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公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回归是香港公民教育的转折点.十年来,香港的公民教育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和发展,并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本文拟就对香港的学校公民教育发展历程,特点和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以增进内地学校对香港公民教育的了解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班红娟 《新视野》2012,(4):106-108
公民教育是在现代社会里,引导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美德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公民教育的内容需从公民知识、公民态度、公民行为和公民能力四个方面来把握。公民教育实施路径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构筑,形成系统的公民教育网络。其中,家庭公民教育是基础,学校公民教育是主渠道,社会公民教育则是前两者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现代公民教育源于近代西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客观来说,我国的公民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开展公民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有益于公民国家意识、合作精神和独立精神的培养。在公民教育中,学校是开展公民教育的最有效的场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4.
高师生作为教师职业队伍的直接供给来源,如果能在专业—职业的发展道路上尽快确定教师角色,树立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有效发展将大有裨益。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师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与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反思和探寻个中原因及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给学校德育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新视域。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德育是内在统一和高度契合的关系,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学校德育相互支持。在当前学校德育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如下:课程化建设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选择,通过学校日常生活、新媒体工具和创设互动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学校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高师生作为教师职业队伍的直接供给来源,如果能在专业一职业的发展道路上尽快确定教师角色,树立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有效发展将大有裨益。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师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与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反思和探寻个中原因及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是公民社会建构表达和交换意见的公共空间,培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对媒介的认知和利用能力。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和完善。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要在思想上重视媒介素养,在实践中善于参考和借鉴国外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媒体教育共同作用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三所理工科大学在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性和途径,并对师德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法,从而加强教师师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影响,降低其消极影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洛克非常重视公民教育,他的公民教育思想具有自由主义的色彩,他认为自由是公民教育的前提,也是公民教育的目的。基于这一目的,他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人,即新型绅士。洛克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知识教育和公民健康教育。关于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由于当时学校较为恶劣的学习环境,洛克主张家庭教育而贬抑公共教育。关于公民教育的方法,洛克也有很多新颖的见解,如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研究一般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对儿童的管理要宽严得当、宽严适时等。洛克公民教育思想对欧美国家的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网络游戏日益成为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主要娱乐形式,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影响具有正负双重性,应最大限度遏制其负面影响,发挥正面效应。学校应确立明确的网络伦理教育目标、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伦理教育,社会、家庭要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公民意识培育的健康网络环境,家庭应积极承担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规制和引领责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四所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虹霞 《世纪桥》2009,(7):118-119
对北京四所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进行的实证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但不少方面还相对薄弱。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学校公民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的不足及社会公民文化氖围的缺乏是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公民教育经历了"价值传承""战时公民"和"主动公民"教育三大发展阶段,形成了政治文化与公民教育相互建构并协同演化的内在机制,客观上促进了美国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的传播,以及公民对政治体系与政治权力的认同。美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趋同于政治文化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构建以公民意识为中心的学校公民教育目标体系,探索以"课程思政"为突破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的主动型公民教育和营造公民教育的良好政治文化环境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思路是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立足公民现实生活。学校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公民意识不能硬性灌输,公民意识教育要靠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14.
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公民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起主导作用。政府要把公民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和完善公民教育的法规和政策体系,重点办好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学校,加大投入,加强督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应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与社会各界参与以及与学校自主办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校史,是记录学校建立发展和变迁过程中的文献资料,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七所高校校史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这些院校校史教育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从而揭示校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疆的公民意识建设关乎新疆的社会稳定和国家政治安全。课题组选取了新疆的吉木乃县、尼勒克县、伽师县、英吉沙县、皮山县等5个县和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作为调研地点,进行了为期9个月(2014年3月~12月)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大多数干部群众对公民身份有很好的认知,对国家和中华民族也有高度的认同感,但也存在着公民意识教育基础薄弱,观念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节等问题。新疆加强公民意识培育意义重大,需要党和政府从制度、法律等方面进行构建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公民的有序参与成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参与型政治文化成为我国当前主导的政治文化。学校教育通常采用知识模式和实践模式两种方式将主导政治文化传递给教育对象,以培养适应政治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借用国外对于公民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我们也可以由此分析当前在参与型政治文化建构中我国进行公民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是一个公民对自己作为公民角色的自我觉悟,主要指在权利义务意识、道德法律意识、国家民族意识和公平正义意识等方面的意识自觉。本文依据课题组2012年下半年在全国23所高校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着重分析当代大学生公民基本知识、民族国家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道德文明意识及合作意识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复杂多样。我国大学生对高校公民教育现状很不满意,他们认为亟待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一定要多种多样,必须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韩国从一个农耕社会飞速发展成为一个高科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建立起东方传统道德教育和现代西方公民教育相结合的道德体系。回顾战后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历史,分析其特点,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以发现总是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这一主题。政府大力弘扬和培育国民精神教育,发挥学校道德教育力量,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