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屹云 《法国研究》2005,(2):127-136
一、欧元区单一货币体制 根据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的<马约>,欧盟成员国向货币联盟过渡的具体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起(先于该条约的签署而启动)到1993年12月31日结束,各成员国应取消一切资本管制,保证成员国之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强化货币协调来维持欧洲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欧洲经货联盟(EMU)和欧元的引入对欧元区不同类型成员国货币权力具有不同的影响,EMU的宏观经济治理机制及其货币升值倾向为以德国为代表的"协调的市场经济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货币权力,同时却限制了PIGS等"混合市场经济国家"的政策空间,并在汇率决策和国际收支平衡管理两个层面强化了欧元区内部货币权力的不均衡。欧元区货币权力结构的失衡也与区内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继平 《德国研究》2004,19(1):51-51
欧元区内12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欧盟统计局于3月4日在卢森堡宣布,继2002年增长0.9%之后,2003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降为0.4%。欧盟统计局还称,这样,2003年成为1999年共同货币引入以来欧元区12个成员国经济发展最差的一年。 欧盟(以15国计)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0.7%(2002年为1.0%)。根据联邦统计局以前公布的数字,德国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务可持续均衡模型,根据该模型推导出四个基本命题来阐述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如果欧元区成员国债券利率大于实际经济增长率,该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会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政府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由原有债务水平和政府信誉高低决定;加入单一货币区后一国政府可维持的均衡债务水平下降;如果政府实际债务水平超过最大可维持债务水平,债务水平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1,16(3):10-13
从费舍尔柏林演讲到施罗德提出激进的改革提案 ,欧盟领导人就欧盟发展进程和方向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针锋相对的辩论 ,中心内容围绕着欧盟机构设置的结构框架、共同体与成员国之间的职权划分、是否立宪、欧盟总体目标以及民主建设等多个方面。这场辩论在暴露出成员国观点分歧的同时 ,有助于及时确定欧盟发展方向、目标以及理顺共同体与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巩固欧盟这一多级体系下的超国家机构。  相似文献   

6.
胡琨 《欧洲研究》2012,(6):87-101,166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流动性紧张久拖不决,并演变为信心危机,欧洲中央银行是否会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能成为当前学界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本文从梳理"最后贷款人"概念入手,在欧元区特有的经济治理模式和法律框架基础上,分析欧洲央行以及其他现有机构充当欧元区最后贷款人的可能性,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直接货币交易(OMT)购债计划的出台,欧洲中央银行与欧洲稳定机制(ESM)将创造性地共同扮演欧元区最后贷款人角色。  相似文献   

7.
欧元区扩大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5月1日,欧盟又吸纳了十个新成员国。新成员国在入盟时已经承诺,一旦达到加入货币联盟的各项标准,将立即引入欧元。本文试图分析欧元区扩大后,由于各成员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差异增大而对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并采用泰勒规则作为分析框架。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新成员国很可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这将由老成员国所面临的经济紧缩效应来平衡。  相似文献   

8.
《欧洲研究》2021,39(1):1-27
经验数据和理论逻辑都表明组建最优货币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趋同和一体化,但是外部冲击可能会使这个趋势逆转。本文试图扩展考察的时间视野,避免仅依据短期趋势进行研判并给出一般性结论,分析造成一体化波动的深层次原因,进而说明欧元区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可能挑战。研究发现,由于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方面的差异,相同的外部冲击会给各成员国带来不同的影响,但最终会回到原有的趋同路径上。本文还提出了一个波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各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说明。由于成员国的结构性差异和外部冲击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欧元区将呈现出波动发展的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欧元区也面临持续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周华 《德国研究》2006,21(3):20-23
本研究基于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借鉴引力模型,采用欧盟14个成员国的面板数据,评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欧盟成员国的趋同标准(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财政政策、债务)对欧盟最优货币区内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财政政策、债务的趋同对于欧盟最优货币区内生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英国即将退出欧盟,丹麦将是唯一选择留在单一货币区之外的国家。根据入盟条约,其他所有尚未采用欧元作为货币的成员国都有权利、也有义务选择加入欧元区。加入欧元区的条件是满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所有五项趋同标准,并确保本国立法与欧盟法律法规(acquis communautaire)——或者说欧盟法律秩序——相符。对欧元区候选国而言,最大的困难是要满足与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预算赤字有关的财政标准。如果未能满足这些标准,欧盟委员会将启动过度赤字程序。当前,这一程序适用于法国、西班牙与英国。2015年,对波兰的过度赤字程序被解除,但无法确保2020年后不会重启该程序,这是因为波兰存在金融部门赤字再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这一门槛的风险。预计到2020年代,包括丹麦在内,当前所有仍在使用本国货币的国家都将被纳入欧洲货币联盟,同时欧盟将继续扩大以吸收新成员国,欧元区也将被扩大。虽然这一问题并不完全确定,但我们仍有必要假设欧元能够克服目前的困难并将更为强大,尽管某些国家——特别是波兰——所持的欧洲怀疑主义不仅在经济层面上站不住脚,而且不利于欧元区的扩大。  相似文献   

