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生、民心是最大的基础,顺民心民意还是逆民心民意,成为王朝兴衰成败的检验标准。所以,圣贤力主治民者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怀揣着一种对民的畏惧和敬仰,这样才能确保国泰民安、江山无虞。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阶层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和社会力量,特别是,他们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方面他们在封建王朝及其政策的建树、封建国家机器的操作和运转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史表明:封建社会中以表现为国家利益比阶级利益为重的儒生官僚,如果能够在政治中居于主导地位,能够制约皇权的无限膨胀,就会导致政治清明,法制稳定,延长封建王朝的寿命。所以,古代中国总有“得士者得天下”的说法。另一方面,从社会限制方面看,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单一,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忧国忧民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思想传统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虽然他们都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虽然他们中确有少数人早已随历史的洪波而沉沦,然而从其主体上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浓烈的代国忧民意识。化国忧民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思想传统之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典型,他们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列强纷争,战乱频仍,百姓受涂炭,国家盼统一。这期间活跃在政治、军事、教育等领…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多是以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缓慢演进的。到了十九世纪,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人们的眼光也逐渐打破了民族、国家和地域的界限而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到了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已经走向国际化整体化。而随着电脑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更加连成一体,过去那种单一化的生活格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世界正以其整体的、错综复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  相似文献   

5.
天下大乱的三国时期,传统秩序的破坏和瓦解,为生活在专制压迫下的古代知识分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使文学作品表现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心态成为了可能。当罗贯中以如椽巨笔着力刻画活跃在那一时代政治军事舞台上形形色色的文武之士,特别是文士的时候,他也许不曾料到,他已经在血与火的亮色中留下了一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心灵之歌和心路史。这是《三国演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一中外学者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看法有很大差异。国内理论界一般认为,可以从学历、职称、工作性质和职业作用等方面界定知识分子,或者结合知识分子起源、社会功能、社会属性和社会特征等因素,认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素养,从事专业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包括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从事专业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内,才能算是知识分子。上述对知识分子的界定,主要侧重在制造知识、传播知识、接受知识和操作知识的层面。从纯描述性语义学角度究其涵义,它只是“读书人”的代词而已。国外学者对知识分子的界定在语义学层面上与国内学者歧义不大,但在哲学或社会学层面上,他  相似文献   

7.
知识时代来临的前奏谈论知识分子的文章和专著逐渐多起来了。大家关注知识分子问题我想这大概同知识时代正在向我们逼近这个问题有关。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这本书刚刚读毕;这书通过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学者们和1946年创办的《观察》周刊的撰稿者们的思想、学养和境遇,评论中国已经逝去了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作者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年青人,其亲身经历有限,但却能够尽其所能广泛搜集资料,勤加研究,其分析评论也大体客观平实,殊为难得。我重视的是这里提出了“五四“前后主要是“五四“以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几十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状况,主要涉及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思想倾向、事业及其所遭遇的命运。这自然是一个大题目。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国为了减少隐案,提高侦破工作效能,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法律,鼓励、引导甚至强迫民众协助、参与侦查活动,同时,办案官员因案施策,充分调动民众参与侦查破案的积极性,以实现侦查效能的最大化。这种民众意识的形成,一是由于民众自身的利益需求给司法官员的启示;二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及侦查资源匮乏的客观需求;三是由于后人对前人成功经验的学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9.
从康有为上书看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意识的觉醒宋德华在主要由知识分子(当时称之为士人)所促成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康有为上书皇帝①是格外令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从1888年《上清帝第一书》请求“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②到1898年9月21日政变当天最后代御史宋伯...  相似文献   

10.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0,26(2):100-104
历史意识(包括历史真实观念和史传叙事模式)是理解中国古代叙事艺术发展何以滞后(与诗歌等抒情艺术相比)的重要参照系.历史意识对中国古典小说命运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压抑了早期叙事--神话与史诗,制约了后期小说的虚构意识;但它同时也为古典小说提供了基本叙事素材和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1.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作为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参与的状况体现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状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两者政治参与主体、参与背景、参与途径、参与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其共同点在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紧密联系,其差异性在于与非公有制经济联系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李茜 《人民论坛》2012,(26):156-157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影响公共决策制订和执行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文章力图从参与动机、参与范式、主体意识、规定性因素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生成原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纵观古今,人们不难发现,不仅知识是促使社会繁荣、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知识阶层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社会生活中也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知识分子相信,他们的文化代表了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最古老深远的智慧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为了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超绝的贡献。所以,为了“明道救世”,他们无所畏惧,甚至可以抛却一切。这就是我所谓的知识分子的宗教意识。当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于上帝、神灵的信仰和崇拜,但却有着一种宗教式的狂热,有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公众参与反腐主要包括三种路径:一种是通过包括诽谤木、肺石与铜匦等形式在内的公众举报;另一种是通过"登闻鼓"形式进行的司法参与反腐;第三种是"民拿害民官吏"形式的公众直接惩治腐败。古代公众参与反腐的历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前提是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反腐;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激励制度;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根本是实现公众参与反腐的制度化与法治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广大青少年应形成不同于传统社会发展模式情况下的新的道德伦理规范。这种所谓的“新道德”思想,是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和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现阶段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弱化情势提出来的。通过历史与现实比较,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与道德伦理观念等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绩,但仍有一些缺憾,在诸多的研究中,"为了研究而研究"的作为对古文论本身的存在和价值产生了误读.因此,"回归原典",以求真的眼光审视古文论,应该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重要学理意识.[1]  相似文献   

17.
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分子,其身上独具一种迷人的人格魅力,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更是如此。这种人格魅力体现在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上。独立人格是知识分子诸多优秀品格之一。正是这种独立人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他既是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活动家。在长达40多年的官宦生涯中,他勤政务实,廉洁奉公,政绩突出,颇有政声,其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9.
吸引民众广泛参与是《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提出的目标之一,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北京大学生奥运参与和奥运信息意识的调查分析,以探寻北京大学生对奥林匹克参与度、所感受到的奥运宣传活动影响和奥运信息意识。以期促进奥运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为提高媒介奥运宣传影响力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常,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被认为应当从中国神话传说中溯源;实际上,其源头可能并不仅限于此——远古先民对祖先业绩的追述乃至对亲身经历往事的回忆等等也可以产生历史意识,甚至更有合理性。其次,中国史学家往往有意无意地将"传说"而非"神话"当作中国历史意识的源头,这也折射出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在中西方历史意识起源问题中的作用有某些差异;而实际上二者也确有明显区别。再者,"神话"和"传说"确非一回事,在寻觅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源头时,应该首先明确区分二者并辨别清楚它们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起源中的不同作用。另外,中国神话固然有明显被"历史化"的成分,而中国历史同样有被大量"神话化"的情形,因此,必须首先厘清中国各神话和历史事件的先后次序及彼此关系,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