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信息组成复杂等特点。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网络已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已成为现实社会的晴雨表,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实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放大器。警察代表国家行使刑事司法权和行政执法权,社会治安和涉警网络舆情是公众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治理,事关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和国家安全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当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呈现出新特征:舆情信息供给稳定,官方发布和移动端成为舆情走势主推力量与渠道;舆情演化模型与事件发展阶段、事物认识过程一致,舆情热点在多元主体之间互动以及网络与现实交互下有所分散;社会整体关注之余凸显“不对称”特征,以往同类事件被再度热议。相应的舆情治理要略包括:官方发布积极引导,正确处置化解危机;媒体报道保量增质,新媒体运用加强规制;秉持协同治理理念,掌握重点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涉警公共舆论事件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舆情动态与事件处置相互影响等特点,网络负面社会心态和传播效应对涉警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具有极大影响。公安机关应对处置涉警公共危机事件,要健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机制,建立完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总结完善涉警舆情引导处置策略,不断改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互联网时代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舆情机制的迫切需要.网络舆情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规律,要根据网络舆情的规律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汇集、分析、处置、引导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端 《传承》2015,(1):86-87
社会转型带来利益格局变化,加剧了社会冲突。借助网络信息平台,社会冲突的内容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随时可能引发网络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自身特性、社会群体参与度的提高、一些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缺位等都是社会冲突诱发网络危机的主要原因。研究社会冲突与网络危机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寄 《桂海论丛》2014,(2):114-116
社会心态反映着社会舆情,折射着社会现实。文章首先在审视当下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揭示当下社会负面心态的主流是焦躁。导致社会的焦躁心态原因有三:首先是处于转型期的人们心态倾于波动,易于焦躁;其次,收入差距过大,直接诱导社会焦躁心态的产生;最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进一步加剧了焦躁心态。消弥焦躁的社会心态,营建健康心态,应重点采用以下措施:其一,改善民生;其二,积极拓宽民意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7.
创新虚拟社会管理之路,首要的问题是维护虚拟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两翼,即网络法制建设与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引导体系建设。前者在顶层设计基础上构建网络系统性、协调性的规制体系,形成依法管理的网络环境;后者是建设政府主导的具有预防功能的网络舆论危机预警应对体系,促进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步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舆情     
《中国民政》2014,(1):7-7
<正>民政网络舆情分析(2013年12月)2013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民政》统计,涉及民政的网络舆情总共107295条。排名前三位民政业务分别为:福利慈善、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占到了舆情总量的55.8%。统计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民政业务所受的社会关注度。  相似文献   

9.
舆情     
《中国民政》2014,(3):7-7
<正>民政网络舆情分析(2014年2月) 2014年2月1日至2月28日,《中国民政》统计,涉及民政的网络舆情总共91224条。排名前三位的民政业务分别为:福利慈善、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占到了舆情总量的72.2%。统计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民政业务所受的社会关注度。  相似文献   

10.
舆情     
《中国民政》2014,(4):7-7
<正>民政网络舆情分析(2014年3月) 2014年3月1日至3月31日,《中国民政》统计,涉及民政的网络舆情总共105937条。排名前三位的民政业务分别为:福利慈善、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占到了舆情总量的55.9%。统计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民政业务所受的社会关注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行为是网络舆情的最终落脚点。公安机关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是为防止消极舆情对公安机关形成负面影响,妨碍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现实社会中正常的执法工作。当前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公安机关在治理涉警网络舆情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当明确的是,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是公安机关引导舆情向积极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公安机关要提高治理涉警网络舆情的主动性,探究有效的治理对策,为更好地平衡网络空间秩序与现实社会秩序服务。  相似文献   

12.
舆情和文化虽然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近年来舆情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凸显,研究二者的关系也显得必要和迫切.社会心态是连接舆情和文化的重要介质,本文通过重点分析社会心态与舆情的关系,社会心态与文化的关系,来展现舆情与文化的关联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咏涛 《前沿》2014,(11):39-40
社会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发展状况,人们对其所持的政治态度问题。由于社会舆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建立社会舆情预警机制对于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对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探讨社会舆情预警问题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特征,阐明了社会舆情预警问题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和措施,为社会舆情预警问题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机制建立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舆情,可以理解为反映民意的信息,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相对舆情,更具自由性,来源更直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影响力日趋增强,虽然对政府和社会多个层面的考验加大,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传统方式难以获取的有效信息。在我们关注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引导舆论方向、稳定民心民意的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会舆情风险较高,且具有与传统社会舆情风险不同的特点。对于党政机关来说,虚拟社会存在大量触发舆情的风险性因素。有效防范和治理虚拟社会的舆情风险应做好舆情风险的实时监测,并做好舆情风险的预警和预判,同时应强化舆情风险源头管理,注重媒体沟通,强化社会协同,构建舆情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提升政府舆情风险应对能力和舆情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6.
舆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变革使发达地区农村舆情出现新的动态,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自主性特征,浙江绍兴创新"枫桥经验"探索了几种舆情管理范式。农民工舆情管理模式:老乡管老乡——店口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新机制;农村舆情预警机制:上虞社会维稳"三色预警";农村舆情汇集疏导机制:枫源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研究得出结论:破解农村舆情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科学的舆情运行管理机制,包括舆情信息汇集机制、舆情信息决策机制和舆情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舆情的监测与调节机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社会舆情监测与调节机制是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必要前提。正面舆情会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负面舆情则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应对舆情采取监控、研判、引导、应对四大措施,并使各环节联动协调,从而维持舆情的平稳,避免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舆情     
《中国民政》2014,(2):7-7
<正>2014年1月1日至1月31日,《中国民政》统计,涉及民政的网络舆情总共120054条。排名前三位民政业务分别为:福利慈善、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占到了舆情总量的61.4%。统计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民政业务所受的社会关注度。  相似文献   

19.
论社区社会组织在居委会舆情疏导机制中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社会组织具有舆情汇集、舆情传输、通过服务疏导舆情等多方面的舆情疏导功能,因此能在居委会舆情疏导机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协助居委会做好社区舆情疏导工作。衡量社区社会组织在居委会舆情疏导机制中的功能定位,就需要界定社区社会组织与居委会之间的关系,把握党和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整体的态度和发展定位。在未来的社区舆情疏导体系中,社区社会组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有利于居民利益的实现和基层舆情的顺畅,从而使社区更好地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1,(12):I0003-I0003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互联网对自己关心的或关涉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和态度.从而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网络舆情。如何提高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应对能力,及时准确把握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本期”专题报告·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下)”继续刊载”华中科技大学’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