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掌故     
库银外流 清末的北京,政治混乱,贪污横行。六部中,照例是工部、兵部、户部的缺比较肥。工部管工程,有经费;兵部可以吃空饷;户部有各地的税赋管理,替皇帝管着国库,经手的都是钱财,最怕人中饱私囊,当然十分重要。因其重要,户部的尚书可以是经科举上来的汉人,尚书手下专管银库的郎中和银库库兵必须由满人担任。  相似文献   

2.
栗铭徽 《南大法学》2023,(1):112-130
《户部则例》在调整清代国家财政和社会经济管理方面具有其他法律不可替代的功能,对于维系当时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朝在九十八年的时间里纂修《户部则例》有十五部之多,理清不同时期《户部则例》沿革演变的基本情况,可以澄清人们关于《户部则例》的出现时间、编纂次数等基本信息说法上的混乱,而《户部则例》的编纂史也再次展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独特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清代有个官员叫陈鸿,道光二年,奉命稽察银库,其妻贤良聪明,对他说:“现在你可以把我们母子送回老家了。”陈鸿感到吃惊,问其故,妻说:“稽察银库是个美差,假如一沾上污点,投其所好的人就会像苍蝇一样群飞而至,祸将不测,我不忍心看见你被送到菜市口(北京街名,清代行刑之处)斩首。  相似文献   

4.
王斐弘 《法学评论》2006,24(5):103-110
对《开元户部格残卷》探幽析微,不仅能使我们对唐代户部格本身探骊得珠,而且在对其进行功能价值评说的基础上,一窥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为多视角的文化分析提供穿越时空的通道和开启多目的研究的可能,从而让我们明白法律的表象与本质、渊源与流变、历史的积淀和演续、前因和后果,以及纷繁交错的社会镜像给予的众多昭示。  相似文献   

5.
李鸿章遭讽     
李芳 《政府法制》2008,(13):63-63
清光绪三年,南京自然灾害严重,加之贪官污吏盘剥勒索,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当时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主政,江苏常熟人翁同龢任户部尚书。于是有人用双关语写成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6.
大清帝周的财务制度是严格的,军费报销有一套完整的流程:首先是“投文”,即花钱的部门先对要求报销的事项进行统计,填写清册,送交户部;然后是户部对报销清册进行审计,如果发现报销清册中有不合规定的情况,就要求申报部门重新核实,这叫“批驳”;等报销项目都符合规定了,户部题写奏折,交皇帝审批,如果皇帝签字同意报销,户部给申报部门一个批文,整个报销流程就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户部权力的真正体现在“批驳”.为了避免被批被驳,申报部门就得有一笔专门的活动经费,这笔经费在历史上就叫“部费”.所谓“部费”,说白了其实就是清政府某部门吃的回扣,据说就是皇帝也拿这个“回扣”没办法.  相似文献   

7.
尝读《清史稿》,在康雍两朝中有些政情似与肃贪污、倡廉洁有关,值得借鉴。 康熙49年,户部亏空侵蚀购办草豆银两大案被康熙帝发觉。十余年间历任户部尚书、侍郎凡120人.亏空侵蚀银子达44万两.其中户部堂官希福纳贿贪污20多万两。康熙帝没有逮捕审问他们.但是责令限期偿还。这个集体性的大贪污案件,使  相似文献   

8.
作为清代法律体系的主干法律,《大清律例》与包括《户部则例》在内的部门则例均是具有重要实用功能的基本法典,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门类,在调整方法和条文内容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就法律体系内部的效力等级而言,《大清律例》并不存在凌驾于《户部则例》之上的法律位阶,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发生作用,彼此间是一种分工与配合的关系。部门则例是中国传统法律部门发展完善的最后阶段,标志着清代法律体系已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法制的完备形态。  相似文献   

9.
上海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近日在成都开往上海的K284次旅客列车上破获一起特大运输假美元案件,缴获16.5亿元的假美元凭证、假美元1万元以及用于诈骗的“中美联合基金申请书”、“1936年中华民国银库取款证”等。11月2日犯罪嫌疑人王某、陈某夫妇被押解至沪。据王某(曾因诈骗被判刑3年,出狱未久)交代,今年年初,他听老乡刘某说,倒腾假美元可以一夜暴富,便在付给刘某500元之后,从刘某处讨得“机密”。之后,到四川绵阳某小镇,用1万元人“民币从一姓张的人手里买到假美金1万元和所谓的“中美联合基金申请书”、“1936年中华民国银库取款证”等一套…  相似文献   

