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褚红素 《湘潮》2013,(1):117-119
就业质量评价重点关注与劳动者个体就业状况相关的内容要素,包括工作质量、社会福利保障、个人成长与就业稳定性。通过抽样跟踪调查上海金融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分析217名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从职业内涵的角度剖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定位;归纳总结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毕业生具有的能力素养、毕业生欠缺的职业素养;从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及高校等层面考察设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思路和途径: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金融职业发展教育阶梯、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09,(5):28-29
·上情下达·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日前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强调,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狠抓政策落实,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为改革发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2):36-36
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一要落实现有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检查。二要拓宽就业渠道。开发更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基层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就业帮扶。三要鼓励自主创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创业门槛。四要完善就业服务。各地可将校园招聘活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适当支持。毕业生异地求职,可按规定享受当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五要开展就业帮扶。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今年起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适当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六要促进就业公平。严防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民族、残疾等方面的歧视。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切实做到招聘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鼓励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崔征 《世纪桥》2010,(7):81-82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存在的现状及原因,为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做好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提供了工作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日前省政府就大学毕业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并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抓紧落实。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体系措施要求,各级政府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整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机构,并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各学校就业专职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500,工作经费要列入学校当年的预算予以保证和落实。毕业生就业信息要登记公开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社会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6.
加强教育拓宽渠道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宗旨,通过建构教育网络、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内容、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毕业生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就业工作实践,通过巩固和加强现有的就业渠道、开展多样化办学模式、积极有效地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提高毕业生自的竞争力、鼓励毕业生创业等方面对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而毕业生的质量主要是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的。因而,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诉求。本文试从人才培养模式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着手对此展开论述。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利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诉求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互相影响、互为依存: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对毕业生就业有直接的、质和量的影响。在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一般为机构、人员、经费)、改进工作方法(如建立“用人大户”、毕业生就业关系挂靠人才市场等)只是治标,仅能…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5,(5)
政策支持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具有相关性。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创业激励政策、特岗就业倾斜政策和就业吸纳优惠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就业援助政策、岗位稳定政策、就业吸纳优惠政策和特岗就业倾斜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对政策支持的认可度较高而满意度却偏低。因此,完善大学毕业生的政策支持体系,势在必行。要完善大学毕业生的政策支持体系,就必须健全创业扶持政策、特岗就业倾斜政策和就业吸纳优惠政策,制定就业保护政策,创新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孙智凭 《实践》2009,(6):37-37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很大压力。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提高到关系学生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0,(3):39-39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就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2.
当前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需要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引导、鼓励我省高校毕业生到相对落后地区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努力方向。本文分析了影响我省高校毕业生到相对落后地区就业的多方面因素,并从中找出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到相对落后地区就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透视大学生就业统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毕业生就业统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统计对象范围过宽 ,统计口径太窄 ,统计太粗 ,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统计缩水 ,人为夸大了其就业的难度。而能否科学地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不仅事关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统计 ,一要缩小统计对象 ,二要扩宽统计口径 ,三要细化就业统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针对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基本能力较为欠缺、专业能力不够扎实、求职能力不强的现状,应通过优化毕业生就业环境、深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等途径来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澳大利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措施澳大利亚有42所大学,其中大部分为公立大学,每年毕业生约为15万人。联邦政府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的信息收集并向社会公开,以此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鼓励全社会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1、毕业生去向跟踪调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就设立了专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统计,今年我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28.5万人,加上外省回湘就业毕业生1万人、往届未就业毕业生6.7万人,全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过36万人。  相似文献   

17.
王嘉琳 《山西青年》2022,(22):79-8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师范类毕业生作为重点就业群体,其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发布。“双减”政策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到积极意义的同时,却对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例如减少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加剧了竞争压力、对师范类毕业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使得师范类毕业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具体分析“双减”政策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对实现师范类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就业工作实践,通过巩固和加强现有的就业渠道、开展多样化办学模式、积极有效地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提高毕业生自的竞争力、鼓励毕业生创业等方面对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就业市场不够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够健全、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原因,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对大学毕业生所享有的就业权益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侵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情     
国家将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将其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一是将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期望的岗位。推动相关部门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毕业生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方式。使毕业生更加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二是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中西部就业的渠道,完善相关政策。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