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卢平 《先锋队》2013,(9):52-53
从《正道直行》、《民贵泰山》到新作《闲来笔潭》,退休后的吴官正同志笔耕不辍,遇事从容应对,睹微知著,不断地感悟人生,指引后人。歌德说: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闲来笔潭》就是一部极具特色的领导人著作,文风朴实、感人肺腑,通篇浸透了一个“真”字。阅读此书,心灵得到洗涤,确如正在和高尚的人对话一般,也感觉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范永海 《当代贵州》2013,(23):60-60
歌德说:"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拜读完吴官正同志撰写的《闲来笔潭》一书,深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永春同志推荐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阅读这本书用心良苦,很有意义。这本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话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休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虚实结合的虚构篇章。看似闲来之笔,潭内蕴涵深意。  相似文献   

3.
吴爱平 《当代贵州》2013,(22):62-62
今年5月去北京出差,偶得吴官正同志《闲来笔潭》一书,没想到拿起就放不下,工作之余不到一个月时间,连续看完了。掩卷沉思,全书透彻的人生感悟,别样的政治情怀,充满趣味、饱含睿智的真诚言说深深地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4.
吴官正 《求贤》2013,(5):56-59
五十年前,他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翘楚,获校长颁发优秀毕业生奖章;十年前,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位居政治局常委;现在,他已然是一位作家,写随笔、写散文,还写小说。近日,吴官正最新作品《闲来笔潭》出版,讲述了一位领导人的心灵随感。人民网读书频道独家首发《闲来笔潭》精彩书摘,再现吴官正“退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蒋大伍 《当代贵州》2014,(20):60-60
一次偶然机会,看到吴官正所著《闲来笔潭》,阅览部分章节后立即被其字里行间的质朴、细腻、深邃所吸引,受益匪浅。吴官正出生贫寒,从小历经磨难,为改变命运、实现抱负,从小就立志发奋读书。不管是大学毕业后到工厂做技术员,还是后来身居要职,他始终坚持读书学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爱好读书的习惯从未改变。这对我们基层领导干部来说,是很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正>吴官正同志的《闲来笔潭》,每读一次,感悟都有所不同。在个人修养上,官正同志是一个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严于约束自己,做到自重、自强、自省、自警、自励、自律,做人做事做官的道理都悟得很深。一、严于律己、自强不息官正同志出身寒门,在革命、建设年代,他历经磨难,住牛棚、愁学费、饿肚子,营养不良全身浮肿,求生不易、求学更难。青少年时期,饥寒交迫的他不仅勤劳肯干,放牛、犁地、割禾、车水样样都行,而且勤奋好学,后来以优异  相似文献   

7.
《求贤》2013,(5):60-60
吴宫正同志所著的《闲来笔潭》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讲述了吴宫正同志为官从政之道和人生哲理。人民网文化频道就该书的出版及细节,采访了人民出版社政治一部主任、该书的责任编辑张振明。  相似文献   

8.
吴官正同志的《闲来笔潭》的出版,让我们对他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他不为人知的许多经历。
  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让我们深受教育。吴官正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正值蒋南翔校长和学校提出和实现“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学生时代,他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清华毕业后,他响应党的号召,从工厂车间基层干起,到后来走上领导岗位直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党和国家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也受到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本书是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收录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样体裁文章和部分自绘画作。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与人  相似文献   

10.
陈晋 《学习导报》2013,(13):58-59
读《闲来笔潭》,感到是一部很独特的书。 这部书的独特,在于很自然地传达了作者的政治胸襟和人文情怀。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政治家写的书。作者吴官正是领导同志,他退休后写这本书,无论记事还是推断,无论抒情还是说理,始终体现了政治家的胸襟和风范。同时,这又是一部充满文化情趣的书,或者说是体现作者人文情怀的书。书中所收随笔、小说、绘画,体现了作为政治家的艺术旨趣和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说过,领导工作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就是作决策、作决定,用干部就是影响人、激励人心。吴官正在《闲来笔潭》中披露了他从政生涯中的一些重要经历,从中能够感悟到吴官正的决策和用人方面的领导艺术。决策决断的艺术领导决策是领导工作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12.
张国玉 《廉政瞭望》2013,(17):58-58
近日,吴官正的《闲来笔潭》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首次披露了他从政道路上的一些重要经历,从中能够感悟到吴官正决策、为政方面的领导艺术,尤其是批评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了一个好局。“只有深刻认识,才能增强启觉”,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在思想上高度警醒,在认识上迅速跟进,找到应有的感觉,进入应有的状态。何以体民情,何以会民意,何以暖民心?近日,笔者在拜读吴官正同志著作《闲来笔潭》中,深深感受到一名共产党人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一位人民公仆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14.
《党员干部之友》2013,(7):61-61
《闲来笔潭》吴官正著人民出版社本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谈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虚实结合的虚构篇章。读来或使人感慨,或令人称奇,或怡人心智,或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了一个好局。"只有深刻认识,才能增强自觉",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在思想上高度警醒,在认识上迅速跟进,找到应有的感觉,进入应有的状态。何以体民情,何以会民意,何以暖民心?近日,笔者在拜读吴官正同志著作《闲来笔潭》中,深深感受到一名共产党人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一位人民公仆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红薯",吴官正同志在书中,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体恤、关爱之情跃然纸上。"衙斋卧听萧萧竹,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闲来笔潭》作者:吴官正出版:人民出版社该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撰写的回忆、随笔、散文、对话等多类文章,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体现出作者不断求知求真的崇高精神追求,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该书的审美与人文趣味。  相似文献   

17.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3,(6):63-63
《闲来笔潭》 本书是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收录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样体裁文章和部分自绘画作。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r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与人文趣味。全书内容鲜活,文理交融,意境别致,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兼具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个人著作,读来益人心智、怡人心性。  相似文献   

18.
正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县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以《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为阵地,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以笔代剑展锋芒,积极宣传团结抗战,谴责投降卖国行为,在战火纷飞中唤起了中华  相似文献   

19.
近日,吴官正的《闲来笔潭》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首次披露了他从政道路上的一些重要经历,从中能够感悟到吴官正决策、为政方面的领导艺术,尤其是批评人的艺术。领导者首先要领方向,使下级明白前进的方向,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当下级的行为与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及时纠正偏差,乃至批评就必不可少了。但领导者纠正下级偏差、批评下级的时候要讲究领导艺术。吴官正批评人,就很妙。一次,吴官正乘车去平阴,看到本来身披绿装的山,被挖得千疮百孔,心情沉重,就问身旁的时任济南市市长谢玉堂:"你知道愚公是哪里人吗?"谢玉堂回答说:"大概是河南人吧?真说不准。"吴官正又问:"愚公的后代现在何处?"大家愕然。吴官正接着说:"愚公是河南济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出,要做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做人的哲理,发人深省。我们从白求恩、张思德、雷锋、孔繁森等人的身上也可以看出,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毫不利己、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