11.
欧元诞生15年来,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而言,欧洲货币联盟内部的一体化进展可谓迅猛。作为欧元区专属货币政策机构的欧洲中央银行亦在不断进行调整,以应对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本文从欧元区建立之后欧洲金融与货币一体化入手,分析欧洲中央银行机制变迁的缘由、具体表现及影响,以期深化和扩展对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及其走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结构差异及外部冲击的影响,欧元区成员国之间始终存在较大的通胀差异。导致通胀差异的因素既包括成员国自身因素,也包括欧元区机制设计的因素。长期看来,后者可能会继续推动和维持通胀差异。本文从通胀差异的影响机制出发,分析通胀差异对出口竞争力及贸易账户平衡、成员国债务构成、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失衡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得出,机制因素导致的欧元区持续通胀差异可能给欧元区经济失衡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机制改革着手,降低欧元区通胀差异对经济体系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一对重大的内在矛盾 ,即超国家和国家间的职能分割必然会导致两个决策层次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目标和政策冲突 ,并可能最终导致超国家失灵。作为国家治理延伸的产物 ,欧盟的超国家层面只能从成员国的有限让渡中形成自己的职能范围。但是 ,这同时也把原来统一从属于国家的政府职能领域条块分割到了超国家和国家两个决策中心手中 ,从而造成割裂职能领域间有机联系和治理失调的风险 ,考虑到民族国家在欧盟内部的主导性地位 ,这完全可能带来超国家失灵的严重后果。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失灵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从德国的视角看,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PIIGS国家("欧猪国家")在享受超出自身收入水平的生活方式上走得太远,导致其政府的持续预算赤字。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持不同见解,他认为成员国的竞争力差异以及加入共同货币区导致的政策工具的丧失使得欧元已经失败。德国政府相信有两个政策工具可以解决危机:第一,制定强制所有成员国采取预算紧缩的财政协议;第二,创建一个基金用以救助受到破产威胁的成员国政府。包括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和赋予欧洲中央银行以最后贷款人地位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被德国政府拒绝了。德国政府强烈反对将欧元区转化为转移支付联盟。而由德国政府提出的政策措施也都归于失败,因为预算紧缩政策导致了"欧猪国家"的经济负增长,进而加大了其减少公债的难度。在德国政府看来,为保证"欧猪国家"不放松降低财政赤字的努力,继续保持金融市场上的压力是必要的。笔者认为,除非德国政府采取针对经济弱国的更加合作的态度,否则欧元区将极有可能归于终结。  相似文献   

15.
在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分散的欧元区内,成员国面对非对称冲击时往往会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等措施来刺激经济。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否起到了刺激本国经济的作用?对欧元区内其他成员国有无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使用贸易关联矩阵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成员国的欧元区GVAR模型,并基于这些国家1990年一季度至2012年四季度的数据对成员国的财政溢出效应进行检验。通过分析各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对单个成员国以及欧元区整体政府支出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发现部分成员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增加本国产出的同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若多个成员国同时增加政府支出,将导致各国GDP普遍下降。因此,有必要对成员国的财政政策进行有效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欧盟环境政策从积极应对环境问题,逐步发展到由环境推动其技术、经济、贸易,以及政治等全面的全球战略,同时环境政策也从共同市场的衍生品走向较完备的独立体系。政策目标的有效性使欧盟的国际地位及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政策成为欧盟谋求全球竞争力和战略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目前拥有27个成员国的超国家组织,欧盟如何确保环境政策目标从欧盟层面到成员国,再到地方的传导和实施?本文在简要梳理欧盟环境政策目标演进的基础上,对确保欧盟环境政策目标得以实现(有效性)的制度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欧盟委员会超国家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最重要的超国家机构,也可以说是目前区域一体化组织中超国家特征最显著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准政府"的职能,其超国家性质在多个方面表现显著。同时,相对于主权国家政府而言,委员会的超国家性质又是不完备的,在诸多方面受到制约,存在着多方面的职能缺位。在欧共体/欧盟的发展历程中,在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委员会的超国家性质不断发展,总体来看有加强的趋势。已经开始的欧盟扩大和欧盟制宪已经对委员会的超国家性质产生了影响,这一影响还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伊始,国际最具权威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分别陆续下调了欧元区多国的信用评级,由此进一步加深了各界对欧债危机前景的担忧。当前欧债危机的不断演化,不仅威胁到现实中欧元区和欧元货币的存亡,而且关系到欧洲未来的兴衰。  相似文献   

19.
戴启秀 《德国研究》2012,(3):4-17,123
欧盟既是一个以条约为基础的制度架构,也是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条约》(简称《财政契约》)是涉及欧洲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制度设计方案;《欧洲稳定机制条约》成为实施这一法律框架和原则的机制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永久性救助功能的欧洲稳定机制。本文在对这两个法律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阐述欧债危机背景下欧盟区域的制度建设与创新。《财政契约》的达成将从立法层面进一步扩大欧盟超国家机构的治理领域,开启成员国让渡财政主权和金融监管权限的进程。这将为欧盟解决其成员国在财政和金融监管上长期各自为政等结构性问题提供法律为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陈洁 《德国研究》2014,(1):57-70
差异性一体化是欧盟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欧盟的共同货币、安全和防务、警务和司法合作等领域均有体现,其发展现状、动因、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差异性一体化的发展适应了成员国主权国家属性与欧盟超国家一体化之间存在相当张力的现实。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盟成员国围绕合作和让渡主权产生分歧。欧盟的独特属性决定其不具有强制性,为了在总体上推进一体化发展,欧盟和成员国借助在欧盟框架之外合作、选择性退出和增强合作等弹性策略做出一些差异性安排。虽然差异性一体化对欧盟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但是,在没有最优策略的前提下,差异性一体化无疑是一种务实的次优选择。欧盟在中短期内将保留现有的差异性一体化发展,不排除将继续借助弹性策略来推进成员国在新的政策领域里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