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基本方针。党的十五大再次肯定和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已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如何创新制度,实现依法治国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现阶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首先必须解决有良法可依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包括:1.进一步重视对国外法律的研究和分析,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法律制…  相似文献   

2.
不了解他国的法律制度就等于不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有比较才能鉴别。我国和越南同处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有着相同的政治、历史背景,而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却有很大差别。要实现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律的完备必不可少。通过对辩护制度的立法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辩护制度在法律规定上存在的缺陷,以便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就不可能有依法治国的实践,所以。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强化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强化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保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简单地说,依法治国,是指各政党、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和依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宪法和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1997年 9月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而且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的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 ,“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是“法治”而非“人治”,“法治”…  相似文献   

6.
听证制度最早产生的法理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确认的“自然公正”原则 ,后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德国的行政法治原则也相应为其确立听证制度奠定了法律根据。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宪法确认的民主原则为我国确立听证制度提供法律根据。立法听证制度有为立法机关收集信息、实现直接民主体现民意、促进良法、协调利益关系、进行立法宣传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命题里 ,依法执政是根本 ,依法立法是前提 ,依法行政是关键 ,公正司法是保障。建立和发展依法治国的真实前提 ,必须检索和反思中国立法 ,对行政领域的立法进行全面检讨。重申立法有限的基本理念 ,实现对立法权的监督和制约 ,破除立法“本位”思想 ,确立立法平衡思维 ,摒弃法律万能观念 ,克服立法膨胀现象 ,消除重实体轻程序的立法倾向 ,明确程序立法方向 ,树立正确的法律制度的秩序观 ,维护立法统一和法律稳定 ,对于通过立法促进制度文明和“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善“政治生态”的主要途径在于制度和法律 新政府上台伊始,在强调治理“政治生态”、反腐的同时,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理论上讲,制度和法律同“政治文化”即“政治生态”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学习中体会到,在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宝库中依法治国是核心的内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坚持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特别是坚持实行依法治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反腐倡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必须把加强法制建设视为全局性大事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的问题是法制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就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为此,邓小平同志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国家没有法制不行。”他着重指出:“从全局来说,是加强法制。”“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这是现在和今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学会处理的新课题”。足见邓小平同志就是把加强法制建设视为全局性大事,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形成法制完备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根本保障。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依法治国、依法治会的首要前提。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套劳动法律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仍需不断调整完善,如提高法律刚性措施,对集体行动权进行立法,明确法律责任与罚则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深刻阐述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时代的到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只有抓住了依法行政这一中心环节,方能加快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到二○一○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事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和基层试点并驾齐驱。法治政府的建设,无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它意味着政府权力的行使以法律的授权为其边界,政府权利的运行得到了充分的监督和制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政府建设历程,主要以规范行政权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为标志,基本构建了法治政府所要求的制度前提,但是在行政法律体系的完备性、行政执法的规范性、行政监督的有效性以及行政责任的严格性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足,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法治政府的内在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制改革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有效的制度和制度安排是大部制顺利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以制度的视阈观之,大部制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完备的大部管理法律制度、构建良好有序的大部运行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大部制改革的新型行政文化。法律制度、运行机制和行政文化三位一体,构成了大部制“马车”上的“三轮驱动”,对于推动大部制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拍卖,亦称竞卖,它是指拍卖人以公开竞争的方法将标的物出售给出价最高的应买人的一种法律行为。拍卖是商品买卖的一种特殊形式,可分为任意拍卖与强制拍卖两种。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拍卖法律制度。我国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潮影响,商品生产和交换受到严重的限制,拍卖也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财产交换方式而遭禁止。以至在民事法律制度中,拍卖至今仍是一片空白。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立我国的拍卖法律制度已刻不容缓。为此,本文拟就拍卖的有关法律制度作些探讨,以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调处制度是我国古代实现“无讼”法律文化的一种司法制度,在处理社会纠纷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对调处制度在借鉴的同时予以革新和改造,完善我国现有的调解制度,使它既能适应现实解纷止争的需要,又不违背依法治国的方向,将构建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完美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没有司法公正,就不可能保护人民的正当权利,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也就更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依法行政的诸因素中,完善行政立法制度又是实现依法行政的法律基础。只有完善行政立法制度,才能从源头上、制度上保证依法行政的实行,维护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为此,我们必须①规范行政立法程序②扩大人大立法权限③充分吸纳和表达民意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借鉴"SSP范式"的理论分析框架,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制度构建目标应是,解决现行的制度缺陷,建构制度结构合理、符合制度安排的道德要求并且制度绩效良好的制度结构.从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要求来看,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制度构建应该处理好党内关系,以及执政党与国家立法机关、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并要有利于使政策转化为良法,保障转化过程具备程序正义.为了保证转化后的法律质量,有必要建立对拟转化为法律的"政策品质审查制度";为顺利衔接政策与法律两种规范形态,必须设立完备的执政党"立法建议制度";为了实现转化程序的正义并保障转化结果的理性,应当建立体现正当程序要求的"正当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的核心命题是“依宪治国”。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坚持依法执政。宪 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和 法律要求包括制度建设、法制化建设、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制化要求、“党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