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相平 《台湾研究》2009,(2):12-16,36
马英九在台湾2008年大选前提出并在此后多次重申其台商投资大陆的政策是“原则开放,例外管制”,“遵守‘瓦圣那协议’,以技术控管取代资金控管,凡非台湾独有或大陆已有之技术不必限制。”虽然目前受到岛内外形势所限,该政策尚未完全展开,但处于逐渐落实之中。本文试图就“瓦圣那协议”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关联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统奎 《南风窗》2010,(10):21-23
<正>两岸之间,今天最缺乏的就是基层民众的互信。4月25日下午,台湾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双英辩论会,执政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在野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台湾公共电视台就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行辩论。马英九强调签的急迫性及重要性,签了会打通经贸任督二脉,  相似文献   

3.
签署文化交流协议是深化国际或区域间文化交流合作的流行惯例。随着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活动的日益深入,文化交流协议的签署显得更加重要。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应着眼于调和两岸文化差异,促进高度文化自觉,实现文化价值共享等方面的内在本质功用,从而实现两岸良性文化互动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大陆新娘"问题的本质,不仅是台湾地区社会群体融合的问题,更是海峡两岸重新开放和加深交流过程出现的社会、政治等观念碰撞和整合的问题。虽然"大陆新娘"与来自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媳妇相比,有语言或  相似文献   

5.
熊俊莉 《台湾研究》2010,(1):25-30,64
美国次级房贷引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都受到剧烈冲击,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也不能置身其外,均呈现经济成长趋缓与外贸出口下滑的现象,快速发展的两岸经贸往来也遭遇挑战。然而,2008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了重大的积极变化,大陆地区陆续出台多项惠台政策协助台湾抵御金融危机,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思路也作了重要调整。在两岸均持开放态度并积极推动下.两岸经济关系将更加紧密。两岸经济合作将朝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方向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2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三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已成引人瞩目的焦点,并正在改变着整个东亚的经济格局。北京申奥成功和两岸加入WTO强化了这一趋势。两岸加入WTO意味着两岸必将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中国大陆,加入WTO还标志着大陆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特别是与美日两国经济联系再上一个台阶,推动中国大陆经济加速发展的“二级火箭”点火,并带动两岸贸易相互依存合作关系的发展,将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条件下,两岸有必要推动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进程。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不但有助于减少往来成本、推动各自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也有助于规避外来风险、强化合作保障,奠定两岸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基础,合则两利,对大陆有利,对台湾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如何应对马英九“新中间主义”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九作为公认的泛蓝共主,无论是过去担任国民党主席也好,还是因特别费案奋然辞职不计荣辱全力以赴冲刺2008也罢,其对两岸关系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泛蓝阵营的共识。同时,无论是台湾“三合一”选举后的鼎盛时期,还是被起诉后的低谷阶段,  相似文献   

8.
储昭根 《南风窗》2011,(12):28-30
两岸议题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将扮演决定性的角色,也是蓝绿政见对决的主要战线。台湾2012年大选将迎来史上最激烈、最精彩的"双英决战"。国民党大佬钱复在当李登辉的"外交部长"时就曾明言:"外交政策"只是台湾当局政策的一个环节,而大陆政策是台湾未来走向,攸关台湾兴亡,其位阶应高于"外交政策"。台湾的现实证明了钱复"两岸关系的位阶高于对外关系"的眼光与预见——对  相似文献   

9.
两岸同胞同文同宗,血脉相连,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两岸被人为地隔绝。70年代末,祖国大陆率先提出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简称“三通”)的政策主张,此后,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下,20多年来两岸问的经贸、文化、人员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在台湾当局的阻挠下,两岸间的直接“三通”一直难以真正实现。随着岛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面临直接“三通”的内外压力愈来愈大,但在意识形态的束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下,却一直不愿对“三通”问题作出正面回应,以致“三通”  相似文献   

