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推进村民自治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从实际出发,针对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不断加强党对村民自治工作的领导,加大对村民自治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理顺各种关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有效推进村民自治,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完善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抓实抓好。要大力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意识,着力推进村民自治中“四大民主”的科学化、法制化进程,努力优化村民自治中的各种关系,建立高效能的农村社会整合机制,为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成都市今年为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所作的重要探索。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对农村的管理方式和治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农村治理基本制度的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着某些制约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突出问题,亟需破解。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对如何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村级党组织领导法治化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在乡村治理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途径,对于坚持和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导,保证村民自治的有效运行,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推进村级党组织领导法治化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完善村级民主决策的法律机制,通过合法途径将村级党组织的意志上升为村庄的公共意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为坚持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和支持村民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职权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村民自治从1980年广西合寨村农民群众首创,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农村社会基本政治制度。但由于受农村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做法。有的人认…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作为村民参与管理的农村政治制度,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村民自治赋予了村民更多的话语权。在村民自治背景下健全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确保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大农村通过直接民主选举村委会 ,对于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 ,必须建立必要的修错机制 ,进行修错 ,以便把选上去的坏人、庸人换下去 ,让好人、能人担任村级领导 ,从而促进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作为基层秩序规范机制之一,深刻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一方面,村民自治的积极品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乡土支持;另一方面,村民自治的消极陋习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内部阻碍。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村民自治必然要借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破解困境:破解自治化与行政化的冲突、程序与功效的缺陷、自我治理疲力难题。为此,要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合理发挥政府作用,主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利用发展窗口,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取得长足发展。但村民自治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围绕村民自治权益的各类违规违法和侵权行为频发,相关法律救济制度有待完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矛盾化解渠道不畅、村民自治领域上访事件增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村民自治的有关权利(力)界限、健全乡级人大监督纠错机制、完善法律救济机制,促进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和广大农村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完善村民自治 ,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课题 ,从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实施中的特点及其情况看 ,要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必须在完善民主制度 ,规范工作机制和加强领导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村民自治异化及其法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实践中由于制度设计、传统体制的惯性和自治主体素质等多方面原因使其在自治主体、功能和权力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异化现象.克服村民自治异化,不仅要完善制度供给,强化组织保障;而且还要贯彻村务公开,加强程序保障,建立有效的司法保障机制;更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提高村民自治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村民自治因具有竞争、参与和自主机制而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制度化参与 ,增强农村资源动员能力 ,避免危害农民利益的不良决策 ,重建社区内在规范体系 ,有效约束村组干部不良行为 ,抵制乡镇过度提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我国的公民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孕育、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来,我国公民社会迅速崛起,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助于确认个人的价值和公民的社会地位,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实现社会自治;但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兴起,也给中国社会发展、党的执政建设等多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村民自治中实现对权利的司法救济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村民自治中权利的司法救济却面临困境,一方面是村民自治中权利的非司法救济途径表现出各种缺陷和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司法救济途径的尴尬和无可奈何。为此,必须构建我国村民自治中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以保障村民自治中各项权利的实现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宪政应当是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基层治理的创新和变革具有鲜明的宪政内涵和宪政特性。基层的治理变革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进行自治制度的革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独特的宪政路径和明确的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16.
律师自治的含义、分类、依据和意义对于律师自治来说是一个本体论的问题,只有把这些本体论的问题先搞清楚,才能对如何实现律师自治等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首先从自治的概念入手,对律师自治进行分类。其次,对律师自治的哲学依据、法理依据和客观依据逐一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律师自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区自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前的社区自治存在着结构性困境 ,主要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 ,行政化倾向严重和居民社区参与意识孱弱。制度建设 ,自治组织建设与重塑 ,社区教育、培养公民的社区意识 ,是完善社区自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贠栋 《工会论坛》2014,(3):70-72
大型居住社区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新型社区,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该类型社区的迁入居民脱离了原有的组织体系,融入新构建的组织体系中,如何实现社区居民融合,促进社区自我治理都是大型居住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这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社区治理多元机制,在社区治理角色、治理方式、治理功能等方面实现职能的调整与转变。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社区稳定长效机制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组织领导、政策、制度、法律、经费、物资与设施设备等多种要素的协调作用与有力保障。组织领导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实施的主导要素,政策、制度、法律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实施的规则要素,经费与物资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实施的物质支持要素。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政治体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作应遵循公共权力运作、民主政治运作、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规律,以体现时代对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出的新要求。应从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入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