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郝新春 《学习月刊》2010,(10):121-121,47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能够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个体全面发展服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需要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科学性,要求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阶段的任务和特点,遵循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现阶段的教育目标,科学地构建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估教育活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本维度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的个人的关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存在的事实,从事实中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在规律基础上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可行的抉择。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事实本身,都表明人本维度是促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建构与学科发展的一种可能的路径。这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建构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价值论与方法论为基本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促进人的超越性存在,推动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切近而又高远的实践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理论逻辑、结构层次和建构过程上具有鲜明的超越性特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需要遵循时代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研究,建构"层次鲜明、结构合理、生成有序、张弛有力"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4.
刘新庚  高超杰 《探索》2012,(5):130-134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作为学科确立的内在依据,一直存在认识和表述上的学术争议。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三个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以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展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价值、实施三个问题领域;内容包括以主导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工作、政治实践、文化建设及其发展规律和人类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现象、问题及其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5.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各种群体的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生成的社会性、发展的集体性、环境的铸造性、心理的相容性、利益的互惠性、实践的活动性等特点。在新形势下,加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能够回应社会分化的现实诉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换;能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能够促进社会认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需要实现群体建设与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一切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存在形式是一种结构关系,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诸多内容之间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层次性关系。我们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时代性和针对性,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各种群体的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生成的社会性、发展的集体性、环境的铸造性、心理的相容性、利益的互惠性、实践的活动性等特点。在新形势下,加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能够回应社会分化的现实诉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换;能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能够促进社会认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需要实现群体建设与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8.
所谓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与随意的、不真实的、无效果的等非科学内容相对立的因素,其内容符合教育内外环境实际和教育对象的实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并能积极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新庚  罗雄  杨尚昆 《探索》2007,(6):131-135
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制导型"方法体系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思政方法体系,是对传统思政方法体系的扬弃和发展.传统思政方法体系出现了价值导向的过时性、内容要素的滞后性、结构关系的不合理性等战略缺失问题.创建"战略制导型"方法体系是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方法理论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思想方法上的现实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及其内在要素现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为依据,以"宏观驾驭、战略导引"价值理念为主导,以基本方法和特殊方法为基础,以决策方法和调控方法为支柱,以信息方法为纽带,以"人体智能协控模型"为机制,建构一个理论上学科气息浓、理念上战略制导性强、内容上时代立意新、结构上体系严谨度高的现代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9)
稳定合理的内容结构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应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高校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从整体出发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对内部结构进行科学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兰天  乔学斌 《探索》2014,(1):149-152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多个子系统构成了完整开放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系统性,系统管理理论是认识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构建的背景由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需要和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整合的要求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构建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由合理设定目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结构优化、政治教育决策模式构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权变管理模式构建四个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不可回避的时代境遇,是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元题域"。它直接决定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因子。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有助于深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拓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向新媒体虚拟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思想教育过程的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教育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监控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结构,应采用提高理论素养、参加实践活动和以强带弱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传播学原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人的思想发展规律,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某种教育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社会行为的活动过程。由于它与党的政治工作密切相关,肩负着为党培养较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人们以往更多地从社会意识形态角度去理解、认识和研究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行为层面的深化认识和研究。从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如何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正是本文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础是现实,即社会条件和环境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水平,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和发展水平以及教育者素质能力的现实状况和水平等,但是最根本的基础是社会条件、社会环境与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和发展水平。依据二十*世纪初期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条件、社会环境与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和发展水平,设计二十*世纪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其层次性。二十*世纪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  相似文献   

16.
关于思想政治方法论体系建构应该科学化还是学科化这一问题,文章依据"科学"的本质规定,从研究对象的客观化,规律化,研究结果的可证伪化三方面分析了科学化的可能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建构无法实现科学化。同时依据学科的基本组成要素,分析了学科化的四要件——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学科体系、研究范式,指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建构任重道远,但学科化并非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满足高校的统筹发展的根本要求,要遵循教育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基本规律,要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个人成长规律,要坚持把教师与学生作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要优化内容供给、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载体,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最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立足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现状,探索相应创新发展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是不同的,应当加以区分。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异同,可以从对象、领域、内容、形式、功能等维度进行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的主体基础、知识基础,需要建构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设施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意识形态条件,如提供宏观的理论指导、在总体上提供思想理论环境、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着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界面,即社会文化领域。建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体系,应是新时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体系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变革和发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目标、拓展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等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陈姗姗 《求实》2013,(Z1):212-214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统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依据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通过特定的途径及方法将其认可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系统地施加影响,从而转变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进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乃是一定的阶级或统治集团,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把一定的教育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当中,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