10.
一根烟管     
何进 《江淮法治》2012,(2):37-37
翁同徘是晚晴年间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历任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他力主维新,支持光绪帝变法,得罪了慈禧太后.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罢官.贬回老家常熟。少为人知的是,作为晚晴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的翁同徘,其实也非常善于断案,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重惩贪吏的启示王玉格明朝初年,朱元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肃贪兴廉,惩治腐败,制定了鞭苔、苦工、抄家、挑筋。灭族等一系列酷刑,明令”贪六十两银者割其首级。”洪武九年,发配到凤阳的贪官达万余名。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桓等人吞没浙西秋粮事发,数百官吏被...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政府法制》2013,(6):44-45
清朝的六部,户部掌管财政,是最有油水的地方;吏部掌管升迁降黜.被官员们奉为神明;刑部执掌生杀大权,威风无比;兵部掌管选用武官,亦很有权;礼部负责礼仪事务,最为清贫;工部掌管营造工程,经常与木厂商人或老百姓打交道,很被那些上流人士看不起。因此,当时人们对六部的评价也是六个字:富、贵、威、武、贫、贱。  相似文献   

13.
蔡建军 《政府法制》2014,(26):60-61
夏原吉,掌管明王朝财政27年,为官清廉贤明,朝廷倚为砥柱。“遗直如公真大度,老成当国有深谋”,清代郭嵩焘谒夏原吉墓时的诗可谓一语中的。 建文帝在位时,夏原吉是户部右侍郎,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副部长。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进驻京城时,这位“财神爷”还浑然不知地在账房里扒拉着算盘算账呢。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律师》2013,(2):96-96
最高人民法院建立“法官教学师资库” 近日,最高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全国法院“法官教学师资库”的决定》,正式建立全国法院“法官教学师资库”。并聘请209人为师资库首批教师。  相似文献   

15.
警惕和珅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九,嘉庆皇帝突然下令将权倾朝野、执政20年的大学士(宰相)、乾隆帝的亲家和珅捉拿归案,封抄全部财产。嘉庆帝亲自审讯,其结果令世人震惊:和珅拥有田地8000余顷,房屋2000余间;银号10处,本银60万两;当铺10处,本银80万两;金库内赤金5万8千两;银库内  相似文献   

16.
赵琛 《政府法制》2014,(23):49-49
马克思《资本论》中,只提到过一位中国人。现行中译本《资本论》第1卷第3章谈“货币或商品流通”时,在注释[83]说:“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那么,万里之外的马克思究竟是怎样知道这位中国人都未必知道的王茂荫呢?  相似文献   

17.
信息检索 ,是利用一定的工具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中迅速、准确、没有重大遗漏地查找出与特定要求有关的信息资料。现本文就如何获取我国当代法律法规信息介绍几种检索途径 ,以其能对法学研究者加快法学研究进程 ,有一点帮助。一、利用计算机手段检索1、利用中国经济信息网主办的法律法规信息网站。网站名称 :CEI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 ,网址 :http∥www ceilaw com cn。该网站拥有国家法律法规库、司法解释库、经贸委法规库、财政法规库、内贸法规库、外贸法规库、人民银行法规库、审计法规库、海关法规库、国际条约库…  相似文献   

18.
被告人姜某在担任天津市某电器公司河西分店手机部销售员期间,对库管人员谎称同一公司其他分店有大宗交易,需要调货,库管人员向其索要正常的调货手续,姜某以事情紧急一事后补办为由骗取该店库管人员的信任,调出120余部手机(价值19万余元),后自行将货物运走、变卖,得赃款后逃匿。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江淮法治》2013,(22):4-4
31259名 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2013年10月24日开通以来,截至11月4日,全国法院依职权共31259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名单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CALIS建设的目的,意义以及CALIS计划中的子项目“特色数据库建设”。进一步阐述了图书馆建立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以及导航库,论文库,学科特色数据库的建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