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朝核协议签订以来,朝鲜半岛形势仍不时出现紧张。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南北双方对立与互不信任依然严重。但同时,缓和的努力并未中断。南北民间交流和经贸往来进一步发展。对话与协商更受到各方重视,和平与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大。周边环境变化和大国调整政策是缓和的有利条件,南北各自的利益需求是驱动双方继续接触的重要原因。今后一个时期内,“四方会议”进程将决定半岛形势变化与格局形成。但“四方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尚有许多困难。并且离不开南北关系的缓和。目前南北双方都面临着新的选择和机会。如双方都能把握时机.南北关系可能出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亚地区内部一体化进程重新升温,主要得益于各国集中精力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较大改善、乌兹别克斯坦调整对外政策和中俄在中亚加强协作。与此同时,受阿富汗局势、大国竞争以及中亚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等因素影响,中亚一体化道路仍困难重重。与其他独联体成员因独联体发展缓慢而另起炉灶不同的是,中亚发展内部一体化合作总体有利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合作,有助于探索实践"上海精神",二者相互促进,而不是掣肘。中亚地区内部一体化是顺应形势需求的自然进程,符合上海合作组织追求的合作目标。  相似文献   

3.
金大中政府面临的政治、经济及外交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大中政权目前面临着很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政权基础薄弱 ,潜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 ;金融、经济危机仍很严重 ,为重振经济要进行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金融三大改革 ;在这种形势下 ,金大中将采取“务实”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强化韩美同盟关系 ;缓和南北双方紧张关系 ,谋求和平、和解与合作 ;进一步加深韩日关系 ,但近期内在有争议的问题上不会有重大突破 ;更加重视对华关系 ,但谋求国际经济援助也成为近期内外交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因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矛盾尖锐化而形成的持续紧张动荡的国际形势,在今年上半年并没有多大变化。影响全球形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全球经济形势前景不容乐观根据世界银行近日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慢于去年,预测增速为 2.2%,低于去年的 2.3%,也低于年初预期的 2.4%。其列举的理由是欧洲经济衰退的深度超过预期和一些新兴经  相似文献   

5.
处于紧张状态的中美洲地区形势,1986年仍不容乐观。只要造成危机的内外部因素不发生实质变化,该地区仍将紧张动荡。美入侵尼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排除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该地区总的形势有可能是时紧时缓,起伏不定。  相似文献   

6.
2017年以来,朝鲜半岛形势持续紧张、危机不断,然“斗而不破”,整体形势既未出现对话、缓和的局面,也未由口诛笔伐和相互叫板恶化至兵戎相见的地步。但随着半岛相关国家的角逐愈趋激烈,形势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年代。在此期间,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由紧张转趋缓和,世界许多国家先后不同程度地内向,把发展经济和科技摆在首位,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以调整、改革为手段、以提高综合国力为目标的全面竞赛。这场竞赛很可能贯穿整个90年代,并对下一个世纪的世界力量对比及各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产生决定性影响。我国的体制改革正处在这一世界性深刻变动的关键时期,因此  相似文献   

8.
1999年初巴西发生了空前的金融动荡。这次金融动荡对巴西经济和金融形势都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巴西政府适时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因而在短时间内克服了金融动荡的影响,逐步稳定了经济和金融形势。从国际因素来看,东南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炒家的炒作是巴西金融动荡的主要外部原因。在东南亚和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后,国际炒家立即大造舆论,将目标指向巴西。投资于巴西股市的外国投资者和在巴西直接投资的外国企业家犹如惊弓之鸟,对巴西未来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发展丧失信心,纷纷从巴西撤资,导致股票市场的大幅度…  相似文献   

