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构建城市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走向深层次融合的一体化经济。要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应对在全国区域经济强势竞争格局中被边缘化的挑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福建的战略选择。而城市群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致力于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海峡西岸城市群,强化区域产业分工与整合,必将形成城市群竞争力,进而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利益驱动下的战略选择。环渤海地区在工业化利益、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化利益等方面存在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同时,这一地区也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离散型发展、外部高端市场利用不足、体制创新缓慢,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等制约因素。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协作,实现共同发展,是“十一五”期间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经济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它必然要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而表现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趋同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两种趋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其发展过程是迂回曲折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京津冀作为三大都市圈之一,相对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比较缓慢。本文主要论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因素和应对策略,期望在加速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中三角"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的41个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中三角"经济圈承载着中部崛起的希望,应力争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中三角"是个区域,只有"中三角"四省形成要素资源集聚效应,才能加速共同发展。近几年,江西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区域经济发展较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进位赶超后发优势凸显,但从经济发展总量、农业规模、消费水平等方面看,江西落后于"中三角"其他省份。作为同属"中三角"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推动经济发展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区域发展为重点等相关举措值得关注。为此,江西应加快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生态城市建设、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旅游业建设等五个方面建设,积极融入"中三角"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构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合作发展的新战略支点的重点和关键.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一体化,对于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促进广西成为西南、中南新的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而从提高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思想认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地区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被视为大国在经济秩序构建中的重要战略取向。未来将不仅是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从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看,最有可能和潜力率先成为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是粤港澳地区。加快推进粤港澳一体化,将形成区域整体竟争力与核心竟争力,带动中国已经形成的沿海战略提升水平,从而开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厦门中心城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是在区域经济竞争中面对边缘化的危机 ,力图通过更大范围地促进资源要素的流通、集聚和有效配置 ,推动福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厦门发挥好中心城市作用 ,离不开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支撑。首先应该大力推进厦门———漳州经济一体化进程 ;其次重新打造闽南三角区金字招牌 ,通过产业布局规划合作、交通对接、资源整合等使厦泉漳城市联盟产生实效 ;再次是以三角区为基础密切闽西南经济协作。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还需要厦门自身做大做强做特 ,包括建立体制支撑 ,发展私营经济 ,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构建闽南服务业中心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原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要以郑州为中心形成经济发展的"城市圈域",发挥郑州的经济集聚作用,增强其经济辐射带动力,突出郑州作为核心区域的职能和地位,以带动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同时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整合处于空间离散状态的中原城市群.  相似文献   

11.
胶东经济圈是山东省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具有海洋科技研发和产业集聚、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双循环纽带、科创资源集聚融合、先进制造业发达等优势,具备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但也面临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协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标省会经济圈、南京都市圈,借鉴美国巨型城市区域、欧盟城市群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胶东经济圈应通过共建海洋都市圈、创新共同体、产业集群,推进协同开放、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拓展城市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西安和咸阳在行政区划上分立多年,其经济自我循环、产业独立运营的特征十分明显。现在提出两市经济一体化,其实质应该是在深层次上积极培育两地生产力的关联互动性,使两市生产力结构互补、要素兼容、产业协调、管理统一,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大生产力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安应着重培育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咸阳则以强化加工业为布局重点,同时,两市共建周边地区第一产业,进而形成西咸大都市农业生态经济圈。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人才开发一体化,中原城市群具有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基础条件。通过建立区域人才开发新机制,逐步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事人才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是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关中协同创新不仅是加快关中自身发展,更是实现陕西追赶超越、落实"五新"战略任务的现实选择。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背景下,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应确立为"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中心,其基本取向为"大关中一体化",核心任务在于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要从行政体制改革、产业规划、金融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的使用和培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再度兴起,地区冲突和动荡的安全局势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消极影响。作为摆脱安全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抑制成员国间冲突升级、发挥和平效应时会受到不同条件的制约。作者从现实主义的逻辑出发,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内成员间冲突形势之间的互动,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未能产生和平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通过机会成本机制提高成员国的收益预期,高层互动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在信息沟通和冲突管理方面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平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只有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水平,扩大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和范围,增加多议题之间的联系,强化高层互动机制和制度的独立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的和平效应,尽快走出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6.
当前南宁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从有利条件来看,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这为南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振兴、优化产业结构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我国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我市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南宁是多区域合作地缘经济的中心,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这为我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座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云南省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城市角色重新定位的战略需要,是城市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和重大举措。本文着重阐述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战略支撑和"五大抓手",为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支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长三角区域呈现经济一体化趋势,如何协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内各行政区划利益冲突和各自为政的矛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借鉴欧盟一体化的经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必须用法制手段来协调各种矛盾,而在法制协调手段中,区域行政立法形式是最佳选择.要通过完善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方式,明确区域行政立法的合法性,明确区域行政立法的主体、可协作的权限和范围,规定行政立法具体程序,解决其法律渊源和位阶问题,理顺立法审查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市场秩序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国区域市场秩序的建构受集权和分权影响,需要地方政府具有足够动力来推动,因而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影响市场秩序的地方行为源头表现为对要素流动偏好、政绩考核和可支配权力的追求。但政府强干预下的市场秩序从长期来看对区域经济增长并无益处。因为一体化的本质是要素流动一体化,需要市场秩序的协调和保护。建立一个既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行动,又有利于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市场秩序并非不可能。以市场秩序的法制化制度化为重点,推动改善和重构区域市场秩序,推动行政干预力量的弱化,促进市场对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两种基本的法律形式是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1947年GATT成立之初,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与辅助而存在的。然而随着区域贸易协定数量的迅猛增长,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法律模式的繁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在全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对以WTO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考察与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并通过研究典型案例对WTO专家组与上诉机构的立场进行了分析,认为WTO成员方应该坚持多边为主、区域为辅的方针,并就如何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