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少数民族牧业地区,更新观念,坚持用有计划商品经济思想指导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处于草原地带,有草原面积11,500多万亩, 占全省草原面积的56%。畜牧业是我省民族地区特别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阿克赛、肃北、肃南、天祝等自治县的最大优势,是这些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大力开发草原资源,发展畜  相似文献   

2.
商品经济是在竞争中发展的经济。商品的竞争,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发展商品生产不行,发展商品生产不依靠科学技术不行。但是由于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交通、信息十分闭塞,科技基础设施薄弱,人才不配套,对科学技术的吸收能力差,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如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在中央科技政策的指引下,根据全国的总体要求,采取变通的办法,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方向和特殊的政策措施,更好地依靠科技进步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刘洋睿  张宝成 《前沿》2014,(17):164-167
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睦对于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保障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基本现状研究和对加强少数民族公民教育对公民身份认同以及国家认同重要意义的叙述,提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培养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前沿》1999,(3)
《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研究》课题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条件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体制的转变既给民族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仍处在自然经济主导地位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当前,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课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根本转变的一个关键。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相比之下,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发达地区及沿海舰地区的差距出现了逐渐拉大的趋势,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士的普遍关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迟缓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这些分析无疑都是有道理的,提出的种种对策也很有价值。但是,一个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似乎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果对此不能及时地引起重视,那么,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将继续迟缓下去。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是我国政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及其政治生态学的观点看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系统之外必然存在着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对少数民族基层政权系统的活动内容及方式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制约和影响。少数民族基层政权系统的活动必须充分估计与认识这种制约和影响 ,才能更有效地改造环境要素 ,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8.
如何解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黎族苗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问题?不少论者都是从改变生产结构,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商品经济方面去探讨,很少有直接从生产力水平的角度研究问题。笔者从阿基米德“如果世界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动”的名言中得到启示,认为,要实现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首先必须正确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从而寻找“撬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努力在这一“支点”上下功夫。那么如何认识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寻找到发展的“支点”呢?笔者认为:一、海南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9.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贵州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和蕴藏着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成为反贫困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依托,本文通过对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与反贫困SWOT模式分析,提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范景萍 《前沿》2014,(7):85-86
习惯法作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形式,在调整社会关系,促进民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探讨和研究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于理解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有其重要意义,我们要挖掘其内在的魅力和潜在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当代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民族经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对于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在发展民族经济中,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试就商品经济在发展民族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谈一些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明代今云南西部的保山到南部的元江一带,仍被人们视为汉朝初年的“西南夷”。原因是这一带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还非常落后。不过,这带地区气候炎湿,物产丰富,矿藏特多。在当时全国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疏稀出现的情况下,如能合理利用,积极开发,本来是可以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帮助下,迅速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的。西南部的班洪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  相似文献   

13.
五、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汉文化对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明代以前,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关系松弛,经济关系闭塞,汉文化的影响浅微;明王朝在贵州建省之后,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特别是施行屯田,相当多的汉族军民相继迁入,使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有了明显的增进;明末至清前期,封建王朝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次第推行“改土归流”之后,清水江下游的地主经济和以木材为主产品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量汉族商人远涉千里涌入屏锦地区,使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呈现突进态势。  相似文献   

14.
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在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中不断发展,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已开始向非农业方面转移,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速度还不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子迈得还不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现农村经济由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转化;由单一的、不合理的农业经济向综合的、全面的农  相似文献   

15.
蒋琳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99-102
贵州省是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业既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县保险的发展,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保险现状进行了综合调研,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公共关系在我国目前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许多人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许多企业在设置公共关系机构。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还需要人们去做开创性工作,去倡导和发展公共关系。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处于封闭半封闭式的结构之中,因而一般企业的观念中根本不存在公共关系概念,也就不可能去自觉地运用公共关系扩大企业影响,发展企业经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促使封闭的民族经济逐步对外开放,产品也逐渐  相似文献   

17.
边疆地区一般来说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的不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央以及各省对不发达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和自身的努力 ,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迅速得到发展 ,相应的小城镇建设也加快了。如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一批新兴的小城镇正在崛起 ,由此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等方面的转变 ,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 ,边疆民族地区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缩小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距 ,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 ,边疆民族地区在小城镇的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各级领导缺乏城镇意识、存在建设与管理的无序混乱、重复浪费、反复折腾等等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 ,不但小城镇建设无法加快 ,将制约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甚至还会走入建设和管理的误区 ,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思考之一 :意识 ,对于组织领导小城镇建设至关重要边疆民族地区的干部从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计划经济转向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抓农村经济转向抓城市经济 ,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性 ,缺乏城镇意识和商品经济意...  相似文献   

18.
唐春忠 《创造》2001,(3):36-37
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队伍,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主要措施。当前,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格局的发展变化,国内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社会的转型,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状况与当地发展、时代要求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步伐,加大建设力度,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的和睦共处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例,对边境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的有效重构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有效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革命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没有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基础,要彻底改变少数民族的贫穷、落后面貌,彻底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事实上的不平等,是不可能的。没有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科学的大发展,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大发展,少数民族的彻底解放,也是不可能的。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最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所有制问题,商品经济问题,民族经济的自主权以及其他民族经济政策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