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丽青 《政法论丛》2014,(5):121-129
随着现代生殖医学技术的发展,死后人工生殖已成为现实。在死后人工生殖的法律规制方面,美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死后人工生殖的前提是死后配子的支配问题,对此,生前取精和死后取精各有不同。死后人工生殖主要涉及家庭法、继承法、保险法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美国法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各有不同。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的经验,有条件地许可死后人工生殖,并在相应的立法文件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
浅论人工生殖管理的法律调控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浅论人工生殖管理的法律调控原则陈小君,曹诗权人工生殖技术由科学实验走向临床应用,成千上万的人工生殖人口来到人世,这不仅涉及到社会伦理关系,更衍生出一系列有关行政法、亲属法等诸领域的边缘性法律问题。对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开展了较深入的研析和立法探索...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殖技术立法有关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立琴 《法学杂志》2001,22(4):70-71
生殖技术是根据现代医学知识、运用医学技术及方法代替人类自然生殖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全部过程的人工技术方法 ,其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等技术。生殖技术对人类生殖过程的干预 ,最终带给人类的是福还是祸 ,谁也无法预测。因此 ,用立法来保障生殖技术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消除其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克服社会对生殖技术发展的某些阻碍作用 ,十分必要。当前 ,世界各国日益注重通过立法保障生殖技术的正确应用。尤其是发达国家 ,因其医学技术应用的先进地位及其由此而首先遇到的社会问题 ,迫使这些国家最先重视…  相似文献   

4.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父母身份的分裂,传统亲子关系认定标准受到挑战,"基因说"、"意思说"和"子女最佳利益说"等新标准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英国、美国、德国、以色列等正致力于构建二元生殖模式下亲子关系的规范体系.我国民法典应充分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经验,重塑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工生殖亲子法,明确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与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新一代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而"代孕"日益成为人工生殖技术领域的璀璨星星,多年倍受学术界的争议。代孕行为正面临着法律困境,而我国代孕法规效力软弱,对代孕的法律概念缺乏明确的定位,法律规制滞后。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何构建我国的代孕法律规制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比较各国的立法模式,对代孕的法律概念进一步界定,通过界定代孕的本质、界定代孕主体、规范相关参与者,对代孕的合理使用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控,从而完善符合我国法境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杨芳  姜柏生 《河北法学》2006,24(11):111-114
死后人工生殖打破知情同意法则,违反人工生殖目的,危及子女最佳利益.未来人工生殖立法应在满足生育自由的同时,尊重人性尊严,关怀后代福祗.建议严禁死后取精,严禁死后人工生殖.  相似文献   

