(七)班11名学生相约来到黄河边玩耍。在追逐打闹、嬉笑逗乐中,两名女生双双滑落水中,不会游泳的她俩随即被湍急的水流卷入河中。此刻,胡天佑等4名男同学几乎同时跃入水中进行营救。幸好,黄河边摆渡的船工尚未收工,在其他同学的大声呼救下,船工和岸上的同学全力配合,成功救起了被河水卷走的两名女生。而此刻,潜入水中的4名男生却不见了踪影.  相似文献   

10.
以医学院医学及相关专业744名毕业生为对象,采用就业因素问卷调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表明:scl-90量表显示毕业生心理压力过大。方差分析结果就业过程中女生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外向型应对方式处理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的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就业有相关,但受医学专业知识影响,医学毕业生面对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就业预测效应不明显。结论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男生与女生对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受医学专业知识的影响,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于就业相关不明显;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存在一定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艾先立 《党课》2008,(7):92-94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对气味的认识或许还仅仅停留在好闻与难闻的表象上,但科学家们早就发现气味能使人兴奋,昆虫和动物在发情期也能通过空气传播自身分泌的“雌酮”和“雄酮”以吸引异性,我们将这两种物质统称为信息素。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名女大学生观察发现,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女生生理周期会趋于一致,包括朋友、室友甚至同一宿舍楼的女生,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2.
以医学院医学及相关专业744名毕业生为对象,采用就业因素问卷调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scl-90量表显示毕业生心理压力过大.方差分析结果就业过程中女生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外向型应对方式处理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的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就业有相关,但受医学专业知识影响,医学毕业生面对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就业预测效应不明显.结论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男生与女生对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受医学专业知识的影响,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于就业相关不明显;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存在一定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女生占学生人数的半数 ,认真做好女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校由于忽视了做好女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女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特点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对少数女生出现的思想问题没有及时疏导和解决 ,导致个别女生出走、自杀等悲剧的产生 ,如有的女生因成绩下降离家出走 ,有的女生因失恋而自杀。这方面的血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和重视做好女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女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学校党…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席卷而来,多元化的价值观正冲击着人们的心灵,这使得学校的传统德育方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中学的德育教育与客观现实产生了强烈反差,部分中学教师与学生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对此,中学德育工作者需要立足现实生活实际,弄清中学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把德育教育融入社会生活,并同中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结合,走出一条贴近生活、符合实际的德育教育路子。  相似文献   

15.
刘春华  ;强景  ;徐凌忠 《世纪桥》2008,(11):153-154
以医学院医学及相关专业744名毕业生为对象,采用就业因素问卷调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表明:scl-90量表显示毕业生心理压力过大。方差分析结果就业过程中女生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外向型应对方式处理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的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就业有相关,但受医学专业知识影响,医学毕业生面对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就业预测效应不明显。结论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男生与女生对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受医学专业知识的影响,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于就业相关不明显;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存在一定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医学院医学及相关专业744名毕业生为对象,采用就业因素问卷调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表明:scl-90量表显示毕业生心理压力过大.方差分析结果就业过程中女生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外向型应对方式处理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的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就业有相关,但受医学专业知识影响,医学毕业生面对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就业预测效应不明显.结论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男生与女生对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受医学专业知识的影响,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于就业相关不明显;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就业存在一定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普及初中教育,发展高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中学师资队伍。而青年教师的补充、稳定、提高,又是中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十年动乱的干扰,在中学教师队伍面临新老交替时期,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尤为重要。东城区十一所中学组成研究小组,对青年  相似文献   

18.
进入中学后,数学难度逐渐加大,许多学生是因为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而产生了畏惧情绪,从而导致不愿学、不想学的念头.要想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喜欢学数学,在这方面数学老师的情感介入可以说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7,(8)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情感,它是凝聚民族意志,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利用红色文化的"人、物、事、魂"等基因并渗透到中学政治课的教育教学,重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英雄人物教育、地方红色文化教育,是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完善德育过程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许多中学一直受高考升学率的困扰,这说明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一所中学,如何适应当前和今后国家四化发展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并从自己的条件出发办出特色,这是教育部门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北京八中对此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特将本文推荐给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