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云林 《探索》2004,1(3):52-55
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其本身是否具有现实的合理性直接关乎自身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道德体系的合理性包含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道德体系的构建应该立足点于现实的中国道德国情 ,道德体系所内含的价值精神应该与社会的价值期待相适应 ,道德体系所表达的对社会成员的伦理要求应该完整和谐。后者主要指道德体系从具体内容和客观效应上而言应该有利于行为主体道德自由的获得 ,应该有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 ,应该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种道德体系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方面的合理性 ,才可能成为“善德” ,才可能为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行 ,从而才可能全面实现自身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要求司法裁判不仅恪守合法性,还要追求合理性,力求裁判结果与道德伦理、国家政策、民意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司法合理性与和谐社会在价值追求、利益分配方面是一致的.它包括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和程序合理性.在和谐社会下,实质合理性与程序合理性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表现为:围绕着合理性经济制度的确立,个人行动的目的合理性和其他社会制度的形式合理性占据统治地位,并分解实质/价值合理性。而后者的被支解,又导致了人生意义、人类自由和个性的丧失,从而使现代性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问题的探讨 ,借助了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理论概念。在韦伯社会学中 ,实质合理性有时也称为价值合理性 ,形式合理性也称为工具合理性。在马克斯·韦伯看来 ,形式合理性具有事实的性质 ,它是关于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 ;实质合理性具有价值的性质 ,它是关于不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形式合理性主要被归结为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则基本属于目的和后果的价值判断 ,是一种主观的合理性。从纯粹形式的、客观的行动最大可计算的角度上看 ,韦伯认为 ,科学、技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阳海音 《世纪桥》2008,(10):63-65
马克斯·韦伯主要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他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现代性的重要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斯·韦伯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考察,是以"合理性"概念的构建为中心而展开的,在韦伯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一种严格、精确的形式合理性倾向。按照韦伯的观点,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是人类行动的两种基本属性,现代性的问题就在于,在一个合理化或者说祛巫的世界中,目的合理性成为支配性的主导原则,而价值合理性在现代世界中日渐缺失,由此而导致了作为行动者的人或者个体生命意义的枯竭。有应于此,韦伯提出了"人格"的概念,构建了一种有关现代生活样式的精英主义伦理观。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主要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他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现代性的重要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合理性与合法性是公共行政追求的两个价值目标,公共行政变迁的过程实质是不断追求实现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过程。管理主义单纯地追求技术合理性,导致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迷失:官僚制行政时期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分裂,市场制行政时期出现了合理性对合法性的排挤。只有到了民主制行政条件下,实现合法性对合理性的超越,将民主价值贯穿于公共行政,政府做到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使其行为合乎法律、合乎理性、合乎公意,公共行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才能得到最终解决,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才能得到捍卫。  相似文献   

9.
良性社会治理机制的构建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良性社会治理承载的"合理性"双重维度来共同支撑。公共行政动态演进的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依靠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无法实现良性社会治理目标,只有通过有效调适,实现"合理性"双重维度之间张力的平衡,才能够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近年来,以城管柔性执法为代表的社会治理实践,在不断丰富"治理工具箱"的同时,也注重发挥价值约束对工具理性的规范和引领功能,从而显著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成为"合理性"双重维度张力有效调适的生动例证。价值理性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相对优势地位的确立,是合乎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正确策略选择,其通过将基层党建、服务行政、合作治理和行动者精神等体现价值追求的内容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为实现良性社会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行政现代化需进一步认识和推进.现代化理论发展是行政现代化的缘起,行政生态环境挑战是行政现代化的根源和动力,形式和实质合理性设计是行政现代化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刘社欣  罗希明 《求实》2014,(3):26-29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合理性问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学界一直都感到迷惘与困惑。要对合理性问题"解魅",必须从马克思的实践合理性中吸取营养。马克思的实践合理性具有基本规定性,其基本特质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社会合理性发展与人的合理性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社会发展合理性问题是迫切需要深刻认识和解决的。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发展成为一种手段而不仅仅只是目的,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大的背景下,如何运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合理性内涵对我国"发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改善,民众心理期待的社会公正也呈上升、多元化趋势。为了使民众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我国要在公正德性的培育、公民基本权利的确保、社会民生的建设上注入更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维护和实现人们心理期待的社会公正,发挥其具有凝聚力、感召力的优势,增进和谐社会的包容性、共享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要以最广大人民为价值取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正的辩证批判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吸取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历史合理性,而且要实现以此为基础的实质公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公正的分配.马克思分配公正观的历史辩证法要求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减少初次分配产生的不平等,通过再分配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导实施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要发挥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必须要从权力监控与行政裁量、合法行政与法治行政、规则正义与实质正义、制度合理与行为合理、程序合理与结果合理、客观判断与主观判断等几个方面建构这一原则适用的理念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杨永飞 《世纪桥》2009,(7):60-6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关系出发,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让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前提。马克思剖析了公平正义观的历史性,达到了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统一。研究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监管NGO的理论分析——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GO(非政府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社会管理创新时期,要保障NGO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其加强监管。基于支持NGO发展的委托——代理理论、志愿失灵理论、社会法团主义理论、社会性规制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加强对其监管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研究,对NGO承载更多的社会公共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倡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它是从个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价值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概括地讲,人生的价值就是人在生命历程中各种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人生价值的实质在于,人在自己一生中,能够多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生价值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实质和协C。在个人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代价付出是否合理有合真性、合利性和合义性三个基本标准。应把土地征收中的政府行为与代价合理性评价标准联系起来,把发展中的代价合理性与社会公平正义结合起来。应通过各种途径确保政府在征地中遵循代价合理性标准,使失地农民在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中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行政审批的产生逻辑与自身性质决定了其价值取向是社会正义。要真正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只能依赖于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法律约束,建立一套公正的程序,保证行政审批沿着法治化的轨道运行。这包括两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依据实质正义原则界定行政审批的范围和标准;二是依据形式正义原则规范行政审批权的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