10.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生效,不仅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突破,推动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未来两岸农业寻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在ECFA后续谈判或下一阶段的单项协议协商中,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ECFA对台湾农业的影响,对在ECFA框架下有效规范与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拓展两岸农业合作,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和代价最小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熊俊莉 《台湾研究》2011,(2):16-19,48
随着政治选举制度的完善,选民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期进行理性评估和“经济投票”。政党为获取经济型选票往往在选举前后调整相关经济政策或政见,从而出现“选举性循环”现象。两岸经贸关系已成为影响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与岛内选举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以“五都”选举为例,剖析台湾选举中的“经济投票”行为及其对政党两岸政策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签署以及两岸产业合作试点项目推进,标志着两岸产业合作由纯粹的市场驱动进入两岸官方共同协商、协调和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如何顺应两岸产业的新变化,合理确定两岸合作新方向,有效推动两岸经济整合?是现阶段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中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两岸产业合作与两岸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陆成为台湾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所占比例超过80%以上,也是台湾的最大出15地,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带动了两岸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的两岸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也预示着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格局与新方向。本文实证分析,1994—2012年间两岸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背后影响因素,揭示两岸产业合作的方向与未来格局,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十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5—96年台海危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一个值得观察的转折点,两岸之间从此结束了一段具有共同接触、协商基础与双方关系持续改善的时期,进入一个政治上更加对立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从相对积极走向保守消极,加强管制从此成为其大陆政策的主轴。不过,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与巨大的经济利益下,1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仍取得重大成就,两岸产业分工格局出现全新的变化。然而,不可否认,“95—96年台海危机”后,由于两岸政治关系的恶化与两岸两会接触的中断,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目标尚未实现,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未能建立,两岸直航未能实现,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呈现出一种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相背离的反常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钟岷源 《南风窗》2008,(19):19-21
不管是怎样的"外交休兵",有个底线是很明显的:即任何讨论都不能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任何安排都不能有损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两岸科技合作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协调保护是区域经济、科技合作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两岸经济、科技合作的快速发展,解决两岸知识产权协调保护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强烈。本文拟就两岸科技合作的特点与趋势作归纳分析,进而对建立两岸知识产权协调保护机制的步骤和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雪忠 《南风窗》2007,(13):42-44
一直以来,对于一国两制原则的形成,人们总是过多地强调决策者理性的运用,而忽视了事物本身的发展势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对台政策,香港开花当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双方都非常清楚,香港必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对中国来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因而应该尽量减少可能会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香港与大陆在回归后的关系安排上,最自  相似文献   

17.
马英九以765万张的高票当选"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已经一周年了。近期,海峡两岸及海外诸多媒体纷纷发表各式言论,评述马"总统"一年来的执政成绩。窃以为,台岛眼下发生的一切,此后若干年间大陆或将经历。因此关注今日之台湾,有益于大陆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钟岷源 《南风窗》2010,(25):26-28
这次的选举,民进党也较为务实,整个选举过程,他们并没有挑起统独的话题,他们更多的是走中间路线。事实上,不论哪方胜出,对于今后两岸关系这一议题都难于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9.
郑鸣  庄金良 《台湾研究》2012,(1):27-31,56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济金融的交流合作正式进入“制度化”时代。在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两岸经济主体对征信服务的需求将呈现多层次、多样化、跨地域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两岸在征信领域开展合作,搭建信用信息沟通平台,为两岸经贸和金融合作提供保障机制,进一步推动落实ECFA后续协议的实施。另一方面,与台湾相比,大陆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20.
刘磊 《台湾研究》2020,(1):1-11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济交往密切,人员来往频繁。为防范和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两岸经济合作,2015年8月25日《两岸税收协议》正式签署。本文通过对照OECD协定范本、UN协定范本及大陆与其他国家(地区)签署的税收协定或税收安排,分析《两岸税收协议》文本的主要条款,揭示其中所体现的协定立场,即大陆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而让渡了诸多税收利益。随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协议生效后预期将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实现税收协定通常的目的,以及增加台湾当局税收收入、减轻台湾地区纳税人税负、提升台湾经济地位等。最后展望未来,期待两岸共同努力,促成《两岸税收协议》尽早生效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