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行政处理是环境纠纷解决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然而目前中国大陆之相关立法却并不完善,这使得环境纠纷的行政解决途径得不到有效的制度性保障。为更有效解决日益增多的环境纠纷,使受害人能够得到充分的法律救济,需要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环境纠纷行政处理之立法与实践经验来完善大陆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台湾地区《公害纠纷处理法》为大陆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构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行政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在实践中存在着路径缺失、体系失调和机制分裂等缺陷,学界对引入"合意型"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也有着各种质疑.然而,现代行政纠纷的多样化,决定了只有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才能满足社会主体对行政纠纷解决方式的多样性需求.为此,应当在完善现有行政纠纷解决途径的基础上,引入和解与调解等合意型纠纷解决方式,并充分重视行政纠纷在行政程序阶段中的预防和解决,由此构建一个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同时应该从微观上完善各个具体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对行政诉讼和解与调解制度的立法设计.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牧区环境纠纷数量逐年递增,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结合农牧民环境纠纷解决途径不畅及农牧民对诉讼救济的疏远现状,为及时化解矛盾,有效解决农牧区环境纠纷,应构建多元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新疆农牧区环境纠纷调解制度、行政处理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在纠纷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围绕着一起编剧维权纠纷,目前体制似乎将民事诉讼、行政保护和行政诉讼的救济手段都摆在了当事人面前。但是深入考察发现,不予许可的行政保护只是"看上去很美",广电行政机关没有权力、也不应当对电视剧是否侵犯著作权进行审查;而在广电行政机关无权干涉民事争议的前提下,给予编剧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而启动地注定是一场增加各方讼累却无助于解决实质问题的官司。行政法学在扩大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同时却缺乏与其它诉讼的协调机制,凸现了部门公法学在回应现实纠纷解决中的缺陷。跳出部门公法的狭隘视域,以统一公法学的视角统筹考虑民事诉讼、行政保护和行政诉讼三种救济途径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法律纠纷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民事、行政与刑事三大领域;根据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纠纷的特点,其救济的路径可包括调解、行政复议、仲裁以及诉讼等,每种途径各有优劣;为满足实践中纠纷解决的需要,我们仍需进一步完善救济立法、健全救济机制、整合救济资源。  相似文献   

6.
教育纠纷的权利救济体制刍议--教育仲裁制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与学生基于教育与受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纠纷 (以下称教育纠纷 )也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如何从总体上建立一个各种救济途径配置得当的救济体制以解决这些不同性质的纠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文章从现实出发创造性地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纠纷解决途径——教育仲裁 ,由三方 (学生、学校、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专家代表组成仲裁委员会。根据争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把部分教育纠纷纳入教育仲裁 ,并赋予学生救济途径的选择权。这种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是在保证高校对教学活动进行依法独立管理的前提下 ,既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又能发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与指导权能 ,具有效益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行政事实行为在我国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正名,只是停留在学理的研究上。国家在行政事实行为侵权之法律救济途径存在较大的缺陷。当前,应当修改《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以完善救济途径,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中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纠纷的基本特点,借鉴民事诉讼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种解决机制的特点和对应的纠纷类型.提出了建立以政府应急机制下的行政处置、协商谈判、居间调解方式,与司法救济方式共同组成的多元化群体性纠纷解决网络。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浦东新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复杂利益关系中,探索建立起一套多元化矛盾纠纷应对机制,其主要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协调、司法诉讼三大渠道,具有以人民调解为解决基层民间纠纷之主渠道,以地方党委、政府指导下的行政调解和协调来解决重大和群体纠纷,以司法诉讼为最终救济途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辩护律师执业难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痼疾”。近年来,国家层面的一系列举措初见成效,但并非“治本之策”。低效乏力的同体监督、息事宁人的行政协调、缺乏制裁的处理结果以及“运动式”的治理方式等无助于构建律师执业权利救济的长效机制。律师的执业权利不同于诉讼权利。执业权利侵权纠纷本质上是发生在不同法律职业群体之间的特殊纠纷,应当建立专门的执业纠纷仲裁制度。为了确保仲裁的权威性、惩戒的威慑力以及救济的便捷性,还应当推进政法委与司法行政机关合署办公,建立统一的法律职业人事管理制度,并建立律师执业纠纷解决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的全球背景下,关于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存在多种学说.我国学者提出的"防线说"以"司法最后救济原则"构建民事纠纷解决程序,它与国外学说相比强调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即诉讼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支持和监督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情况表明,诉讼外纠纷解决程序过度扩张,诉讼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地位被忽视.构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坚持并发展"防线说".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处置民间纠纷引起的警情是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日常工作。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公安机关处置民间纠纷面临新挑战。我国公安机关处置民间纠纷具有法律依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公安机关对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可以采取治安调解和治安处罚两种方式。对于其他民间纠纷,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协商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公安机关不应当擅自介入,以防止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驱动下,通过行政手段、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破坏正常经济秩序。但对于违法私力救济行为侵犯了债务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对社会治安秩序形成危害的,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13.
2015年我国《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协议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并规定就行政协议有关问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此举表明行政协议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普遍运用,需要法律加以规定。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体系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完善,但由于我国强行政权的历史传统,立法上的重点过于偏向对协议相对人的保护,而对于行政机关的救济途径规定甚少。2019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解决,其通过赋予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作为满足行政协议履行过程中的必要条件下的救济途径,这一救济途径与行政协议中相对人享有的救济途径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有效保证了协议双方当事人的相对平等,但仍有必要完善行政机关主体司法救济权利的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的性质及其司法救济途径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能带来诉讼管辖上的混乱。更有甚者,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作为一种民主化的行政方式,可能因缺乏明确的诉讼救济渠道而萎缩。因此,应明确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的性质,根据我国的诉讼体制,确定其纠纷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一种法律秩序,而且需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必要的制约。行政救济作为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是达到"补偿性正义"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必然损及社会主体的人身及财产权益,环境纠纷的数量与日俱增。对环境侵权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地域环境纠纷的解决状况为样本,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环境侵权纠纷预防角度,提出政府在环境管理上改进措施、一站式环境纠纷解决模式的设立;从环境纠纷救济的角度,对我国环境行政裁决和环境侵权诉讼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是受害人最为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处理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仍存在立法滞后、司法效率不高、行政调解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文章通过对现有立法及救济制度分析,提出完善交强险制度、提高民事诉讼效率、确立公安机关行政调解和保险公司参与义务等方面的一些建议,以构建司法救济、行政调解、仲裁裁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惩戒行为救济制度是国家民主与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完善公务员救济制度 ,有必要改变现阶段完全由内部行政管理手段解决公务员惩戒纠纷的方式 ,以适用行政救济程序为前提 ,以司法救济为终结 ,积极纳入司法补救方式 ,更好地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9.
构建行政纠纷解决制度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我国行政纠纷解决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纠纷形势,当务之急是完善各项行政纠纷解决制度,构建行政纠纷解决制度体系,从而公正、高效地解决行政纠纷。在行政纠纷解决制度体系中,调解和基层负责行政纠纷解决的专门委员会制度位于第一层次,行政裁决、行政仲裁和行政复议等准司法性的制度位于第二层次,行政诉讼位于第三层次,信访制度作为补充。其中,法院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应当成为行政纠纷解决制度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20.
在法治政府的建设卓有成效的时期,能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就需要透彻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依法行政不仅要围绕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更要注重建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行政管理活动中失当行政行为引发行政纠纷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及行政投诉举报等救济方式是否能构成常规的、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渠道,需要重新梳理整合救济手段,构建适当有效的救济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督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私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