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向来是一对矛盾,这在空间信息面向公众服务时犹为突出.从社区信息化的角度,探讨了构筑公众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
从数字城市中的电子政务建设角度,详细阐述了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相关概念、分级、分类等基本理论,系统介绍了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重点探讨了北京市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管理、共享服务与应用模式,为建设城市级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综合减灾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防灾、抗灾、救灾、恢复、教育、保险与综合管理,每个过程都与地理空间信息密切相关,可见,地理空间信息分析和处理是减灾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综合减灾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灾害管理工作的要求,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资源管理体制,资源共享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有待于出台和完善,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存在着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壁垒,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综合减灾能力的提高。共享分类分析我国综合减灾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特…  相似文献   

4.
甬政发[2012]1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宁波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职责认真组织实施。2012年11月19日宁波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理信息共享管理,提高地理信息服水平,推进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高效应用,促进智慧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浙江省地理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宁波市测绘管理办》、《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理信息的建设维护、共享用、安全保障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地理信息共享服务是指根据经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通过宁波市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和宁波市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间信息共享利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使整个网内的企业实现资源有效整合,运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信息共享成本的增加。将智能空间引入物联网,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间信息共享利益模型,运用博弈思想,说明信息共享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激励机制对信息共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重点探讨了个人信用信息的5种共享服务模式: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公开、个人信用信息增值开发、个人信用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7.
善治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公共关系中公共信息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湘宜 《前沿》2013,(6):27-28
政府的公共关系的实质是政府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信息经由一定的渠道传递给公众,公众再把自己的意识、建议、选择反馈给政府,而达到彼此的认同和理解。政府与公众彼此建立信息共享的模式是政府公关的核心环节。本文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政府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善治的核心思想认为应构建以多元的信源、以信息集结中心为中介的传播渠道和高素质的接受者共同组成的立体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环境信息流网络支撑。我国的环境信息流网络建设,重视计算机、通讯设施、监测设备等硬件的配置,忽视部门内部、部门间、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共享、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等信息机制的建设,导致环境信息流网络的服务功能严重不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9.
要加快沈阳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必须要从上到下构建统一的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门户网站,整合原有信息系统,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解决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把该共享的信息完全共享,电子政务才会更有效。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要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政务主导,突出实效,防止盲目建设。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讲求效益,关注成本、收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蔡强 《求索》2005,(10):94-96
本文首先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出发,分析了公众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中所需的必要条件;借鉴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模式和机制运行经验,针对社区公众参与意识、公众参与微观基础以及相应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政府职能等公众参与微观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区公众参与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是一个将政府工作标准化、服务化、信息化、网络化、公开化的系统工程。电子政务提供科学决策、监管控制、大众服务的功能,信息安全是其成功的保证。解决好信息共享与保密性的关系、开放性与保护隐私的关系、互联性与局部隔离的关系,是实现安全电子政务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以统筹协调、突出应用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扬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扬州市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发展的规划:深入推进以提高政府管控水平、提升资源整合效能和保障服务民生为宗旨的电子政务建设,形成以公民和企业为中心、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李明 《电子政务》2014,(6):10-19
概述了大数据技术对于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作用,分析了数据自身属性、管理壁垒等信息共享障碍对大数据技术实施的影响;评述了公共安全领域中数据信息共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数据信息共享基础建设、强化管理、增强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信息共享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响应模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为核心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应急响应信息传播模式,形成新的应急响应单元。伴随这一新变化,传统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在管理意识、信息渠道建设、信息沟通模式等方面面临根本性变革。新媒体时代应急响应体系的核心机理和发展方向是"在线社区响应网",将公众在线应急响应网络纳入应急响应体系,从而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应急信息平台为支持,实现公众和专业应急机构的有效沟通、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新机制,这是未来应急体系建设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说明了"信息共享"一词的含义,认为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网络信息共享是一种"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就是人人把自己所生产创造的信息放在网上,然后人人可以从网上取下你所需要的信息.共享的总的框架是,应该逐步扩大公共信息域,就是在网上搞个域,这个域是公共建的,将大家认为可以共享的信息都放到里面,由政府推动,逐步扩大的一个公共信息域.对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应以现在中央的执政理念一以人为本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郑岚 《人民论坛》2011,(10):246-247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新兴的民主形式,在近年来的社区治理中表现活跃。在我国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中,存在着政府信息不公开、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不良和公众参与配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和扩大公众参与基层社会建设,政府应给予公众广泛的知情权,并进行制度和法律保障建设,切实落实公众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国际化社区公众参与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化社区公众参与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意味着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社区这一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本质性规定的回归。当前国际化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与否,最终取决于社区参与机制的制度化与政府治理体制的转变。为此,必须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破除体制障碍不断推进国际化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现状,简要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流程,提出了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基本构想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08,(9):3-3
在信息化时代,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和共建共享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期"人物·视点"栏目特约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教授和情报专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委会副主任徐如镜研究员,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方面面进行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政府信息化管理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共享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从分析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需求的多样性入手 ,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产生、加工、存储、共享、再加工、再共享的全过程 ,指出政府信息资源事实上存在两个阶段的共享。对此 ,本文提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应当树立“分类共享”的观点 ,并在公共物品理论的基础上 ,把政府信息产品或服务分成两大类 ,即纯公共信息和准公共信息。根据准公共信息在竞争性上存在的差别 ,又进一步细分为弱竞争信息和强竞争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提出 ,纯公共信息应免费共享 ;弱竞争信息通过向消费者收取一定比例的成本费共享 ;强竞争信息由信息企业通过市场定价的方式向消费者收费 ,提供有偿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