9.
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完全改变了本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这标志着亚太地区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也应该看到,本地区不仅出现了加剧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新因素,而且原有的某些潜在危险因素远未消除,其中朝鲜问题就是一个。四十年前,朝鲜被人为分裂为两部分。停战之后,朝鲜半岛上虽未重燃战火,却一直长期笼罩着紧张气氛。这既给朝鲜人民带来了不安,也影响着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北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马英九政府对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促成了台海局势由紧张对峙到逐步缓和。台海局势缓和不仅缓解了台湾岛内及国际反华分裂势力蓄意利用"台湾牌"造成的东北亚地区紧张形势;而且为海峡两岸与东北亚地区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实践证明:由于台湾地缘具有的重要性,台海局势缓和是直接关系到海峡两岸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从2001年“9·11”事件发生美国极力推进反恐战争以来,国际社会尽管作出种种反恐努力,但效果令人沮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难以受到根本遏止,国际社会依然面临反恐与反霸的双重重任,并陷入越反越恐的悖论和困境之中。2005年7月以来,一度显得相对缓和的国际安全形势重新紧张。伦敦两次发生恐怖爆炸,随后埃及、黎巴嫩、孟加拉国、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也有程度不同的恐怖袭击发生,伊拉克的安全形势更是持续恶化,不断造成恶性伤亡。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东北亚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东北亚经济形势持续好转,其主要表现是设备投资出现增长,个人消费缓慢启动并有所增长,公共投资、出口大幅度增长,外来投资大量增加,对外投资增长强劲,大企业收益状况良好,多数国家失业率有所下降等。由此对2000年及21世纪初的东北亚经济指标作出了比较乐观的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共同因素主要是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体制大变革,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和中国经济持续走强,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明显缓和等因素。而影响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消极因素则是石油涨价、企业资金短缺和国家财政困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朝鲜半岛形势的发展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影响朝鲜半岛走向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半岛内部的南北关系,围绕着半岛的四大国关系。而从长远来看,在这四大国关系中,中美关系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最为深远。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一百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变化寺胆鲜半岛的影响,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中美关系都直接影响了朝鲜半岛国家在安保、外交等各个方面的选择。中美关系是理解朝鲜半岛发展的一组最为关键的外部因素,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将无法真正理解朝鲜半岛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美俄中亚争夺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亚形势和地缘战略态势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中亚总体形势在趋于缓和、稳定的基本局面下,出现紧张、动荡,一些国家甚至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和政局剧变.美俄在该地区的争夺态势发生新的变化,美国退居下风,俄罗斯重新占据中亚地缘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主义和国家民族主义是决定苏东关系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矛盾、对立、斗争,又相互联系渗透、互动。在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的苏东关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国际主义因素愈来愈淡,国家民族主义色彩越来越浓。但仍不能因此而全盘否认它们相互关系中共同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际主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国家民族主义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双重的,因此,苏东同盟的建立,不能完全归结为苏联和斯大林、苏东同盟的瓦解,也不能完全归因于苏联与戈尔巴乔夫。东欧因素也起了作用,尽管苏联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拉丁美洲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其基本态势是:经济有所增长,但势头非常微弱,增幅低于1984年;困难有所缓解,但还有不少紧张因素;条件有某些改善,但仍相当严峻。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国家迈出的步子较大,而有的国家则步履艰难,甚至出现倒退;有些方面的情况好一些,而有些方面则呈恶化趋势。从整个地区的情况看,这一年的经济发展没有取得重大进步,还是徘徊在回升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7.
董磊 《国际资料信息》2009,(12):34-36,40
各国国家领导人通常是本国对外战略的最主要决策者,而对外战略决策者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的国际政治观。所谓“国际政治观”,是指由国家领导人或决策者对国际政治的一些基本看法和观点构成的整体性思维体系。不同的决策者因其国际政治观的差别,对同样的存在往往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判断,并最终形成不同的政策倾向。领导人或决策者的国际政治观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因素紧密相连,并因个人生长环境、教育背景、政治经历等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苏共的执政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执政模式,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关于苏共高度集权执政模式形成的原因,文章着重讨论了苏共高度集权执政模式形成中的国际政治因素。一个基本的观点是:苏共所秉承的“世界革命”理念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直接导致了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的紧张关系。这种与资本主义国问的紧张关系成为苏共对国家全面领导的政治体制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朝鲜半岛局势动荡,重要事件频仍,其中李明博宣誓就任韩国新总统、韩国对朝政策发生改变、南北关系再度紧张并陷入僵局、朝核问题取得一定程度进展、国际上对金正日健康及其接班人强烈关注以及韩国牛肉风波、韩国金融危机等尤为突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及其演化对朝鲜半岛乃至周边地区形势变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峰会谈后朝半岛军事形势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对立双方都有缓和关系的诚意和意向,军事形势正在趋于缓和;二是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双方的军事对抗局面尚未发生根本变化。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治理念上的对立成为难以消除军事对峙的主要障碍,二是双方严重的互不信任严重制约双方实现国事和解,三是悬而未解的现实问题仍是影响双方军事关系发展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