7.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导致双轨生殖体制的形成,对传统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各国纷纷以立法应对。其中最核心的法律问题就是受精胎胚的法律属性问题。各国在理论以及实践中分别作出不同的回答,包括主体说(分为有限自然人说和法人说)、客体说(分为财产说和私生活利益说)以及中介说。其中中介说作为一种最有解释力的理论为多数国家关于人工辅助生殖的立法奉行。采用中介说,是我国民法立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8.
闫静 《法制与社会》2013,(12):181-182
当前,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已被广泛运用,而目前我国法律立法相对滞后。本文从一起人工生育子女继承权纠纷案展开,分析了人工生育子女的概念、种类以及由此所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婚生子女除包括在父母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或出生的子女,还指经父母双方同意,依法采用人工生殖技术生育的子女,包括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代孕母亲等人工生育子女。所谓人工生殖技术,它是指不同于人类传统基于两性性爱的自然生育过程,而是根据生物遗传工程理论,采用人工方法取出精子或卵子,然后用人工方法将精子或授精卵胚胎注入妇女子宫内,使其受孕的一种新生殖技术。它与传统的自然生育过程不同,生育与性行为无关,且人工生育的子女可能有两个以上的父母,因此它是对传统父母子女关系的挑战。人工生殖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殖技术的问世大大冲击了人类传统的自然生殖方式,与此同时,也冲击了现代伦理观念,并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随着人工生殖子女数量的增多,相关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因此,本文对于人工生殖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着重论述了人工生殖子女的分类,相应的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及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对代孕母亲所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姜柏生 《证据科学》2004,11(4):253-256
现代生殖技术的问世大大冲击了人类传统的自然生殖方式,与此同时,也冲击了现代伦理观念,并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随着人工生殖子女数量的增多,相关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因此,本文对于人工生殖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着重论述了人工生殖子女的分类,相应的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及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对代孕母亲所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鎏 《法制与社会》2010,(4):251-252
我国建国60年来在婚姻家庭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伦理观念的变迁、法治观念的变化,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同性婚姻问题、变性人婚姻问题、以及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种种法律及伦理道德问题,以上这些社会新问题的出现给婚姻家庭法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亟需构建更加完备的法律对之加以规范,以适应社会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论人工生殖子女父母身份之认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燕玲 《法学论坛》2005,20(5):66-75
传统民法中父母子女关系的建立,血缘与怀胎是母亲同时具备的要素,法律上兼以二者作为认定母子关系的指标。随着医学科技的发达,人工生殖技术使得血缘与怀胎间的相连性不再理所当然,不孕夫妻可以借用他人的精卵通过体内或体外受精,使妻孕育分娩子女,甚至可以将不孕夫妻的受精卵植入他人的子宫怀胎分娩,使得人类的繁衍可以在血缘之外的母体进行。生殖科技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诸多挑战,人工生殖子女之父母身份的认定问题尤为突出。为避免因采用特殊规则形成人工生殖子女为特殊子女的不当认识,立法上应力求采用与自然生殖同样的父母认定标准确定人工授精子女的亲子关系,即依据出生事实确定谁是母亲,根据婚生推定及否认制度确定谁是父亲,丈夫的术前同意限制其对子女的婚生否认权的行使;立足于有限性开放代理孕母的观点,确定代孕子女的父母身份时,法律应突破传统的分娩者为母亲的观念,通过特殊立法规定遗传父母为代孕子女之法律父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代孕制度之立法重构——以无偿的完全代孕为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满景 《时代法学》2009,7(4):73-79
我国现行规章对代孕持一概禁止的态度。由于特定形式的代孕具有权利基础,符合公序良俗,能缓和家庭矛盾,符合市民社会中“人”的影像和中国传统文化,加之域外立法例对特定形式代孕的承认,这一切,使得特定形式的代孕在我国的合法化深具可行性。我国未来代孕立法的基本原则,应坚持人工生殖技术的共有立法原则与代孕技术的特有立法原则相结合的模式,未来立法应对代孕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死后人工生殖的禁制与开放,是一个法律疑难问题。德国法上的规范重点在胚胎保护,而非人工生殖技术之管制。在新布兰登堡案中,原告之卵子与其夫之精子已于其夫尚未死亡前即已完成精卵结合,故不在《胚胎保护法》禁止之列。但死后人工生殖,尚待有效管制。我国台湾地区关于死后人工生殖之争议,源起于死者家属死后取精的要求,其首要问题在于死者是否有事前同意。立法机构讨论认为,只有在具备受术夫妻的事前同意,并于配偶一方死亡后设一定期间之犹豫期的条件下,方可有条件地开放死后人工生殖。人工生殖禁制与开放的抉择,应综合考虑和审慎权衡生存配偶的生育权、死亡配偶的同意权和人工生殖子女之利益等。  相似文献   

16.
生物科学技术是继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后的新一轮科学冲击波,尤其是人工生殖技术的研究与运用,使人类加深了对自身生命起源与发展的客观认识,同时给固有的传统生殖观、家庭种族观及伦理道德观带来强烈的震撼。本文对单身女性能否通过人工生殖技术生育子女后代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对子女利益保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人工生殖技术的产生无疑是二十世纪造福人类的又一重要技术,但是它的出现给社会伦理和现行法律带来了巨大冲击,也是对法学研究的严峻挑战。我们应当对人工生殖技术带来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促使法律体系的更加完善,使人工生殖技术更多的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工授精是医学飞速发展的产物,自1799年英国的John Hunt e r首次试验成功之后,这一新生殖技术已被英、美、法、意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我国在人工授精方面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自1981年以来,我国相继有17个省市建立了人工冷冻精子库和人工授精门诊.随着人工授精婴儿的降临,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接踵而至.笔者拟从立法的角度略抒浅见,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9.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动摇了传统的亲子关系认定规则。本文主要介绍因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而产生的亲子关系认定新规则和国外相关法律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20.
王萍 《法治研究》2014,(6):70-88
作为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一种,代孕在道德、宗教、伦理、法律等方面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世界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对此态度不一。本文从分析各国有关代孕的法律规制入手,比较考察了美国诸州、欧盟各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而从技术主义角度总结代孕的法律框架与模式。最后本文还对我国有关代孕的法律规定作出考察并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